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倪海厦《神农本草经》笔记1:为什么学神农本草经?

 ckeliter 2023-07-17 发布于陕西

倪海厦老师的《人纪》分为《针灸大成》,《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五部分,这个顺序也是老师建议的学习次第。

笔者听的过程中记录了笔记,发出来意在分享给相同爱好的同学,一起学习一起进步。老师口语化的内容形成笔记必然要重新梳理,语序和表达方式均作了改动,改动中尽量遵照老师原意但也难免参杂笔者个人理解,希望读到本篇的朋友都是看过视频的。


对应视频《神农本草01-1》00:00-32:37(视频编号依据为公号百度网盘分享的DVD)

《神农本草经》不是一个人的著作

张仲景是经方的发扬者,而非创立者;经方汉代已经存在,可能从西域传来,因很多药物是来自西域的。

张仲景依据的本草内容是《胎胪药录》,本书已经失传,我们只好用《神农本草经》,因《胎胪药录》再往前追溯就是《神农本草经》。

图片

为何讲《神农本草经》

倘若药性我们不定一个标准,以后讲金匮伤寒的处方剂量就不会用。了解本草再去看经方才不会迷失。因《胎胪药录》失传,所以我们就讲《神农本草经》,但本草里有些药物很偏,把它删掉了。

药物是中医的武器弹药,处方是战术,必须熟知武器弹药的性能才能组织战略战术,所以了解药性是学习经方的基础。

倘若不懂药物直接学经方就会被局限住,处方稍微变动就不会用,变成墨守成规。诸位千万不可以被处方绑住,要知道原理。非常熟悉药性之后,看诊时候处方会自然而然呈现,也能够灵活加减,不会开错。

图片

为什么不介绍《本草纲目》

倪老师说本草纲目很过分,里面有些药物很难找,比如:寡妇床头积了3年的灰尘、淘三次米的水或洗三次碗的水、天灵盖等拿来入药,还有犀角把犀牛杀掉只要角,南派说能去热,其实石膏去热效果比犀角好很多。

因此决定还是讲解《神农本草经》,其中经方有而神农本草经里缺失的药物会补足,尽量还原《胎胪药录》的原样。补足依据为历代经方家对这些药物的看法。

图片

不同地区药名的多样性

历代的中医想要看好病,多有自己的药房,自己进回来的药一来药材是可靠的,二来药名和药物是一一对应的,不会开错。因为药名经过千年的历史演变各地叫法是不同的,很容易出现医生开一种药但去抓药对应不上的情况。

比如淮山,过去叫山药,最好的山药产自河南,旧时地名叫怀庆,人们就简称为怀山药,怀的繁体字写起来很麻烦,进而又简称为淮山药,后来又简称为山药。

图片

比如红花,有藏红花、川红花。藏人吃藏红花可以帮助适应高原气候,藏红花可以促进脑部血液循环,治疗脑中风、脑淤血效果很好;藏红花是无味的、淡红色,它味道不重,很轻,药性往上走,入脑;川红花有点像臭袜子味,暗红色的,味厚重入血分,往下走;所以二者药性不同。

图片

川红花

图片

藏红花

比如牛膝,膝盖的膝写起来太麻烦,用夕阳的夕就可以,拿到药房人家不认识,谨慎的不卖给你,随便的可能就会给错药。

图片

牛膝

比如大陆的灶心土,是治疗胃病的,台湾叫伏龙肝,因为灶心土挖出来一块一块的像肝脏一样,然后躲在灶下面,所以叫伏龙肝,起名字也是很有意思的。

图片

灶心土

现在药房归药房,医生归医生,抓药名字有歧义的就容易出问题。还有一些吃了几付药打算出门没法煎药,那就可以制成药丸、胶囊,古代有自己的药房都是很方便很灵活的。

图片

中药的丸散膏丹‍‍

中药的丸散膏丹也有各自的方便和作用:

1.丸剂取其药缓力专,丸剂用蜂蜜炮制、用水漂过,药性比较和缓,但是力量很专一;

2.汤剂,汤上面加草字头就是荡,扫荡的荡,扫荡力量很强,所以我们要抵挡;比如痰很多或者一周没大便了,这时候用汤剂很快就清出来,痰涎拥塞用汤剂,发表寒也要用汤剂;

3.散剂主要用于肠胃的病或者喉咙的病,希望药在患处多做停留,以发挥药效;还有皮肤上的疱疹、伤口也是用散剂;

4.膏类,比如何首乌、川贝枇杷我们制成膏,黑黑黏黏的,可以染头发也可以内服;

5.丹类提炼过后用黄蜡封住跟空气隔绝可以随身携带,吃的时候把蜡打开,很方便;

