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岭上开遍映山红

 江平文字 2023-07-18 发布于海南

        3月,当阵阵春风吹遍绥芬河山山岭岭时,从北京传来振奋人心的好消息:绥芬河市人民法院在全国法院系统评比中,成为黑龙江省唯一代表,获得全国模范法院。而在这个光荣集体涌现出的一个个先进个人和集体中,被誉为绥芬河金桂兰式女法官的刘淑霞,则是这个塞外奇葩中最夺目的一朵小花——

岭上开遍映山红

记绥芬河市法院优秀女法官刘淑霞

          文图:江平

       在绥芬河市法院女法官刘淑霞办公室的书柜里,一个一次性纸杯里始终放着各种胃药。刘淑霞常常要靠它们来应对不同工作节奏下胃痛带来的折磨。熟悉刘淑霞的同事都知道,与胃药相比,调理刘淑霞身体和精神状态的还有一味堪称奇效的“药”——法袍。只要穿上法袍坐在审判席上,刘淑霞的精神状态始终是最饱满的。            “刘姐工作起来的劲儿真让人佩服,沉着稳重,却永远充满激情。”年轻的同事常在一起谈论刘淑霞。

       横看成岭侧成峰,在一个人的周围,总会有针对此人的不同看法。刘淑霞,这位在法院工作已经18年的女法官,凭借朴实的工作作风,向人们展示出一名优秀法官的标兵形象。

有人这样说,她是“长征干部”

        “长征干部”是刘淑霞工作不久就得到的称谓。1990年,东北林业大学法律专业毕业后,刘淑霞被分配到了绥芬河市法院民事审判庭任书记员。刘淑霞从小到大不论是对待学习还是工作,都是个热情似火的人。当时工作在绥芬河市法院的人还存有这样的印象:这回新分配来的大学生挺像样,做事风风火火,事业心强,能吃苦。

       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受人关注对于刘淑霞来讲,有些“天生”的成分。彼时,在绥芬河市法院,专业学习法律出身的“科班”选手她是第一个,来了个正规大学的女大学生,大家在庆幸的同时,都在关注这个法律专业出身的人的专业素质。

       人们真正了解刘淑霞的生活和工作状况,是在她参加工作不久。那时刘淑霞家离法院非常远,坐车也要半个小时左右。但年轻的刘淑霞始终早出晚归,坚持步行上班。1991年的一天,刘淑霞的母亲出车祸,住进了医院。家里有一个哥哥一个妹妹,很自然,照顾母亲的任务就落在刘淑霞这件“贴心的小棉袄”身上了。为了不耽误上班,错开照顾母亲的时间差,刘淑霞每天上下班都是跑步。

       渐渐地,大家通过“跑步上班”知道了这个小姑娘的倔强、要强的性格。后来,刘淑霞家由原来的位置搬到了政府解困楼,当时条件有所改善,刘淑霞可以不再选择步行上班了,但她依旧坚持,每天步行45分钟到单位,风雨无阻,从不迟到。“这姑娘有股子劲,是个干事业的材料。”法院的老人如是评价。

        “长征干部”这一称谓得到巩固,得益于1997年,刘淑霞工作的一次变动,她由市里法院被调到了条件艰苦、交通不便的郊区法庭,“长征干部”终于走在了“长征”路上。

        2月14日,情人节,是刘淑霞到郊区法庭上班的头一天。在市里法院工作,工作条件、学习条件都要优于郊区,况且郊区法庭从未有过女法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棘手案件,谁都知道,到那里工作是个费力又不讨好的苦差事。当时大伙都觉得把一个细皮嫩肉的女人派去,早晚得累的跑回来。

       刘淑霞出乎大家意料,不但坚持下来,还把工作干出了彩儿。付出的代价是:人好像老了四五5岁、从来没有穿过高跟鞋,还得上了严重的胃病。

       郊区案件虽然多是些家长里短,但受理的案件量特别大,多数都是徒步送达。刘淑霞的工作就是每天都在“长征”。法庭人手不够,她常常需要独自一人不分昼夜,走村串户进行工作。但用刘淑霞的话说:只要走在家乡熟悉的山山岭岭,迎面感知映山红的芬芳,她就感到温馨和甜蜜,内心的温暖,让她感到自己不再孤独。在农村,很多纠纷都持续了好几年,在这些当事人眼中,法官到了就有了解决的希望。但面对农村的工作,也有很多事让刘淑霞始料未及。有时两户农民或者两个家族为了鸡毛蒜皮一点小事结下仇怨,几年甚至十几年不能化解。一旦诉诸法院,法院做出了判决,输了的另一方就会不服闹事,甚至粗暴地阻碍法院工作人员执法。

