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中成药,赶走头风,让头痛去无踪

 朱永林548cr9af 2023-07-17 发布于湖南

酷暑季节免不了留恋空调房,有些人虽然十分怕热,但也耐不住空调房里的低温环境,从室外到室内,一吹空调就头痛。

所以说,并不是冬天才会感受风寒,现在往往是人为造成风寒,夏天的时候,毛孔腠理在室外本来就打得很开,加上暑热的天气,毛孔更需要大口呼吸,出汗,把蓄积在身体里多余的热量从肌肤散出去。

这个操作无可厚非,问题就在,毛孔打得这么开进入到空调房,还没来的及关闭窗口,空调房中的风寒就沿着打开的毛孔长驱直入,占领高处,抢占先机。头脑就是人体最高的地方,所以头痛就犯了。

有个中成药专治这种风寒头痛,叫川芎茶调丸。

说起川芎茶调丸,这个方子源于大名鼎鼎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宋代太医局编纂的这部方书对后世的影响可谓深远,四物汤、逍遥散、参苓白术散这些脍炙人口的方子都是来自此书。因为书中收集的方子都是来自民间验方,所以实用性很强。

川芎茶调丸原名川芎茶调散,原书记载“治丈夫、妇人诸风上攻,头目昏重,偏正头疼,鼻塞声重;伤风壮热,肢体烦疼,肌肉蠕动,膈热痰盛,妇人血风攻注,太阳穴疼,但是感风气,悉皆治之。”

组成:川芎、荆芥、白芷、羌活、甘草、香附、防风、薄荷叶。研为细末,食后用茶清调下。茶清就是绿茶。

川芎是该方的主力,为血中气药,气血不分家,川芎两手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川芎还有个特点,上行头目,所以前人有“头痛不离川芎”一说。尤其善治少阳、厥阴两经头痛(两侧头痛、头顶痛)。《本草衍义》也提到“川芎,今人所用最多,头面风不可缺也。”由于历史贡献突出,第一把交椅不可撼动。

为了实施对头痛全方位的围剿,还请来了白芷、羌活、细辛。这三味药身上就好像装了定位系统一样,能对敌人造成精准打击。

白芷祛风止痛,善治阳明经头痛(前额痛、眉棱骨痛)《本草求真》载“白芷,气温力厚,通窍行表,为足阳明经祛风散湿主药,故能治阳明一切头面诸疾。”

羌活也能祛风止痛,《珍珠囊》中记载“善治太阳经头痛(后头痛牵引颈项部),并去诸骨节疼痛”。

细辛,辛温,芳香气浓,祛风散痛,善治少阴经头痛(脑痛连齿),并能宣通鼻窍。

四员大将,将头风前堵后截,围了个水泄不通。头痛发生在高位,所以医家汪昂说:“头痛必用风药者,以巅顶之上,惟风可到也。”邪之入路也就是邪之出路,兵法有云,聚而歼之。风邪被赶到一处后,用辛温升散的风药才能驱散,三味风药来报到。

防风、荆芥祛风走表,是中药里头的老搭档。荆芥可以将风邪托透出体表,而防风呢,可以防止风邪再次进犯,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敌的态势。两药一攻一守,把阵地保护得固若金汤,风邪见了也只能退避三舍。

薄荷用量特别重,除了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以外,在大队辛温祛风药中还能起到监军的效果。过用辛温燥热容易耗气动血,讲求一个稳字。

甘草不容多说,调和诸药,让大家勠力同心。 

用清茶调下,是取其苦寒清上降下之性,一来清利头目,二来协助薄荷制约风药的温燥之性。

《局方》中还说到常服清头目。哪一类人群容易出现头目昏蒙感,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遇冷就想打喷嚏,川芎茶调散很适合。

元代医家危亦林还总结了一个川芎茶调散的外治法。如果内服效果不显,可以用葱捣汁调川芎茶调散贴在两太阳穴上,对于头痛厉害的效果特别好。

纵使治疗头痛效果很好,但该方主打攻邪,有些虚证头痛不宜用此方,比如气血亏虚,肝肾阴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