过去中医有自己的药房,比如患者觉得汤剂太苦,希望做成丸剂服用,都是可以的。

图片

古今剂量不同

后面学习伤寒金匮,我们会接触到汉朝的计量单位【斤 两 斗 升】,这和现代的剂量单位完全不同,我们得学会换算。

汉代的一两=现代的一钱

一钱约等于3.3克

汉代的一升=杯口1寸高6分的小酒杯1杯的量

汉代1升半夏大约是今天的1钱

汉代的斗是买粮食用的,是方斗,买米3斗,就是用这个方斗盛3次;像金银花、蛇蝉、夏枯草都是很轻的,1斗实际的重量可能才5分、一钱而已。

药的炮制

过去很多经方家认为,药物直接生用最好,经过炮制之后力量会不够,炮制后到底力量如何减弱后面再讲。倪老师说他的观念是有的药炮制有的药生用。

比如附子,有时候必须用炮附子,生附子可以去里寒,炮附子是表阳虚时候用,比如一个人大汗不止会脱水,就用炮附子,这时候生附子反而不行;所以炮制的药和生药是药性不同的,用处自然不同。

图片

附子

图片

炮附子

君臣佐使

黄帝内经里有一篇《至真要大论》,里面有提到【君二臣一】,【君二臣一】是奇之制,【君二臣四】是偶之制。啥意思,2+1=3就是奇数,2+4=6就是偶数,【奇之不去用偶】,就是你用奇数的方子没管用就换成偶数的。

图片

比如四逆汤【生附子 干姜 灸甘草】回阳救逆,下去病人没救回来,就在四逆汤里再加一味药,叫【奇之不去用偶】,这是内经里的原则。

图片

过去南派温病派的中医用药一定遵从君臣佐使,很讲究,甚至到食古不化的程度,诸位一定不要被君臣佐使绑住,只要你对每个药物的药性都很了解,随时都可以组一个药方出来,不受局限的。

有人中规中矩按照君臣佐使开药,一个病也治不好,有的人药方开的很乱但是有疗效。之所以开的乱,是因为他是边听病人陈述边开方,病人有时后面讲的和前面矛盾,医生的方子也要同步做删减更新,待病人陈述完,就会发现方子开的乱七八糟,但乱中有序。

未来中医的趋势一定是一人一方,这也是中医最大的优势,能够辨证施治,西医的处方是大家的处方,统统一个药,不管各人差异的。

学习的次第

人纪从针灸开始学起,之后学习黄帝内经、神农本草,接着再学伤寒金匮,这是中医的主流。(注:和梁冬对话讲的顺序是:针、本草、内经、伤寒金匱,笔者觉得内经、本草也可同步学习,前三个学完再学经方就可

把这几门主流学完,再看别家的医书,不管是孙思邈还是徐灵胎的,才不会惑,而且速度也会很快。学了这几门遇上别的医书能够去伪存真,不会迷惑,几千年来医书太多,很多名家写的书,有名的医生却未必看的好病,你看了他的书不明白中心思想,没有自己的想法,就会被误导。


对应视频《神农本草01-2》00:00-14:00(视频编号依据为公号百度网盘分享的DVD)

经方也有错漏

经方源于汉朝,几千年的流传有遗漏或者有些抄错的地方不断演变并不符合作者原意。倪老师说他是有胆量在一些自觉不对的地方改经方的,这个胆量来自于对药物药性的十分了解,如此才能意会古人的本意,察觉哪些是流传过程出现了错漏,不会被迷惑,进而有勇气将错漏改过来。

经方是绝对处方

用经方没有可能、大概、也许,不是1就是0,所以开方之前必须内心有十足的把握。

此外,开经方时候,也会视患者情况加减一些药物,如何加减,必须基于对药性的十分了解。学习《黄帝内经》、《神农本草》就是扎实基础,从而在实践中无论如何一反三总是有根基的。

神农本草经的药物分三类

1.养生的药;

2.能够遏制病情发展的药;

3.能够除邪的药

如何看待神农本草经里出现的神仙、长生之效

这是有时代背景的,汉朝注重经纬之学,就是好谈论鬼神,以皇帝为首就爱求仙访道求长生不老,所以著作中出现不老、神仙之类,不要以今天的眼光去看,这种表达可看作是吃了这种药人会开心、快乐、长寿之类,是一种具有时代背景的表达方式。

图片

广义的药

狭义的药是做成中药材的药,有时身边的很多东西都可以做药,就是广义的药,比如后面会把一些食物加进来,介绍给大家。

没药的时候咋办,还有针灸啊,也可以治病,不要被药局限住。

比如桂枝汤的目的是解肌的,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让肌肉发出水呢?推拿也是可以的。再不济可以看患者最怕的是啥,怕老婆,老婆一来吓得全身汗,也能达到目的。倘若手边没有药,了解病因想尽办法达到目的就可以,要灵活。

古代那些奇怪的病名

古人对病的描述和今人不同,还有很多生僻字,比如【噎膈】是今天的食道癌;比如【脑疽】是脑癌;比如乳严,宋代以后叫乳岩,就是乳腺癌;比如【鼠痿】大概是脚上有根黑毛生出来一直长,很奇怪的病;诸如此类,需要校对的工作倪老师做完了,学完《神农本草经》我们就能掌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