分享

【连载】中国各朝代的服饰与妆容——清朝

 历史品鉴 2023-07-17 发布于北京

服饰篇:

清朝(1616年  —1912年 ),是以满族为核心建立的中国最后一个君主集权制王朝,共传十二帝 ,初称后金。 努尔哈赤建国起,总计296年。 从皇太极改国号为清起,国祚276年。 清兵入关,建立全国性政权算起为268年。

公元1644年,满洲世祖爱新觉罗·福临率群臣于天坛祭祀天地,同时宣告清王朝的建立。满洲为女真后裔,在衣冠服饰及风尚习俗方面,都保留着女真族的习惯。清朝帝王因为其以马上得天下,所以坚持满族的紧身易于骑射的装束。清朝建立之初,满族贵族马上推行剃发制度。但是因为南方反抗而起伏不定,统治者未能强行推行。第二年天下初定,强制汉族剃发易装,掀起了轩然大波,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便是强迫汉民臣服的严酷手段,并且因此杀人无数为史上罕见。民族矛盾尖锐,围绕剃发改装的斗争十分激烈,后来为了缓和矛盾,清朝采用了十从十不从的建议,缓和了当时的紧张局势,对中国服饰的流变有着极大的影响。

                  (图片来源于网络)

剃去额发,结发垂辫。清朝政府还强迫汉族军民改穿满族人的服装,唯妇女、儒生、徒隶、伶人、和尚、道士以及穿婚服、丧服之人则不在禁限的范围之内。定都北京后,清政府将本族服装定为法服,绵延两千多年、经历变迁的汉民族冠服制度,在清朝遂宣告终结。

清朝服制拟定于入关之前,定都北京后,又吸收了部分汉族服制进行修订。沿袭了礼服、吉服、常服等制式,承袭了象征皇权的十二章纹,保留了满族马蹄袖右衽窄袖紧身直身袍的形式。公元1652年,《服色肩舆永例》经世祖钦定后颁行天下。从此,清朝服式制度正式确立。

清朝晚期,封建社会已经到了濒临崩溃的境地。甲午战争之后,西方文化伴随着列强武力入侵中国,对中国的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890年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起的百日维新是近代对“衣冠之治”的第一波冲击。虽然服制改革没有以政府诏令的形式在全国推行,但是各省学堂中纷纷出现了效仿西式服装、短衣皮靴,文武无别的着装风格。此后,关于服饰变革的要求便在采用西式服装、剪掉发辫、放弃缠足这三个主要方面开展。留学生接触到西方的文化科学,始开剪辫发穿西装的先风,后来军队和学生的服饰也逐渐采用了西方的服制。清王朝迫于形势,准许自由剪发,但积习太深,顽固派也加以阻挠,因而未能实行。

虽然清朝以武力统治中原,使汉族人臣服于自己,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生产力、工艺技术和文化教育方面,汉族都超过满族,并且汉族的社会制度也是较为完备的。满族统治者入主中原大地后,要统治比自己先进得多的汉民族,因而其为了维护统治地位而采取的一些非常手段来改变汉族人的风俗习惯便不足为奇了。服饰风格受到宫廷贵族、官僚地主、商人市民审美趣味的影响,注重技巧,注重纹饰,呈现出可类比于欧洲洛可可式的纤细、繁缛、富丽、矫揉造作的风格。

清朝的染织工艺空前发展,为面料的精细繁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清朝三大织造江宁、苏州、杭州等。棉织业在此时也有了较大发展,产棉地区扩大,棉布也成为大宗出口的手工业品。将丝绸产品的精致华贵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民间所有的面料制作也极为精美,而且种类繁多,数不胜数。当时的面料有锦、绸、缎、绫、罗、绢、绒、葛、布、缂丝、纳纱等,锦中的江宁云锦更是名品。

面料早期以花纹雅丽、色调清新为主,宫廷纹样配色多仿汉、晋、唐、宋各朝而加以变化。纹样在继承明朝纹样的基础上,更为精致细密,甚至发展到堆砌雕琢的程度,意蕴以富贵、吉祥、如意的含义居多。早期多用暗蟒、拱璧、汉瓦当纹、富贵不断、江山万代等。后期纹样则日趋写实。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古代服装十分崇尚“官样”和“内家样”,一般出新样都首先来自这些式样。乾隆以后,由于通商口岸开始有了商品的交流,使得新材料新花样慢慢的出现,两广和苏杭一带成为“时式新装”的发源地;道光之后花样愈出愈新,但是新时兴的服装式样虽多,却只能在贵族之间流行,平民是不能随意模仿的。

“镶滚彩绣”是清朝民间服饰的一大特色,尤其在妇女服装中表现的尤为突出。“镶滚绣彩”是指在服饰上不仅讲究镶嵌各种彩牙儿和花绦,而且还加上刺绣,就是农村妇女的头巾、围裙、衣襟、鞋面等也都要用各种彩色丝线绣一些花边图案。

                   (图片来源于网络)

