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46年,汪精卫的儿子,汪文悌接受审讯时,留下的一张老照片!

 倦鸟依林 2023-07-17 发布于山西
原创2023-05-25 00:02·三秦青年人

1946年,南京高等法院门口,汪精卫的儿子汪文悌,在几个军官的押送下,大步走上法庭,当时的他只有十八岁,穿着一件中式长袍,看起来一脸的稚嫩。

众所周知,汪精卫夫妇属于“卖国巨奸”,然而他们的后代却一直很少被人提及。原来汪精卫和妻子陈璧君,先后养育了六个孩子,由于疾病的原因夭折了一个,长大成人的有三女两子,他们分别是长子汪文婴、二儿子汪文悌、长女汪文惺、二女儿汪文彬、三女汪文恂

汪文悌作为家里排行最小的孩子,在万千宠爱当中长大,当时和他在一块生活的还有姑姑汪兆娥、外婆卫月朗,她们无微不至的关爱,让汪文悌度过了美好的青少年时代。

中学毕业后,汪文悌就读“南京陆军军官学校”,当时的汪文悌年龄尚幼,而且根本不懂得什么叫作民族大义,他只记得父母给了他最好的生活。

1946年,抗战胜利了,汪文悌的父亲汪精卫已经病死了,母亲陈璧君也被抓进了监狱,作为汉奸的家属,汪文悌和几个哥哥姐姐还是有所不同的是,因为他从来没有在伪政府任过职,不过由于汉奸家属的身份,他也被逮捕入狱,面对审判,汪文悌并未否认自己的罪行,如实的把自己知道的一切都告诉了法官,承认自己确实享受到了父亲权力带给他的好处,并且坦然接受了法庭对他的处罚,最终他被判处一年有期徒刑。

俗话说“落难的凤凰,不如鸡”,由于“特殊”的身份,在狱中的汪文悌经常受到不公平待遇,好在他经过积极的改造,一年后就被释放出狱。

后来他定居香港,继续学习,毕业后从事桥梁方面的工作,他的一辈子,为国家培养了许多建筑上的人才,晚年他往返于大陆和香港,参与许多项目,成为了世界著名的桥梁专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