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本次台风为何叫“泰利”?西北太平洋台风命名神奇法则!

 中中小馆 2023-07-17 发布于山西

地理爱好者5群拟建后台回 1 加小编邀入!

(入群即赠《中国历史地图集》高精电子地图集499张)

新华社

今天夜间,台风“泰利”预计在广东海南一带登陆,我们国家将这次的台风称为“泰利”,其他国家又称为什么呢?先别着急,咱们一起接着往下看

世界热带气旋分布图

西北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除美国所处的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和北大西洋地区外(美国称热带气旋为飓风,达到一定强度就称之为一级飓风,随着热带气旋的增强而称之为二级飓风或更高)热带气旋活动最频繁、平均强度最大的地区,每年登陆或影响中国及其海域最多就有十几个之多。

台风的命名标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了漫长的探索,才有了现在这种命名方式。在有国际统一的命名规则以前,有关国家和地区对出没这里的热带风暴叫法不一,同一台风往往有数个称呼。我国按其发生的区域和时间先后进行四码编号,前两位为年份,后两位为顺序号。设在日本东京的世界气象组织属下的亚太区域专业气象台的台风中心,则以进入东经180度、赤道以北的先后顺序编号。美国关岛海军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则用英美国家的人名命名,国际传媒在报道中也常用关岛的命名。还有一些国家或地区对影响本区的台风自行取名。

人们对台风的命名始于20世纪初,据说,首次给台风命名的是20世纪早期的澳大利亚预报员克里门兰格,他把热带气旋取名为他不喜欢的政治人物,借此,气象员就可以公开地戏称它。

在西北太平洋,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正式以人名为台风命名始于1945年,开始时只用女人名,以后据说因受到女权主义者的反对,从1979年开始,用一个男人名和一个女人名交替使用。

1999年及之前的台风的实际命名使用工作由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负责,但2000年之后西北太平洋台风的命名工作由西北太平洋的区域专业气象中心(英文缩写:RSMC)——日本气象厅东京台风中心(以下简称“日本气象厅”)负责,当日本气象厅将西北太平洋或南海上的热带气旋确定为热带风暴强度时,即根据列表给予名称,并同时给予一个四位数字的国际编号。根据规定,一个热带气旋在其整个生命过程中无论加强或减弱,始终保持名字不变。如0704号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台风,其英文名均为“Man-Yi”,中文名为“万宜”。

到了1997年,终终终终于有人对这种奇奇怪怪的命名方式看不下去了,为避免台风名称的混乱,当年11月25日~12月1日,有关国家和地区在中国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简称WMO)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上决定规范台风的命名,其中,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其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个命名表,然后按照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该命名表即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系统。该命名表共140个名字,由WMO所属的亚太地区的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

按照平均每年26个热带气旋的情况,大概5到6年,同一个命名会重复出现。“泰利”一名由菲律宾提供,是尖锐及锋利的意思,本次为“泰利”一名第4次使用。

热带气旋等级

当然每个国家命名的时候也不能太过随意,也是有一定要求规定的。

台风命名表确定之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做出合理的更替。

从2000年1月1日起,中国中央气象台发布热带气旋警报时,除使用热带气旋编号外,还使用热带气旋名字。此前,我国一直采用热带气旋编号办法。

台风的命名一般都会选用较为柔和的词汇,希望它能轻轻地来,轻轻地走,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就像我国首次提出的10个台风名称,它们分别是:龙王、悟空、玉兔、海燕、风神、海神、杜鹃、电母、海马、海棠。是不是既温柔又霸气!

中国香港最新提出的10个名称是:鸳鸯、珊珊、万宜、玲玲、凤凰、白海豚、彩云、狮子山、马鞍、榕树。
中国澳门最新提出的10个名称是:三巴、贝碧嘉、蝴蝶、琵琶、黄蜂、莲花、烟花、玛瑙、梅花、珊瑚。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国台湾省每年皆会受热带气旋吹袭,但由于中国台湾省不是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的成员,不仅无法提供台风名称,更无法提出退役要求。

但台风委员会有一个规定,一旦某个台风对生命财产造成了特别大的损失,该名称就会从命名表中删除,空缺的名称则由原提供成员再重新推荐。我国提出的“龙王”“海燕”和“海马”就因为破坏力巨大,损失严重而先后被“海葵”“白鹿”“木兰”所替代。

台风“海燕” 中央气象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