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清朝在入关以前整个国家都是实行的八旗制度。八旗制度是努尔哈赤建立的一种军政合一制度。简单的说就是将后金汗国分为八份,每一个旗主就相当于拥有了国家的八分之一。而八旗中,又属两黄旗地位最高。一般而言,两黄旗都是由最高统治者亲自掌握。这不仅代表着实力也象征着地位。一般而言,八旗的颜色,排名和地位都是固定的。然而在后金时期,八旗却经历了一次换色。这一次换色影响了在此后两百多年间,各旗的政治地位。 八旗易色其实指的就是两黄旗和两白旗之间的颜色交换。努尔哈赤死后,后金汗位的最高权力落到了皇太极手中。然而令人尴尬的是,皇太极是两白旗旗主。要知道,汗王亲掌两黄旗是努尔哈赤定下的规矩。皇太极作为新任汗王居然没有掌握两黄旗,这让皇太极处境十分尴尬。而努尔哈赤生前的两黄旗被努尔哈赤交给了年纪尚幼的多尔衮兄弟。汗王亲掌的两黄旗被别人抢了去,这还了得? 当然,有历史学者认为努尔哈赤将汗王亲掌的两黄旗给了多尔衮兄弟,却没有给皇太极就说明努尔哈赤选定的继承人是多尔衮。而皇太极抢走了多尔衮的汗位。但无论如何,最终的结果是皇太极趁多尔衮兄弟年幼将多尔衮兄弟手中的两黄旗与自己手中的两白旗换了色。此次换旗的意义非同小可,这代表皇太极作为汗王的正统地位得到确立。此后,当初跟随皇太极的两白旗摇身一变成了两黄旗贵族。在地位上,一跃成为八旗之首。而被换色的两黄旗,地位骤降,自然心存不满。如此,就埋下了两黄旗与两白旗之间的宿怨。 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皇太极死后,满清的最高权利再次面临交接。在前一轮势力争夺中两白旗败北,不仅自己丢掉了身份地位还遭到猜忌打压。而如今,拥有两白旗的的多尔衮已经羽翼丰满,成了皇位的有力争夺者。如果多尔衮当上皇帝,说不定八旗又要再一次换色。但最终多尔衮还是没有登上皇位,不过却成为了满清的实际统治者。这时,两白旗虽然没有恢复旗色,但作为实际最高统治者的亲军,无论在实际地位还是财富拥有上都绝对性的压倒两黄旗和其余四旗。而两黄旗因为反对多尔衮继承皇位,遭到不断打压。像索尼,鳌拜等两黄旗大臣就只有回家待业。白旗和黄旗的梁子就结的更深了。 但随着多尔衮的英年早逝,最高权力又回到了年轻的顺治皇帝手中。顺治皇帝对多尔衮长期的垄断权力极其不满。不仅对他进行了清算还对两白旗进行了改组,至此,两白旗逐渐认同了自己的地位,只有忍受两黄旗的压制。而满清的最高权力逐渐平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