满族人生活在寒冷的北高纬地带,为了御寒,他们有常年戴帽子的习惯。但其帽子因季节不同,质地和形式也有所不同清朝男子冠帽有礼、便帽之别。礼貌有二式:暖帽和凉帽。礼帽上有顶珠和花翎,后边官帽详细讲到,这是清朝特有的品级标志。另外还有女子戴的坤秋帽。所谓暖帽,是冬季所戴,圆形,帽檐为上翻形,帽顶有红缦,并装顶珠,用宝石制成。凉帽,无檐,形状颇像东北农村酱缸上的缸盖“酱斗篷”。便帽,俗称“瓜皮帽”,是清朝最普及的一种帽子,有平顶、尖顶,硬胎、软胎之分。老幼皆戴,六瓣缝合而成,帽顶要缀上一个丝绒结成的“大疙瘩”,俗称为“算盘结”。为了区别帽子的前后,还要在帽边的正中间钉上一个明显的标志——帽正,多用美玉、翡翠等宝石来装饰。坤秋帽是一种妇女所戴的帽子,式样与男子的暖帽类似,也为皮檐上仰。帽顶多用红色、蓝色、紫色的缎子作面,顶上有盖花,多用刺绣或金银作为装饰。

                 (图片来源于网络)

马甲,又叫背心、坎肩,单、棉甲、纱都有,式样似马褂而无袖。春秋穿的长坎肩又名褂襕。因为它穿起来方便、护心而受到清朝男女老少的喜欢,而且还往往把它套在长袍外面穿着,无形中起到了一种装饰作用。另外多穿在氅衣、衬衣、旗袍的外面。式样有一字襟、琵琶襟、对襟、大捻襟、人字襟等数种长度多到腰际,且四周和襟领镶有异色的边缘。马甲有无领和有领之分,高低随时令而变化。最具特色的是一字襟马甲,也叫“巴图鲁坎肩,”满语意为勇士穿的马甲,多在八旗子弟中流行,共有13粒纽扣。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男子服装主要有:袍、褂、袄、衫、裤等。常服主要为褂、袍。满族袍为上衣连下裳形制。圆领或立领,衣襟有对襟、大襟、琵琶襟等,皆用纽扣系合;袍身窄紧,袍长至脚背。官员礼服是袍褂,长袍多开衩,官吏士庶开二衩,皇族宗室开四衩。

袍服,满族开衩之袍,也叫“箭衣”。袖口装有箭袖,以便骑马射箭,袖子比汉服的要窄。长袍造型简练,立领直身,偏大襟,为了便于行动,满族袍服常有功能上的补充,如朝服腰下有襞积,常服袍衣裾开二衩,皇室贵族为了便于骑射,着四面开衩长袍,即衣前后中缝和左右两侧均有开衩的式样;平民则着左右两侧开衩或称“一裹圆”的不开衩的长袍。行袍为乘骑所穿,形制同常服的长度减短十分之一,右面的衣裾下短一尺,因此,行袍又称作“缺襟袍”,下乘骑时则把这短的一尺用纽扣拴上。

                  (图片来源于网络)

箭袖,礼服的袖口有突出其外的宛如马蹄的箭袖,亦称“马蹄袖”。满族本是游牧民族,马蹄袖的设计原是为了骑马时护住手腕,随着清军入关,清朝的统治逐渐稳固,这一特色也就成了装饰,男女皆有,翻卷自如,既有利于在北方恶劣天气中御寒,也不妨碍弯弓射箭。其不与衣服相连的箭袖俗称龙吞口,穿时将其藏在衣袖夹缝中用纽扣系在衣上。平时将袖子挽起,遇到上级或长辈,则将袖子弹下行半礼或全礼,这个满族所特有的动作叫做“哇哈”。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男装中以褂最为盛行,与之搭配的是布靴和瓜皮帽。它用料节省,制作和穿着都很方便,取代了古代的衣裙,这是后人易于接受的原因。马褂是穿着于长袍衫之外,衣长及脐的一种行褂,长不过腹,袖仅掩肘,便于骑马,故又叫作“马褂”。领袖边缘多有滚边。对襟马褂当做礼服,大襟马褂则多作常服。马褂作为外用,有单、夹、棉几种不同的做法,一般采用石青、绀色、黑色等较素的颜色,习惯上不用亮纱原料。女式马褂款式有挽袖、舒袖两类,衣身长短肥瘦的流行变化与男式马褂差不多,但女式马褂全身施纹彩,并用花边镶饰。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乾隆年间,有翻毛皮马褂,为贵族服用。马褂又名“德胜褂”。清初马褂采用天蓝色。乾隆时以玫瑰紫为最佳,清末深绛最为流行,民国时期流行浅灰和浅驼两种颜色。马褂自康熙年间进入富家后,军服也用此制。史料《陔余丛考·马褂》记“凡扈从及出使,皆服短褂,缺襟袍及战裾,短褂亦曰马褂,马上所服也”。但是有一种颜色的马褂不能随便穿,那就是黄马褂,这是皇帝特赐的。穿着黄马褂的人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巡幸的侍卫;第二种是行围校射时,中靶或猎多者;第三种是建立荣誉者。在辛亥革命后,政府曾将黑马褂、蓝袍作为礼服,一度风靡全国。

