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实践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2023-07-18 | 阅:  转:  |  分享 
  
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实践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体育作为高校的必修课程,具有德育功能,可以有效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当前大部分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首先针对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探究了德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渗透途径,以期更好地将德育教育渗透进高校体育教学,促进二者的融合发展。

德育,即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教育,德育教育对保证个体培养的正确方向、促进个人全面发展起主导性作用。当代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而且应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德育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日后面对各种不良诱惑能够有正确的辨别和抵制能力。高校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在各学科教学中引入德育教育已成为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相较于其他学科,体育教学具有独特的德育优势。1.问题的提出

(1)德育渗透研究是实施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2)德育渗透研究是学校发展的需要

(3)德育渗透研究是学生发展的需要(4)德育渗透研究是以体育课程目标为依据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提出这个课题的研究,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德育为先,致力于发展学生体能、增强体质;培养学生体育锻炼兴趣,养成良好的自觉锻炼习惯;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针对高职学生年龄阶段特点和心里水平情况,制定研究方案,达到符合与本层次学生的研究效果。2.课题界定“立德树人”的思想又来已久,最初,人们对它的解释

是分开的。在春秋时期《左传》中有:“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其中有“三立”,立德排首位,这足以显示出立德的重要性;而在《管子》中有对“树人”思想的记载:“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树人”有培养人才之意。从中可以看出,早在古代时期人们就已经意识到立德树人的重要性。而在现代大部分学者所说的“立德树人”,本人认为应该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来理解。“立德树人”即是要培养人才,即教育事业既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融入进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微观层面来看,即是把“立德树人”的内容给具体

化,更加注重“德”的渗透和作用。而体育教学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应当充分挖掘其中隐含的“德”的内容,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德育渗透”:余潮青认为:德育渗透是指教育者的意图通过载体对被教育者的一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它通过借助载体,建构氛围去感染、陶冶教育对象。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就是一种渲染过程,就是渗透。张云贵提出:所谓德育渗透,就是指德育工作不能流于空泛的说教,而要借助于科学的方法把德育内容和具体的科学知识糅合在一起,在讲授科学知识的同时,通过创设和利

用科学知识所具有的教育意义情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从学者们对德育渗透的概念中可以得出:德育渗透不能离开其他媒介而独立存在,它必须依靠载体、营造氛围来陶冶、引导教育目标。也就是说我们目前所理解的德育渗透大部分都是在学科教学中。学科教学是德育渗透的基本途径。德育渗透是德育进行实施的重要方法,德育是德育渗透的理论与学科基础。体育教学,它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发挥其育人作用。在当下的学校体育

教学过程中,已经从单纯的加强学生身体练习为主逐步向注重学生的思想和意志品质,完善人格的教育观转化。因此,

每位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当收集有关体育教学中的德育资源,引导合理的德育价值观到体育教学中来,充分把握时机,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3.国内外研究现状3.1国外研究现状西方国家开始注重德育渗透研究是在17世纪。美国现代著名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理论家杜威的教育理论在中国影响甚大,他认为:“余非不知智育、德育并重,不过,智育、德育实由运动养成。我觉得养成强健的身体,最善莫如游戏与运动”。从杜威的话中可看出体育与德育的密切关系。而

美国目前的体育教学模式也很符合杜威的理论。邵伟德在《美、德、日体育教学模式的特点分析与启示》中对美国体育教学模式特点有以下几点概括:(1)学生的地位居于教学的中心地位;(2)重视合作教学模式与策略;(3)注重学生之间的良性鼓励。从中不难看出美国当前的体育教学中很重视在其中渗透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目的。日本在1978年的《体育学习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应该将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结合起来,教师在教学指导上应让学生终身热爱体育运动,不仅要在锻体力、塑造人格及全面发展上下功夫,而且要让学生体会各种运动的乐趣。日本也

是当代最重视学校德育的国家之一,早在近代日本学校体制建立之初,称为“修身课”的德育课程便被定位于各科之首。

并在其第三次教育改革颁布的《教育基本法》强调了德育的首要地位,即把二战后学校培养目标“智德体”的排列顺序转变为“德智体”的顺序,认为现下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强学校的德育。3.2国内研究现状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有关“德育”研究的文章异常兴盛,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将国内现有“德育”研究总结如下:3.2.1德育在教学实践应用方面的研究3.2.2体育教学中的德育研究

经过中国知网的文献检索发现,以体育教学结合德育渗透的研究最早1987年,从2006年之后数量开始增加,2015年达到顶峰。有关体育教学德育方面的论文约有1千多篇,分析这些研究主要阐述了以下几个方面内容:3.2.2.1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教师优势、学科作用3.2.2.2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目的、任务、以及特点3.2.2.3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和方法3.3小结综上所述,有关在教学实践中德育的研究、体育教学中所渗透的道德教育和渗透道德教育的途径、方法、目的、任