       长时间的农村工作经验,刘淑霞觉得面对类似特殊情况,不能简单地按照法律条文照本宣科,“一日起诉讼,世代结冤仇”,还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有人不理解,她玩命地工作是为了啥

       刘淑霞玩命工作的个性特点,在法院系统的知名度不逊于“长征干部”的称谓。这起源于一场车祸。

       1996年的6月4日,正在思考一宗疑难案件的刘淑霞被迎面行驶的摩托车撞昏。当她醒来的时候,已经躺在了医院病床上。医生对她的诊断是:脑组织受到严重震荡,后果是否严重还需观察,但并不乐观。出现永久性失忆的可能性极大。

        “到法院请假了吗?”“我的孩子呢?”“眼镜呢?”躺在病床上,刘淑霞不断向身边的亲人问这三个问题。亲友看到病床上脸色难看的刘淑霞,心疼得掉下眼泪。一段时间过去,刘淑霞还是问这三个问题。亲人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马上请来了医生。医生告诉家人,这是间歇性的失去记忆症状,经过一段时间可以恢复。目前她只能记起这些她觉得重要的事。

        妈最了解姑娘。“当时淑霞能说出那三句话,我一点都不意外。”刘淑霞的母亲后来回忆,从参加工作到出车祸,6年间,刘淑霞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生活发生了很多变化。当时丈夫工作在财政局,工作也非常忙。但照顾家庭和孩子的重任仍然丝毫指望不上刘淑霞。理由很简单:她的工作更忙,没有规律。更重要的是,刘淑霞太看重工作,太看重工作中的人和事。

       刘淑霞的家人对这样一件事情记忆深刻:有一年“五一”,绥芬河春暖花开,亲人们特意挑选了长假期间决定一起去哈尔滨旅游。能和妈妈一起出去玩,儿子也很高兴。长时间把精力都扑在了工作上,刘淑霞也觉得愧对家庭和孩子,正好有个机会补偿一下!

       然而,车停在楼下,大家整装待发的时候,刘淑霞的电话响了。接起电话,听筒里传来一个非常苍老的声音:“孩子,我的案子还得麻烦你,我现在到绥芬河了,在法院找不到你,见不到你我就不走,就是天天睡楼道我也得把你等来,孩子,我就信任你!”刘淑霞听出来了,这是前不久来法院“上访”的张大娘。大娘家在农村,对儿子和儿媳占了她的老屋非常不满,要求法院给做主,不然就碰死。刘淑霞曾经好言安慰过老人,并积极联系在外打工的老人的儿子,希望能通过调解解决问题,没想到老人又找上门了。

        刘淑霞放下电话,说了句“院里有点事,你们先去”,下楼打车赶奔法院。孩子哭着把旅行袋扔到了楼下,把自己关在卧室不肯出来,亲友们只好各回各家,一个预计了两个多月的旅游计划泡汤了。

       在工作中,刘淑霞玩命的精神一如既往。2007年2月1日,刘淑霞再次出了车祸。她的胸膜受到严重损伤,喘气说话都很难。医生要她在医院最少住一个月。可她第三天就偷偷回到了法院上班。家人到医院看见空床,打去电话刘淑霞不接,过了很长时间才回过来:“我在开庭!”

       刘淑霞坦言,她非常理解家人对自己的担心,她也不是个不管不顾的人,只是,此时已经是民事审判二庭副庭长的她,有太多的工作等着她。“法官不同于其他职业,它在人们心中是法律的具体化、形象化,不能马虎一点,要把这个工作做好,个人就要多牺牲一些。”

有人很佩服,她能让人们信服法律

        绥芬河市法院郊区法庭人辖区口3万左右,大多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家庭矛盾、邻里纠纷、民间借贷、赔偿案件几乎是法庭受理民事案件的全部内容。面对千篇一律、重复了不知多少次的案情,难免会轻视、厌倦、麻木,但刘淑霞对案子的兴趣和努力,却永远像是第一次遇到新鲜事一样,总能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来做事情、审案件。