短衫短袄,有立领右衽大襟与立领对襟两式,与裤子相配,外束一条腰裙,是一般劳工人民的服装式样。南方农民夏穿牛头短裤,即传统的犊鼻发展而来。长裤于裤脚镶一段黑边。北方人穿长裤,用带子将裤脚在髁骨处扎紧,东夏都是如此。冬天的套裤,上口尖而下口平,不能盖住腿后上部及臀部。

衬衫穿于袍衫之内,衬衫的形状与长衫相似,也有上面不用二袖,上半截用棉布,下半截用丝绸,在腰部相缝接而成的,成为”两截衫”。颜色初尚白,后一度流行玉色、蛋青色、油绿色或白色镶倭缎、漳绒边的。

领衣,清朝礼服无领,需要在袍内另衬领衣,领衣为形似牛舌的衣片,俗称“牛舌头”。领衣质料随季节而变,春秋用湖色的缎子,夏用纱,冬天用皮毛或绒,遇丧事则用黑。

                 (图片来源于网络)

套裤也是满人特有的服饰。套裤最大的特点就是只有两条单裤腿,没有裤腰和裤裆,不连在一起,连在一起就成了裤子,它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御寒。套裤一般普通人所穿,一为防寒,二为保护腿部不被碰伤。套裤在清朝有三次演变:清初时上下垂直,呈直筒状;清中叶变为上宽下窄,裤脚紧裹,酷似今天的灯笼裤。晚清时流行宽松式套裤,像曾经流行于上世纪80年代的大裆裤。

                   (图片来源于网络)

清朝男子普遍穿靴子,这也是骑射民族生活的一种反映。满人入关以后,由于气候暖和,经济状况好转,人们便不再穿着笨拙的皮兀勒,而是用布料制靴了。按照清朝规定,只有入朝的官员才允许穿方头靴。所以民间男子一律穿尖头靴,贫富之间样式相同,仅用料有所不同。

从《大清会典》和《大清通礼》的记载中得知,妇女日常用衣有严格的规定,并且受法律限制。当然由于它不受品级约束,因此相比之下服式种类较多。服用也随意得多。只是奴仆、优伶、皂隶不得使用丝、绢、纱、绫、缎、紬和罗等档次较高的原料制衣,也不得使用细皮、细毛和石青色原料制衣,不得随便使用珠、翠、金、银、宝石等贵重的装饰品,只能使用葛布、梭布、毛褐、茧紬、貉皮和羊皮等较粗质地的低级原料。在当时如果出现“时式装”,则首先在贵族中间服用,在帝制统治时期,人们的衣妆不会轻易的改变,至于“奇装异服”就更不允许存在了。

清朝女装,汉、满族发展情况不一。汉族妇女在康熙 、雍正时期还保留明朝时期的款式,时兴小袖衣和长裙以上身着袄、衫、下身束裙为主;乾隆以后,衣服渐肥渐短,袖口日宽,再加云肩,花样翻新无可底止;到晚清时都市妇女已经去裙着裤,衣上镶花边、滚牙子,一衣之贵大都花在这上面了。带旗头,穿花盆鞋,这就是清朝满族妇女的“旗装”。此外还有褂襕、一裹团、一扣钟、云肩等。满族女子日常所着长袍、马甲和马褂。

满族旗袍也叫大衫、长袍,满语称“衣介”。分为单、夹、皮、棉四种。初期旗袍无领,穿着时需要加上领巾,后来加上假的元宝领,袖子呈马蹄形,也叫箭袖,大襟左衽,外形轮廓呈长方形,扣子为盘扣,衣服上下不取腰身,有假袖两三幅,边镶滚边。清军入关以后,逐渐受到汉族服饰的影响,旗袍也有所变化。日常的旗袍由四边开禊变为左右两边,也有不开禊的,之前流行的马蹄袖也被平袖所代替。原有样式的旗袍在此时已经成为了一种礼服,只有在喜庆节日或是外出办事的时候才能穿着。而且需要强调的是,此时满族的旗袍是男女都可以穿的,这与我们现在的习惯有所不同。而且女士旗袍的式样与男式的差不多,只是在衣襟、领口、裙子和边缘的地方绣有各色花纹而已。

满族人对旗装的装饰非常讲究,旗装一般用各种精致的绸缎制作。除了在旗装上以写实的手法绣出色彩艳丽的图案之外,还会镶上花边。花边的使用,最开始是用来修补旗装上破损的部位,所以花边多缝制在容易破损的地方,比如说袖口、领口和下摆等处。到了后来,竟然成为了一种装饰,并且在妇女中间很是流行。比如,女子在马甲上就特别下工夫,在交襟处、左右领口等处都要加上多重花边,在交襟处、左右腋下以及对襟等处都经常做出如意云头式样的镶滚边,后面甚至镶滚多道,有“三镶三滚”、“五镶五滚”等。这样加工后的马甲,色彩丰富,花纹多样,成为女子服装中主要的装饰成分。

                 (图片来源于网络)

除了花边,旗装的佩饰也不少。比如,贵族女子经常要在脖颈上系一条宽约二寸、长约三尺的丝带,丝带从脖子后面向前围绕,右面的一端搭在前胸,左面的一端掩入衣服捻襟之内。围巾一般都绣有花纹,花纹与衣服上的花纹配套。