务等方面的研究都比较全面,这些研究均为本文德育渗透的研究奠定基础。但是,从上述的研究来看,其中也存在问题和

不足之处。如:德育渗透是一个很宽泛的研究范畴,但也是急需改进和提高的研究范畴。目前很多关于研究体育教学中实施道德教育都是从微观角度进行研究,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基本对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都是研究德育的理论层面,而有关实践层面的研究很少,这也是本论文研究的一个特色与创新之处。研究本论文旨在从教师、学生角度出发来讨论高职体育课堂渗透德育的有效性,比较全面的探讨高职体育课中的德育渗透方式。学术意义上得以丰富教育研究中关于高职体育课的研究,并在实践上为有效指导高职体育课堂德育渗透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4.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当今和未来世界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对人才的要求除了具有渊博的学识外,还要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健壮的体魄、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高职学生毕业即将步入社会,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已逐渐形成,如何在这个阶段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是高职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没实施纲要》指出:“大众传媒、体育运动以及体育活动,对公民道德建设有着特殊

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一切体育运动只要以“运动、协调、气魄”作为其表现内容和表现方法,就必然会与道德产生千

丝万缕的联系,必然会直接或间接地传播着道德观念。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高职办学思路,努力探索学校德育的思路、途径、方法。将德育教育有机渗透到体育教学中还存在着方法手段、实施途径等诸多问题。因此,在体育教育中如何有机渗透德育教育,已成体育课程改革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二)课题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1.课题理论依据1.1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近年来,国家重视德育工作的呼声越来越高。2005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中也提出“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2012年,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重要的是坚持德育为先,要把德育渗透在教育的全过程中。2014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必价值观进一步加强大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该意见中提出要“切实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进一步强调大中小学德育的实效性”。现在把“立德树人”首次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不仅强化了“坚持育人为本,德育

为先”的教育理念,并且还明确指出未来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从这一系列的文件都说明了德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的重

要性。1.2学校体育教学是渗透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体育教学中道德教育的实施不仅是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客观需要,还是更新体育教学观念的主观需求。“德”是做人的根本,教育就是要紧紧抓住这个根本,按照教育的规律来实施道德教育工作,这就要求在学校体育中要真正把德育放在首位。1.3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对德育作了重要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明确指出:高职教育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如何充分利用高职体育教学的特点,有意识的将德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不断培养和锻炼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值得广大高职体育教师和体育科研工作者深入研究,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价值。2.研究目标本研究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从立德树人的视角出发,通过对高职体育教学选项课中德育渗透的情况进行观察、统计分析,进而寻求目前高职体育课中德育渗透的方式和内容,并将典型案例进行总结和探讨,作为以后学校体

育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的一个借鉴。另一方面,从研究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的情况,找出其中还存在的问题,

为进一步优化高职体育课堂中渗透道德教育提出合理性建议,为一线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渗透道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3.研究内容本研究围绕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工作,探索德育的渗透教育,改善体育教学环境、活动过程,着重研究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的情况下,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感,道德能力和审美观,良好的合作意识、探索精神、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具体研究的问题是:

(1)在常规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注重教师素养的潜移默化,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观念。(2)结合体育教材中的规则和裁判,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3)借助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体育比赛活动中渗透德育工作。(4)通过在实际的教学中进行反复研究,不断对比,解决具体问题,挖掘体育教学内容中的德育资源,最后加以总结。4.研究假设与创新之处

(1)研究学校体育各项活动与德育之间最紧密的切入点。结合各项目特点,制定出具体的目标。研究主要从以下

五个领域进行:体育兴趣与锻炼习惯、主体地位与自觉态度、意志品质、合作精神与适应能力、常规纪律与集体荣誉。结合体育教学内容确定德育渗透点,例如:体育游戏的教学内容,重在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认真上课、自觉遵守课堂常规的良好习惯。(2)研究确定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结合体育教学特点,针对德育渗透的具体内容选择具体的体育锻炼项目和教学方法。例如游戏、比赛、个别辅导等。(3)个案研究。针对体育教学中个别学生表现出来的具有典型性的德育案例,确定具体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

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案跟踪研究。(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思路、实施步骤1.研究思路将德育渗透体现在教学设计和活动过程中,通过行动研究,改善体育教学环境、活动过程,形成比较系统的德育渗透于体育教育的教学经验和理性认识。2.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指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通过行动与研究的结合,创造性地应用教育理论去研究与解决不断变化的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及自身专业化

水平的一种研究活动。其研究程序为:问题—设计—行动—反思—问题—设计—行动—反思… …

文献资料法:运用文献研究法收集、整理和应用现今国内外与课题相关的先进教育教学理论,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为课题提供充实可靠的理论依据。个案研究法:针对典型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个体跟踪方案进行研究的方法。经验总结法:最后阶段以经验总结的形式进行研究成果的综述。3.技术思路课题研究中,我们将认真学习先进的办学理念,学习国内外先进理论和经验,努力探索适应我院体育教学中德育渗

透相适应的思路。在实验中认真做好课题实施方案和每阶段实验计划,定期检查实验情况,边实验边总结。不断探索和改进实验方法。4.实施步骤第一阶段:准备阶段(xx年6月— xx年8月)成立课题组,确定研究内容,完成课题申报评审书,设计方案,对课题进行开题论证。第二阶段:实施阶段(xx年9月— xx年3月)(1)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课题研究。(2)制订本课题研究工作方案。

