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0年代,毛主席在天安门广场的1张珍贵照片,身旁有2位上将搀扶着

 兰溪歌 2023-07-17 发布于浙江

1955年9月27日下午,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军授衔典礼在北京进行。在获得军衔的一千多名开国将帅当中,有一部分将帅后期发展很好,成为副国级干部(如副总理、政协副主席、人大副委员长等职务);而将帅里面成为正国级领导人的开国将帅,有且只有6个人。分别是谁呢?

首先是位居十大元帅之首的朱总司令,毫无争议地成为了正国级干部。在新中国建立之后,朱总司令担任过全国人大委员长,这是一个正国级职务,同时朱老总还是政治局常委。而在十大元帅当中,朱总司令的威望和资历也是最深厚的,他担任这样的领导职务实至名归。

第二位是叶帅。当年在十大元帅中排名最后的叶帅,任职情况和朱老总有相似之处,虽然他的早期地位不如朱总司令,但是在建国后出任过第五届全国人大委员长,成为正国级领导人。这个职务和朱总司令一样,叶帅也是政治局常委。除此之外,叶帅还担任过军委副主席、全军总参谋长等重要职务(这些职务并非正国级)。

第三位正国级元帅,则是原四野统帅林总。林总在十大元帅中排名第三,建国后他并没有出任过军委主席或者人大委员长等职务,他之所以位列正国级,是因为曾经当选过中央政治局常委,根据干部任职规定,政治局常务委员属于正国级领导人,而普通的中央委员则是副国级。因此林帅一度也是正国级干部,但在七十年代犯了严重的错误。

第四位正国级干部,是55年的开国少将李德生。建国之后李德生的军衔并不高,但是他的军事生涯却非常出众,曾经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发挥重要作用,当时他是12军的副军长。李德生在六十年代后期得到主席的青睐,在官场上升迁非常快,出任过总政治部主任。七十年代他又被提升为政治局常委和中央副主席,是妥妥的正国级职务。在开国少将当中,李德生可以算是后期发展最好的一位。而在1988年,李德生晋升上将军衔。

第五位同样是一名开国少将,就是刘华清将军。刘华清上世纪八十年代出任海军司令员,对海军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如今中国海军已步入世界一流水平,这与刘华清司令员打下的基础息息相关,他的功劳甚至可以和萧劲光大将比肩。九十年代初期,两位中央军委副主席包括刘华清和张震,张震是1955年的中将。但刘华清的地位此时却要高于张震,刘华清是中央政治局常委,正国级的干部,而张震将军是副国级。1988年,刘华清和张震同时获得上将军衔。

最后一位非常著名,就是汪东兴同志。汪东兴是1955年的开国少将,从解放战争时期开始,长期作为主席和中央的安全警卫负责人,曾经出任过中央办公厅主任。七十年代后期,汪东兴成为中央副主席,他也是政治局常委中的一员,位列正国级干部。由此可见,在开国将帅当中一共有三位元帅和三位少将,后来成了正国级的干部,这六人在职务和地位上超过了大部分同时期的将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