旗装上还有一种佩饰是云肩,自明朝起已经用之,形式为“四合如意”。是满族妇女披在肩上的装饰物,汉族新妇结婚者有披此者。贵族妇女所用云肩,制作精美,有的剪裁为莲花形,或结线为璎珞形,周围垂有排须。慈禧所用的云肩,有的用又大又圆的珍珠集成的,一件云肩用3500颗珍珠穿织而成。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袄是妇女的贴身内衣,颜色大多用红、桃红、水红之类的。

袄、衫,清初汉族女子袄、衫以对襟居多,上有高约寸许的领子,领上装有一两枚领扣,这种领扣形似蝴蝶,多以金银制作而成。清后期衣裙装束日趋繁复,女装衣袖宽一尺许,镶绣于袖端,衣缘越来越阔,花边越滚越多,从“三镶三滚”到“十八镶十八滚”。

清朝女式衬衣为圆领、右衽、捻襟、直身、平袖、无开气、五个纽扣的长衣,袖子形式有舒袖、半宽袖两类,袖口内再另加饰袖头,是妇女的一般日常便服。

披风是清朝妇女的外套,其制为对襟、大袖、下长及膝。披风之上,装有低领,点缀着各式珠宝。

                   (图片来源于网络)

褂襕,为妇女们在春秋天凉时穿于袍衫之外的长坎肩。这种坎肩系圆领、对襟、直身、无袖、左右及后开气、两侧开气至腋下,前胸及开气的上端各饰一个如意,周身加边饰,两腋下个缀有两根长带,身长至膝下。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裹团,妇女的便服四面不开叉者,叫做一裹团。男子亦有之,及前后不开叉者,如后世的长衫。在我国文学名著《红楼梦》第九十四回“宴海棠贾母赏花妖”一节中,记述了一段内容“那日宝玉本来穿着”一裹圆的皮袄在家休息,忽听贾母要来,便去换了一件狐腋箭袖,罩了一件玄狐腿外褂。这里说明“一裹圆”,是休闲时穿着的衣服,不可登大雅之堂,所以贾母的到来,必须换掉便装,改着正式穿戴。

清朝的贵妇,大多以凤冠霞披上身,在《格致镜原》引《名义考》中称:“今命妇衣外以织文一幅,前后如其衣长,中分而前两开之,在肩背之间,谓之霞帔。”明朝的霞帔就是这种形式。清朝的命妇礼服,也大多一样就是承袭了明朝的制度。但凤冠样式于清中期开始改变,霞帔亦由明朝的窄长变得宽如背心。

清初的裙子都系在上衣之内。清朝满汉妇女多穿裙装和套裤,裙子以长裙为主,群式多变。如早期时兴“月华裙”,在裙中褶裥内有花纹图案,好似月色映照下的美景。中期流行的“凤尾裙”用金银线将各裙片拼和连接,宛如凤尾。乾隆年间,妇女喜欢穿镶粉色边的浅黄色衫,下配绣花边的裙子和裤子。咸丰同治年间则在凤尾裙基础上改革成为“鱼鳞百褶裙”,即在裙下摆处用线交叉相连,使之能展能收,形似鱼鳞。光绪后期的裙装又出现了在裙子上加飘带,尖角处缀以金、银、铜铃,行动起来,叮当作响。另外还有马面裙、干裙、鱼鳞裙、红喜裙、玉裙、墨花裙、粗蓝葛布裙等。同时尚保存着明朝的马面裙,康熙年间马面裙开始着重装饰裙门,后来裙褶又改为长梯形接片。清朝女裙以红色为贵,喜庆时节多穿红裙,这种服色偏好影响至今。诗书礼仪之家,小姑娘长到13岁必须穿裙子。只穿裤不穿裙者,一般是侍婢和乡下劳动妇女,此外,妓女是不穿裙子的,只穿裤子,这是良家妇女与青楼女子在服饰上的根本区别。

            (凤尾裙,图片来源于网络)

衣服上的佩饰比较琐繁,一个金银牌上垂挂着数十件小东西,如耳挖子、镊子、牙签,还有一些古代兵器的小模型,如戟、枪之类,佩挂饰物在清朝已经形成了风尚。所谓“金三事” “银七事”等,以做工精致斗胜。

满族妇女从小骑马,从不裸脚。故贵族妇女普遍穿着的鞋被称为“旗鞋”。史称“高底鞋”,或称“花盆底鞋” 、“马蹄底鞋”。其中“高底鞋”,为了便于行走,前端底部要稍削成斜坡状; “花盆底鞋”是一种上敞下敛,呈倒梯形花盆状鞋子;另一种“马蹄底鞋”上细下宽、前平后圆,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马蹄。其木底高跟一般高5~10厘米,有的可达14~16厘米,最高的则可达25厘米。这种绣花的旗鞋以木为底,用白布包裹,也有外裱白绫或涂白粉,俗称“粉底”,有钱的人用绸缎做鞋面,老百姓则是用布做鞋面。但无论贵贱都会在鞋面上绣上花鸟纹饰,因为素面不绣任何纹饰的鞋子只有服丧之人才会穿着。当然,有钱的贵妇也常常在鞋上镶上宝石珍珠等贵重的珠宝,慈禧太后的鞋就常常镶满珍珠。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明朝较多使用的纽扣,主要用在礼服上,常服很少使用,明末时才有所普及。满人入关后开始普遍使用纽扣,成为制衣的必备之物。民间用纽扣是受八旗兵的甲衣影响,同时也受到国外商品输入的影响,因此逐渐在衣服的领边和襟边普遍使用。明朝以前衣领大多是对领和圆领。自清朝旗装用纽扣以后,衣领的形状开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出现了清朝以前从未有过的襟边不外露,内衫也与之前不同,大镶大滚的工艺边饰更是不一般,因而对裁剪缝纫技术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清末流行衣袖里面装假袖口,少时一、二幅,多时二、三幅。这种装束,一则为了显示身份和富有;二则为加强旗装封闭形式的风格特色。假袖口不但用料考究,装饰布局也追求与旗袍相同,由此整体服饰更是增加了华丽的效果,也加强了装饰的层次感。假袖口一层层连接起来,显现出窄袖的修长感觉。