       让刘淑霞养成这种优秀法官品格的是她接触的第一起赔偿案件的当事人。那时她刚到法庭。一位70多岁的老大爷怒气冲冲地来告一家汽车配件厂。原来老人的儿子到这家配件厂打工两年多了。两个月前的一天晚上,一辆满载木头的大货车到配件厂修车。正待老人的儿子钻进车底下修车时,不知是谁钻进了汽车驾驶室,瞬间把车启动了。

        “车下有人!”听见喊声,开车的人本来往外倒车,一听见车下有人,吓得他又倒了回来。一来一去压了两次,瞬间,老人的儿子昏死了过去。

       由于事后找不到开车人,被压残的老人儿子一时找不到给他治病的人,而这家配件厂又称老人的儿子不是他们厂的工人。把老人气得死去活来,但问题依然解决不了。虽经劳动局两次仲裁,但难让双方满意。

       了解事情真相,刘淑霞没急着开庭,而是做配件厂老板的工作,但老板固执,就是想逃避责任。刘淑霞没有气馁。她将心比心,并把对老板最不利的证据摆到桌面,渐渐地老板认识到自己问题的严重,在大量事实面前,承认了错误。刘淑霞看到调解有门,就把老人找来,当面对老板不作为的行为进行了批评,并让他给老人赔礼。然后她又开导老人,虽然配件厂老板行为不当,但真要经过法律程序,不但时间拖长,而且还要反复多次,对于他儿子的治疗不利,孩子现在治疗需要钱啊!

       冷静下来,老人的火气渐渐消了,双方同意了调解。老人临走时拉着刘淑霞的手说:“闺女,共产党就是讲道理,你说话真中听,以后大爷有事,还来找你!”

        这件事让她领悟到,最差的调解胜过最好的判决。从那时起,刘淑霞下定决心,不管什么样的案件,她都用诚心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维护和谐。

有人很气愤,骂她六亲不认

        刘淑霞的奶奶有个干姑娘,居住在乡下。因对镇政府征用土地给予的补偿不满,将镇政府告至法庭。自己的侄女在法院当法官,老人觉得自己也占着理儿,打赢官司应该“手拿把掐”。

       刘淑霞坐在审判席上,老人觉得心里有谱了,向情向不了理,何况我也有理,镇政府应该给我补偿三四万元。在老人的意识里,自己是肯定能打赢这场官司的。但宣判的结果却让老人异常失望。法院认为镇政府给予的补偿公道合理,驳回了她的诉讼请求。

       刘淑霞接下来面对的“责问”是暴风骤雨式的。“刘淑霞,这官司打这个结果是怎么回事,我们本来是有理的,怎么你过来审就输了呢,你是哪头的啊?”面对老人的责问,刘淑霞没有生气,只好耐心解释。

        “姑姑,我在家中是您的侄女,而在法院我穿上法袍是法官,我们做事要按法律来,按照法律的规定,您的要求是无理的,所以我们不能支持。”刘淑霞的解释并不能打动老人。“姑姑,你平时不最愿意看包公断案吗?说老包为民做主,向理不向情,那些徇私枉法的官员一出来,你不也在骂他们吗?如果我通过我的职权让你打赢了这场官司,那不也成了徇私枉法的人吗?就和戏里你恨的那种人是一样的。”生动的说教,让老人有些不好意思,情绪和语气有所缓和。

       “输了官司,是因为我没有理,这个我认了,但你怎么不提前告诉我一声!”老人对这个自己看着长大却让自己颜面尽失的侄女总有些怨气。

       刘淑霞所做的这些事,也许她自己都不记得,但赢得了老百姓的心。

       前进村一位古稀老人曾给刘淑霞送来一个热宝,说:“姑娘,每次到你办公室总看到你的柜子里有许多胃药,大娘知道你是工作累的,大娘没什么好送你的,这个热宝给你暖暖胃,为人民多办几个案件吧!”

        还有什么比这更能温暖人心的呢?刘淑霞这个柔弱女子不觉潸然泪下。

       绥芬河市法院院长张庆利说,刘淑霞的可贵之处不在于她做出了多么惊天动地的业绩,而是在于她能十几年如一日坚持为民办事,为民解忧,为民造福。 

        像刘淑霞这样的女人也许活得不太精致,太过辛苦,但她带给我们的震撼和感动却是永久的。

       她就像绥芬河春季里漫山遍野的映山红,虽然普通,却映红了山野,映红了世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