(3)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教育做好记录、分析。

(4)及时对体育教学进行研讨和反思。第三阶段:结题阶段(xx年4月— xx年9月)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结题报告,对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形成成果集和研究报告,积极做好本课题研究成果展示,接受校级和省级相关部门的结题验收。课题如何做参考思路:研究计划教育研究项目,又称教育研究项目,是如何开展研究的具体思路,它初步规定了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步骤。项目研究方案能够保证整个项目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

进行,研究方案的水平是一个项目质量和研究人员研究水平的重要体现。这是科研管理部门是否批准立项的关键,也是科研管理部门开展项目中期审查鉴定的重要依据。二、研究方案的基本内容教育研究项目种类繁多,研究方法和研究方案各不相同,但结构相似。写研究项目基本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作为项目计划,首先要阐述项目研究的背景和要达到的研究目的,回答“为什么要进行研究”的问题。在方案中,研究项目的背景通常用“提出项目”或“项目背景”来说明,

主要介绍研究项目的目的和意义,即为什么要研究,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从实际需要出发进行探讨,指出现实中存

在这个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以及这个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效果,进而写出这个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更具体、更有针对性,不要乱喊口号。(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有必要说明在课题范围内是否有研究,研究了哪些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这些成就所表达的观点是否一致?如果有区别,它们的区别是什么?缺点是什么,发展方向是什么。对这些内容的分析,一方面可以论证本研究的地位和价值,另一方面也说明研究者对本研究是否有很好的把握,是否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因为我们在进行科学研究的时候,一定要

对某个问题的研究现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三)研究的理论基础我们老师现在做的课题研究,基本上都是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这就要求我们的研究必须要有一些基本的理论基础,才能保证研究的科学性。比如要对活动课进行实验研究,就必须以课程理论、学习心理学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作为研究性实验的理论基础。开展教育模式创新的实验研究,必须以教学理论和教育实验理论为理论基础。(四)研究对象和范围教育研究总是指向某些对象。这些对象往往是人、由人

组成的群体、组织及其行为和特征。因为人,人的行为和特征是极其复杂的,所以必须明确定义,以免不同的人从不同

的角度理解造成混乱。三、研究内容研究内容是研究方案的主体,回答了哪些问题,研究了问题的哪些方面。它进一步将该课题提出的研究问题细化为几个小问题。研究内容的多寡与学科的大小有关,学科越大,内容越多。但是很多老师在确定研究内容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很具体。所写的研究内容非常笼统模糊,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作为研究内容,对整个研究非常不利。所以要学会分解提炼主题,一点一点去做。(五)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主要指教育研究方法,回答如何学习的问题。教育研究的方法有很多,包括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比较研究、行动研究、经验总结等等,但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两类。一类是收集研究数据资料的方法,如调查法、观察法、测量法、文献法等。这些方法旨在获得对象的客观资料,而不给予对象任何影响。另一类方法是旨在改变和影响变量的方法,如实验法、行动研究法。这些方法是要通过施加某些干预而获得某些期望的结果。有一些研究可能采用单一的研究方法,有的研究则可能采用多种方法。例如采用实验法或

行动研究法,也必然要采用第一类的数据资料收集方法,以了解实验的最终结果如何。

(六)研究的步骤课题研究的步骤,也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要达到什么要求,用多少时间,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它使得研究者一开始就心中有数,在实施研究中一环接一环、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从而保证研究能按预定要求如期完成。步骤基本上包括方案准备阶段;方案实施阶段;专家论证评价,总结验收和结题三个阶段。(七)研究的预期成果形式

成果形式指最后的研究结果以什么形式出现。教育研究成果可以有研究论文和报告,专著和教材,教具和教学仪器,教学软件(包括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研究周期较长的课题,还应该分别有阶段成果和最终成果。阶段成果可以按学期列出。课题不同,研究成果的内容、形式也不一样,但不管形式是什么,课题研究必须有成果,否则,就是这个课题就没有完成。(八)课题组成员及其分工课题组成员要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而确定。课题组成员并不是越多越好。课题组的成员必须都承担课题研究的某一

方面任务。不应有光挂名不干事者。课题组各成员承担的任务的性质应与承担者的学识、能力相适合。计划中要把课题

组负责人、成员的名单、分工写出。必要时,还应把各人的专业、能力特长,曾有的研究经历和成果列出,以便课题管理者对课题组的研究力量有所了解。(九)经费预算与设备条件要求经费与设备是开展教育科研的物质条件。不同的研究所要求的条件是不同的。经费的支出主要包括:1、资料费:购买、检索或复印文献资料;2、印刷费:印刷问卷调查材料、成果材料;3、旅差费:外出调查;4、会议费:组织或参加研讨会、课题论证会;5、设备费:购置研究所需的设备、器材,如电脑等。作为小课题一般可以不写这部分内容,

因为所需经费不多,学校一般多能答应实报实销。但确需添加设备的课题和某些大课题的研究。在方案中要把开支的项目、用途和金额—一列出、所列的项目应是研究所必需的,要本着少花钱办大事的原则,实事求是地谋划。

献花(0)
+1
(本文系燕虞昊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