不管是炎热的夏日,还是刺骨的寒冬,有这么一群人永远徘徊在街头、小巷,身上常常是衣不蔽体,又或是破布缠身。他们的穿着实在称不上“服饰”二字,破烂的布条、被他人丢弃的旧衣服,这一番东拼西凑下来,就是他们的穿着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清朝皇帝的服饰分为朝服、吉服、常服、行服等等,这些服饰都有不同的穿着场合与用途。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朝代,他们的帝王服饰也独具特色。由于是满族人建立,他既保留了满族服饰的特征,又结合了历代帝王服饰的图案,纹样,创造出了极具特色的帝王服冠。皇帝朝服的纹样主要为龙纹及十二章纹样。皇后朝服式样图案有所不同,文饰华美,绣有彩凤牡丹等吉祥纹样。清朝花卉纹样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多样化。材质以织锦缎、丝绸面料为主,夏用纱,冬用皮毛或绒,春秋两季用湖色缎子。配饰上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均佩有朝珠、带红色流苏的帽子;腰带一般用丝织,上面镶嵌着各种宝石,有带钩和环,环左右各两个。另外还有各式各样的小配件,其中有香囊、香袋、扇套、眼镜盒、指甲套、鈿子等。

清朝宫廷女装,有公服、礼服和常服。公服是自皇后至七品命妇规定的服制;礼服在民间指的是吉服或者丧服。婚丧嫁娶及寿日的衣服,宫廷中是按照命妇的品级规定的;常服形式多,变化服用也自由得多。清朝命妇冠服式样大体与男子类似,有朝褂、龙袍、蟒袍、朝服、披领、领衣、彩帨、霞帔、朝珠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礼服分为朝服,端罩,衮服。朝服是在皇帝登基,大婚,万寿节,冬至 ,祭天等重大典礼时所穿的礼服。朝服分明黄、蓝、红、月白四色,对应不同的活动。冬朝服祭祀、圈丘、祈谷用蓝色,朝日用红色,夏朝服常雩,祭祀时用蓝色,夕月时用月白色,即浅色蓝。其他需穿着礼服的场合则使用明黄色朝服。由披领和上衣下裳相连的群袍组成。衣袖分两种,一种是有袖身、 熨褶袖素接袖和马蹄袖组成,一种由袖身和马蹄袖组成腰间有腰帷,上衣与下衫相接处以褶皱。冬季以棉、皮制成,春秋夏以夹、单制成;朝服的纹样主要为龙纹以及十二章纹样。一般在正前、背后及两臂绣正龙各一条;腰帷绣行龙五条襞积前后各绣团龙九条;裳绣正龙两条、行龙四条;披肩绣行龙两条;袖端绣正龙各一条。十二章纹样为日、月、星辰、山、龙、华虫、黼、黻八章在衣上;其余四种藻、火、宗彝、米粉在裳上,并配用五色云纹。御用朝袍是皇帝在登基、大婚、万寿盛节、元旦、冬至、祭天、祭地等重大典礼和祭祀活动时所穿着的礼服。

                  (图片来源于网络)

端罩是清朝皇帝及各级官员冬季套在朝服、龙袍或蟒袍外的一种礼服,式样为对襟,圆领,袖长至手腕、身长至膝盖、五个纽扣的一种毛朝外的宽松式裘皮服装;衮服也是皇帝的礼服之一,在举行重大典礼时皇帝将衮服套在朝服或吉服外边,样式为圆领、对襟、平袖与肘齐,略短于朝服、吉服,长到与坐相齐,到晚清时长度到膝盖下边。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吉服为节日所穿戴,有吉服冠、龙袍或蟒袍、吉服朝珠、吉服带,女性吉服有吉服冠、龙褂或吉服褂、龙袍或蟒袍、吉服朝珠。其中龙袍比朝服,衮服等礼服略低一等,平时较多穿着。龙袍为圆领、右衽大襟窄袖和综袖、马蹄袖端四开裾式的长袍。穿龙袍时,必须戴吉服冠,束吉服带以及挂朝珠。龙袍以明黄色为主,也用黄金色,杏色等。古时称帝王之位,为九五之尊。九、五两数,通常象征着高贵,在皇室建筑、生活器具等方面都有所反映。清朝皇帝的龙袍,据记载,也绣有九条龙。从实物来看,前后只有八条龙,与文字记载的不符,缺少了一条龙。也有人认为,还有一条龙就是皇帝本身。其实,这条龙是客观存在的。只是绣在衣襟里面,一般看不到。这样一来,每件龙袍实际上就是九条龙,而从正面和背面单独看时,所看见的都是五条龙,与九五之数正好相吻合。另外,龙袍的下摆,斜向排列着许多弯曲的线条,名谓水脚。水脚之上,还有许多波浪翻滚的水浪,水浪之上,又立有山石宝物,俗称“海水江崖”,它除了绵延不断的吉祥含义之外,还有“一统山河”和“万事升平”的寓意。

