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子 标题用了这座城市的广告语。原以为这是一座只会做生意的城市,商业化是它的核心与精髓,没想到它的历史底蕴、文化气息远远超出我的认知。 温州最经典的是:雁荡山、楠溪江、泰顺廊桥,那也是山水诗的故乡、唐诗的河流。 这些我们都已一一走过。这次原本计划是南麂岛,放弃之后才改为温州市区。 从温州经过这么多次,我们愣是没进过温州城。在这座生意人的故乡,我们看些什么呢? 我们预留了两个半天,第一个下午基本上走老城线,第二天走江心屿。 九山湖本来是我们与温州的初会地。我们住勤奋路,旁边就是九山湖公交站,看一位温州人回忆童年就是从九山路开始的,我们也想咬着九山湖冰激凌(本地自制冰激凌,温州的哈根达斯),走到可以跳水的湖边,体验一下温州人的日常与童年。无奈将近40度高温,逼退了我们的休闲行走。更没想到离开了九山湖,我们与九山湖冰激凌就失去了见面的机会,——其他地方一概没卖的。 信河街是被别人种了草的。我们走到粗康桥,本想过河通桥、康乐桥直接走到信河街的。那里原本有七十二条半巷(现有名有姓的还剩31条),那是老温州的记忆,有人间烟火气的存在。还是酷暑,加之身边又有一位超级怕热的大叔,于是我们选择了坐车,直接到了华盖公园。 最后行程变成了这样: 注:本来出墨池巷就该直接去五马街的(很近),但怕博物馆关门,便先去了南戏博物馆(1公里左右),紧连着的便是朔门。晚上别人推荐的南塘夜景,我们放弃了。 D2(上午):江心屿-五马街 九山是我们的一大遗憾。 从东晋建城的温州古城墙,就跨九山,从华盖、积谷、松台、郭公、海坛逶迤而过,相传筑城时曾出现白鹿衔花之兆。 故温州城又有"鹿城"之称。 华盖公园,在唐代道书《洞天福地记》被列为"天下第十八洞天"的温州华盖山,遥望如华盖,有"九斗山"斗魁之首的称谓。 此山旧有三生石、五粒松、青牛坞、丹井、资福寺、文昌阁诸胜。山巅现存六角形的大观亭,是温州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亭,原名"江山一揽亭"、"吸江亭",明万历年间重建时才改为今名。 山上还留存有许多和道教文化相关的古遗迹,如资福寺、炼丹井等。 清代诗人潘之彪有诗云:"鹿城高峙大观亭,揽袂倏然入画屏。孤屿近看僧合掌,列山遥望佛头青。" ![]() ![]() ![]() 华盖公园免费,山上亦多有绿荫,亭内老人们在下棋、聊天,满满的生活气息。 从山上下去,不远处便是东瓯王庙。 ![]() ![]() ![]() ![]() ![]() ![]() ![]() ![]() 这个温州私家园林之翘楚的玉介园,是琅琊王氏之后英桥王氏所建。 来墨池园主要是体验江南传统园林意境,但论园林,它和苏州、扬州相比,还是相差太多。 ![]() ![]() 温州市美术馆展览厅也在园子里,顺便看了一场画展,温州本土画家、百岁老人王德惠的。 这是位由剃头匠自学绘画,继而考入美院的画家,由画作色彩的率性,便可见作者的率直天真、清朗明快,甚至有些天真烂漫。很多作品都是他八十岁左右所作,其中还有裸体人像,让人想到画家的自由心性与时代的开放自由。 墨池出去便是墨池坊,属于县学前历史文化街区,周边均是单行线,公园附近停车场也不足,建议坐车或步行。 ![]() ![]() ![]() ![]() ![]() ![]() 这一带是温州古城瓯越文化重要核心区。 墨池坊是北宋温州知州杨蟠规划的三十六坊中,最脍炙人口的坊巷之一。 青砖墙、石板路、老街巷,这个刚刚更新完成的文化街区,以“千年东瓯王、风雅墨池坊”为主题,保留了城市的原始底色和独特肌理,展示了东瓯人文始祖文化轴线,让瓯韵乡愁有迹可循。 ![]() 沿着解放路,我们一口气走到南戏博物馆。 ![]() 南戏博物馆和朱自清旧居相邻,一个门出入。 ![]() ![]() ![]() ![]() ![]() ![]() ![]() ![]() ![]() ![]() ![]() 这是我们出巷子见到的电玩馆,当初订房的时候也见到很多电玩色彩的客栈,觉得温州跟电玩似乎也有某种渊源。 第二天我们去了划定的重点:江心屿。 “中国诗之岛、江天佛之国、世界古航标”,江心屿素有“诗岛佛国”之称,是瓯江山水诗路上的重要节点。 在岛上可听晨钟潮音、游江心十景,读叠字名联、仰观东西双塔,消磨半日悠闲时光。 导航说可以自驾,过东瓯大桥上岛,可没想到西岛正在建游乐场,封路,我们只好倒回去轮渡码头坐船上岛。 在码头遥望渡轮和江心屿,以及耸立的东西塔。 遥望江心寺。寺正在维修,不给进入,寺院大门两边知名的长联未得一见。 这是宋王十朋撰书的叠字联: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巧用叠字,妙不可言。 ![]() ![]() 谢灵运与李白,必须位列其中。 ![]() ![]() 和我的偶像合影,再和有着温州温度的小物件合影。 除了谢灵运和李白,孟浩然、韩愈、陆游、文天祥等也都曾相继留迹江心屿。 千百年来文人留有叹咏江心屿的著名诗章近800篇。 屿中名胜古迹众多,如宋文信国公祠、浩然楼、谢公亭、澄鲜阁等。 江心屿是中国四大名屿之一,(厦门鼓浪屿、福建东山县东门屿、浙江温州江心屿、台湾台东县兰屿),历来被誉为"瓯江蓬莱"、“诗之岛”。 果然底蕴深厚。 ![]() 岛上有湖,形成了江中有江、岛中有岛、园中有园的格局。 ![]() ![]() ![]() 西塔。建于北宋,明、清曾多次修缮,为楼阁式青砖仿木构建筑。 ![]() ![]() 西塔可登高近观。 ![]() 几位老人家在江心屿聚餐,自带食盒,相聊甚欢。 ![]() ![]() ![]() ![]() ![]() ![]() ![]() ![]() ![]() ![]() ![]() ![]() ![]() ![]() ![]() ![]() ![]() 浙南游击队的纪念碑,正对月光码头。在月光码头可以看灯光秀,温州隆重打造的“瓯江花月夜”。 那是属于温州人的常态福利,我们自然不会等到天黑。乘船返回,最后一站是五马街。 五马历史文化街区(五马-禅街),是一条集历史底蕴、人文情怀、百姓情结有机融合的老街,主打古城记忆。街道两旁建筑基本保持原有西洋风格。 也是民国风建筑元素,反映了民国时期东西方文化的交融碰撞,见证了温州开埠的商贸历史。 五马街始建于东晋,至今已有1600余年历史,源于谢灵运任永嘉太守,以五马自随,立五马坊,五马亭,后来就叫五马街。 ![]() ![]() ![]() ![]() ![]() ![]() ![]() ![]() ![]() 在江心屿时我们还第一次吃了茶冻,一种茶叶做的冷饮。几个退休女子合开了一家茶社,取名“木石茶社”,没想到温州人既有情调,又有文化。 半天内吃这么多冷饮,对于我来说也是前所未有,可见温州有多热。 ![]() ![]() 我们走到谯楼更鼓(千年谯楼)。 千年古谯楼始建于五代十国时期,屹立于五马街区的鼓楼街与公安路的交叉处,印证了温州上千年的悠久文化历史。 温州的两个半日,我们也算是走进了温州的肌肤里,看到这座城市的一些纹理,嗅到了独属于它的一些气息。 知道了做生意的温州人也有这么韵味深长的文化故乡。 2023年7月6日浙江温州行记 同行者:Tiger 浙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