                (图片来源于网络)

常服是皇帝嫔妃在平常的日子穿的普通衣服,皇帝在宫中穿常服的时间最多。因为常服不是正式场合所穿着的衣物,皇帝常服样式与皇室宗亲及品管所穿的衣服大致相同。常服有常服袍和常服褂两种,其颜色、纹饰没有特殊的规定。常服袍的款式为圆领、右衽、大襟,马蹄袖。常服褂是日常穿着的衣服,样式为对襟,长至膝下的外挂,不设马蹄箭袖。清朝皇帝的便服多选天蓝色、宝蓝色。

                  (图片来源于网络)

行服为出行所穿戴,有行冠、行褂、行袍、行带、行裳。行褂是清朝常见的一种服装,圆领对襟、平袖、袖长及肘,长坐于齐,有五个纽扣相系,从皇帝到王公大臣到行者都可以穿着。皇帝的行褂为石青色,根据季节换穿棉、夹、纱、裘,圆领,用纽扣系住衣襟样式不同的短款外褂,身长至腰,便于骑射。行袍是皇帝出行所穿的袍服,与皇帝平时所穿的常服袍款式基本相似,只是为了上下马时更为方便,右边的衣裾比长袍服减短十分之一,所以又叫缺襟袍。行裳俗名站裙,皇帝的行裳为左右各一片内直外弧的裙子,上用石青幅步缝连,横幅布两端有可以系于腰部的带子。·

另外有雨服为雨天所穿戴,有雨冠、雨衣和雨裳。

和龙袍一样,凤袍也以金黄色为主,但和龙袍不同的是九条金龙换成了八只彩凤。另外,凤袍也没有龙袍万人之上的气势,却多了几分母仪天下的和蔼可亲。

                  (图片来源于网络)

皇后的朝服,由朝冠、朝袍、朝褂、朝裙及朝珠等组成。朝袍以明黄色缎子制成,分冬夏两类,冬季另加貂缘;朝袍的基本款式是由披领、护肩与袍身组成,披领也绣龙纹。穿朝袍时必须与朝褂配套。朝褂是穿在朝袍之外的服饰,其样式为对襟、无领、无袖,形似背心,上面也绣有龙云及八宝平水等纹样。

                   (图片来源于网络)

皇后常服样式,与满族贵妇服饰基本相似,圆领、大襟,衣领、衣袖及衣襟边缘,都饰有宽花边,只是图案有所不同,整件服装在鲜艳的蓝色缎地上,绣八只彩凤,彩凤中间,穿插数朵牡丹,牡丹的颜色处理的净穆而素雅,色彩变化惟妙,具有传统的山水画特点。与此相反,凤的颜色比较浓重,红绿对比度极为强烈,具有典型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

清朝后妃们的吉服褂是日常宫内庆典、节日、接待命妇等场合穿戴的,龙纹的吉服褂即龙褂,只能由皇后、皇太后、皇贵妃、贵妃、妃、嫔才有资格穿着;皇后龙褂纹饰,据文献记载有两种类型。后妃吉服中体现等级的就是龙袍和龙褂的结合,皇后与皇贵妃、贵妃、妃龙褂是相同的,但皇后、皇贵妃龙袍是明黄色的,贵妃、妃的龙袍是金黄色的,嫔以下的龙袍为香色,在褂的夹缝中就可以看出龙袍的颜色。

清朝宫廷的氅衣是晚清后妃们必不可少的便服,也是后妃服饰中花纹装饰最为华丽、工艺最为繁复精致、穿用最为频繁的服饰之一。因为氅衣是穿在最外面的服饰,装饰作用很突出,所以,图案的设计非常的讲究,纹饰丰富多彩,尤以其吉祥图案的丰富内容和精巧独到的设计,为历朝中服饰的翘楚。以至于在面料上将花鸟鱼虫、江山树木织绣得抑扬顿挫、层次分明、自然和谐、栩栩如生,感情丰富且寓意深刻,表现出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巧夺天工的技艺。

                 (图片来源于网络)

清朝官帽与前朝截然不同,“清朝的官帽象征官品等级的装饰物常被称做“顶戴花翎”。所指冠后拖垂下来的孔雀翎羽,绚丽的尾叫“眼”,有三眼、二眼、一眼和无眼之分,三眼最为尊贵。带眼花翎只能是有爵位、皇帝近前侍卫,京城内外有军功的人才可以使用,太监只带无眼的蓝翎。冠上的顶珠则以东珠、红宝石、珊瑚、青金石、水晶、金、银等不同材质来标定等级,其定制极其严格,不得僭越”一品是纯红珊瑚顶戴;二品是杂红珊瑚顶戴等等。清朝官服的等级制度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有效工具。用各种贵重珠宝、香木制成,构成清朝官服的又一特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补子大小上来区分:清朝的补子比明朝补子略小,明朝的补子大者达40公分,而清朝的补子一般都在30公分左右。由于清朝补子是缝在对襟褂上的,与明朝织在大襟袍上的有所不同,所以明朝补子前后都是整块,而清朝补子的前片都在中间剖开,分成两个半块,宗室的圆补有的不仅饰胸,还有的饰于两肩之上。从色彩和纹样上区分:明朝的补子一素色为多,底子大多为红色,上用金线盘成各种规定的图案,五彩绣补则比较少见。清朝的补子则大多用彩色,底子颜色很深,有绀色、黑色及深红色等等。明朝补子的四周,一般不用边饰,而清朝补子的周围,则全部饰有花边。另外,明朝有些文官的补子常织绣一对禽鸟,而清朝的补子只织绣单只禽鸟。明清时期的“补子”是随着官职而存在的,因而受到朝廷的限制,不能大量的制作。圆形补子只能皇室使用,官员用方形补子;因此它有着极高的工艺和历史价值。一块小小的布上,各种动物身居其中,白云波涛、山木树石,精美生动堪比金龙彩凤。

                  (图片来源于网络)

披领,披领形似菱角,有冬夏两种,冬天用紫貂或石青甲海龙缘镶,夏天用石青加片金缘边,男女通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是挂在颈项间的垂珠,随官品而用,质料各不相同,共108颗圆珠,后引垂于背后,称为“背云”。珠串上另附有三串小珠子,其中两串小珠子是男的挂在左面,女的挂在右面,另一小串反之。

腰带,有朝带、吉服带、行带,仅朝带在版饰及版型的方圆上有定制。腰带为丝织,带色根据身份而定。腰带上除镂金衔玉,镶嵌珠宝外,还带有带扣和环。带扣用金、银、铜,考究的用玉、翡翠等。环左右用以系带帨、刀、荷包、觿。

服饰的穿用时间和场合也会有严格的规定,如五品以上官员穿貂裘,必须于每年的冬至月初一统一换穿,俗称“翻褂子”。每年农历三月百官换戴凉帽,八月换戴暖帽,届时要由礼部奏请,皇帝降旨一律换戴。

皇家服饰能够如此的富丽堂皇、严谨精细,是因为有专职人员进行严格的制作与管理。内务府下属的广储司,就负责查验、保管皇帝及宫内所需的四季衣物、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广储司里还设有皮、缎、衣等六库,六库下设染、衣、绣、花、皮等七作及帽、针线二房。

妆容篇:

清朝女子在妆容上基本沿袭了明朝的风格,简约质朴。红妆依然是当时女性的最爱,面妆多为薄施朱粉,清淡雅致,与宋明两朝的相类似。整体的社会风气还是崇尚儒家思想,男权为尊,清朝的画像中可以探究到。多数女子以垂眉示人,展现了清朝女子低眉顺眼、楚楚可人的娇羞样子,这实际这也是清朝专制加强、女性地位低下等现实原因造成的。缠足方面在明清时期也达到了鼎盛。《红楼梦》里描写王熙凤: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图片来源于网络)

深居后宫的嫔妃们每天会花费大量的时间用温水洗脸、敷面。敷面这道工序与我们的敷面膜有些类似。除此之外,扬州产的宫粉、苏州制的胭脂和宫廷自配的玫瑰露护肤美颜,谢馥春便是诞生于清朝。清朝后宫女子对于“美”的痴迷追求甚至已经上升到了牙齿,不仅吃一些中药保护,还有一些初具规模的药具医疗作为保障。在那个笑不露齿的年代,对牙齿有这样的要求,清朝女子对美的至高追求可见一斑。

当时女子的眉毛均为眉头高、眉尾低的形态,形状纤细修长如柳叶,弯似新月,衬托出女性清秀柔美的姿态。女子的柳叶眉,平眉,斜飞眉占据眉型的主位,眼妆清淡柔和。清朝曾一段时间盛行过曲眉。这在很多反映清朝女子的画像中清晰可见。曲眉与柳叶眉稍有不同,又与元朝的一字眉有着明显的区别,在当今社会属于一种比较少见的眉型。实际上,晚唐时期也有一些曲眉盛行过。曲眉,两端朝下弯曲,中粗两端细,也称作垂眉。《西京杂记》中记载:卓文君的眉淡而曲,望之如远山,号“远山眉”。如此看来,清朝的曲眉与“远山眉”又有几分相似。

“点唇”已经不是清朝的新鲜叫法了。清朝李渔在《闲情偶记》中曾形象的描述当时女性的点唇方法:“点唇之法,又与勺面相反,一点即成,始类樱桃之体。若陆续增添,二三其手,即有长短宽窄之痕,是为乘船樱桃,非一粒也”。清朝的唇妆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上唇涂满口红,而下唇只在中间点上一点,这种是当时宫廷中较为流行的一种唇妆化法。另外一种是直接在上下嘴唇的中间位置,化一个形似花瓣的样子。后来,晚清时期,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清朝的女子在唇妆上逐渐趋同。上下嘴唇都会涂满,与当下我们日常的唇妆画法并无太大的区别。

                  (图片来源于网络)

清王露湑在《崇祯宫词》中这样咏道:“淡作桃花浓酒晕,分明脂粉画全身。”这里说的酒晕妆便是指浓艳的红妆。而且诗中指出,涂抹脂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面部,而是涂满全身。实际上,在清朝涂满全身的远不止这些脂粉,还会有各式各样的凝露。与历朝不同的是,清朝的贵族开始使用舶来品。此时的各种“清露”是自后宫妃子到百姓家姑娘的钟爱之物。《本草纲目拾遗·水部》中载录了22种药露,包括金银露、薄荷露、玫瑰露、桂花露、佛手露等。它们的做法始于大西洋,后传入中国。是经过加热蒸馏后所制成的液体,因为无色有香而得名。清朝的舶来品也远不止这些,还有葡萄红露酒、白葡萄酒,西洋小剪子,洋布手巾等。

晚清时期,贵族圈还流行起一种歧义的妆容,名为“乞丐妆”,清末的乞丐妆恐怕还要跟明朝的黑妆联系起来才能解释的清楚。明朝曾有一些人将木炭研成灰沫涂染额头,也是根据黛眉妆演变而来的。到了清朝竟演变成为了乞丐妆,只是也没有持续多久 。

在发式方面,入关前,满族女子大多是辫发盘髻,未婚女子为双髻,已婚女子则为单髻。入关后,满汉融合,汉族与满族的发型互相学习模仿,也丰富了满族妇女的发式,有“软翅头”、“两把头”、“一字头”、“架子头”、“大拉翅”、“燕尾”、“高粱头”等等。满族妇女的发式在满族妇女的服饰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这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满族妇女发式——旗头。但是当时的旗头,基本上都是用女子本身的头发,或是假发,盘一个简单的“小两把头”,并没有又大又夸张的形制。当后妃摘除朝冠后还能在小两把头上插一些绢花,希望以这种形式博得皇帝的青睐。

                  (图片来源于网络)

值得一提的是,康熙和雍正年间,两位皇帝极力推崇节俭之风,所以,后宫的嫔妃很少会用金银饰品来装饰自己的头发,大部分是用绢花和鲜花。到了乾隆时期,奢靡之风开始盛行,女子们为了追求美丽开始佩戴金银珠宝等首饰,然而,传承下来的“小两把头“很难承受得起它们的重量,所以发架便应运而生。最开始的发架是用头发固定在头顶上的,在其上方可以佩戴一些较为沉重的首饰,而此时的两把头也比之前的要大一点,再加上有发架的固定,所以可以佩戴更多的首饰。随着历史的迈进,人们又将架子头加以改进变成了“一字头”和“如意头”,此时女性的发髻变得更加繁琐,佩戴的首饰也更加华贵。很多贵族女子都会选择在重要的场合梳旗头来彰显自己的身份。直至慈禧当权时期,这种骄奢之风达到了鼎盛,慈禧为了自己能看起来更贵气,于是便发明了“大拉翅”,这种发式相比之前的几种更加的繁琐和沉重,这时候,发架不再是用头发固定在头上,而是用丝绸将其绑在头顶上,不得不说,女子爱美的天性是自古以来就有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清朝梳妆的造型中,旗头燕尾造型中的“燕尾”是清朝发型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位于头部后区的发式,可以用真发梳理而成,也可以借助于假发来打造燕尾。

至于清朝的男子发式,则没有女子发式那般多变。他们会在尚且年幼的时候,就将头发剃掉,从百日开始,便会剃掉额发,只留后边的头发,从十岁左右的时候开始,就会将头发蓄起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史书上称这种发型为单片瓦,随后又发展出了三块瓦,但大体形式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脑后蓄起来的头发,会编成三股辫,这是清朝上到皇上,下到寻常百姓,都会留的发型。但长辫子并不是太适合劳作,尤其后期工业革命之后,开始有各种机器出现,这种头发就会额外地增加危险。

并且在当时,就算是做最简单的体力活,这种发型会格外碍事,故而穷苦百姓们寻常工作的时候,都会把这一条长长的辫子盘到头顶,固定住之后再去做其他的事情。这种男子的发型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之后,仍有许多顽固保守派的人,会刻意的在脑后留一条长长的辫子,以展现自己内心对清政府的尊崇。但事实上,这种发型在思想逐渐解放之后被看作迂腐的象征,逐渐没落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如今即便是满族的男子也不会去留长辫子了。

因清朝由满族执政,满洲规矩,朴素为先,头上可以插上珠翠发饰或者戴冠,发饰的数量和冠也显示出地位。满人以一耳三钳来划分地位,一串两环,表示宫女,三串则表示后妃。


参考资料:

向阳历史.《浅论清朝服饰的特点和发展历史》.自媒体

毛朵小姐.《清朝女子怎么化妆》.自媒体

阿部定.《清朝美妆是什么样的?》.自媒体


此为【连载】文章,感兴趣欢迎关注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