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横刀立马,两次遇刺事件,每一次想想都感觉后怕

 东方文捷 2023-07-18 发布于天津

 

如果是说在中国的近代历史上,有谁能够被称为真正的军神,或许许多人都会有着不同的看法,可是有一个人却是怎样也绕不过去的人选,他就是被毛主席亲自写诗夸赞的“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的彭德怀元帅。

彭老总早在1928年就加入了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并且于当年和黄公略,滕代远等人一起发动并领导了平江起义,还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此后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彭老总指挥了无数次的大小战役,历经了“反围剿”战、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建国后的抗美援朝战争,几乎是打遍了全场,亲历了为了新中国建立的几乎每一场艰难的战斗。

然而,在彭德怀元帅的军事生涯在,也有过危险与困境,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或许正是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历经了重重的考验和磨难,才最终百炼成钢,使得彭德怀元帅在战争中得以不断地成长和进步,最终一步步的走向了统帅三军、兵锋所指、望风披靡的罕有敌手的军事指挥境界。

平江起义走上革命道路

1927年5月21日,国民党的反动军官许克祥在长沙发动了剿灭共产党人的“马日事变”,捣毁了“湖南总工会”、“农民讲习所”以及“农民协会”等一大批进步组织和革命团体,残忍的杀害了一百多名共产党员以及国民党左派人员和爱国进步的农民,使得湖南的革命形势急转直下。

在这次事件的影响下,在白色恐怖的阴影笼罩下。湖南平江县于第二年3月就发动了声势浩大的“三月扑城”事件,整个平江县二十多万农民趁着县城敌人力量比较薄弱的时机,浩浩荡荡的奔赴县城,和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三月扑城”直接导致了平江起义的发生。

在“三月扑城”事件之后,国民党在湖南的陆军第五师于6月被派往平江进行压制和“灭火”,然而,令敌人万万没想到的是,该师一团的团长彭德怀已经秘密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可想而知,国民党军队的这次行动将会彻底失败。

7月22日,彭德怀和时任湘鄂赣边特委书记滕代远以及黄公略等人领导并发动了平江起义,打响了彭德怀元帅革命道路的第一枪。

据平江起义纪念馆管理处的李醒狮副主任介绍说:“只用一个半小时,就解除了反动军警2000多人的武装,活捉了县长刘作柱等反动分子200多人,救出了监狱里上千名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随后在7月24日这天,宣布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以及平江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红五军的军长就是彭德怀元帅,而滕代远则是党军代表,邓萍为参谋长。同年的11月,彭德怀、滕代远等人率领红五军前往井冈山与毛主席、朱德领导的红四军胜利会师,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

平江起义对于中国共产党和彭德怀本人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价值,这次起义是在中国革命遭到严重挫折的关键时刻,在大革命时期的低沉时刻,在白色恐怖的危险时刻,由共产党人主动发动的武装暴动。而对于彭德怀元帅来说,平江是其走上革命道路的第一站,从平江起义开始,他就从一个地方军阀的旧军官一跃而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武装力量的领导人,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开始了其传奇而辉煌的军事生涯。

平江起义之后,7月29日彭德怀就率部撤出了平江县城,转往江西的修水、铜鼓等地,而且由于起义成功,也引起了国民党的注意,这段时间也遭到了国民党军的重兵围剿。

8月,国民党军派了多达10个师对红五军进行围追堵截,这段时间部队连续的作战和转场,导致了有些意志不坚定的人思想浮动,而且部队减员严重,军心十分不稳。为了提振士气,彭德怀经常对将士们进行集中训话和鼓励。

在那段艰难的时期里,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举旗起义,是为了革命。干革命就不能怕流血牺牲。就是剩下我一个人,也要举着红旗爬山越岭干到底!”

然而,正是在这段时期里,彭德怀在一次讲话的过程中遭到了有生以来的第一次险情,这次的意外事故也几乎差点导致了彭德怀元帅的牺牲,其后果不堪设想。

彭德怀在平江起义成功之后惊险遇刺

8月的一天,在白沙这个地方,彭德怀元帅像往常一样集合队伍站在前面进行讲话,就在其侃侃而谈革命的理想和光明的前景的时候,从下面的突然窜出来一个人影,在彭德怀元帅还没有来得及反应的时候就迅速的抢走了他的配枪,打开保险,对准彭老总就准备开枪射击。

这一切的发生太过于迅速,以至于人们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面对这样的突发事件,大家的头脑一时间犹如僵住一般失去了思考,难以置信眼前的场景。就在这电光火石的一瞬间,站在队伍最前面的李聚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了出来,一个俯冲就扑了上去,直接将这个抢彭老总配枪的人按在地上,使其不得动弹。

然而,开枪毕竟只是一瞬间的事情,这个丧心病狂的抢夺配枪的士兵在和李聚奎的交锋中还是“砰”的一声就将子弹射了出去,值得庆幸的是,由于李聚奎的干扰和阻拦,子弹并没有击中彭老总,而是打在了其站着的土堆下面。

也多亏了彭老总为了使战士们都能听得见,而特意站在了土堆的高处,才硬生生地躲开了这次劫难,否则彭老总一旦有恙,不知对中国革命将会造成怎样的损失。也无法想象,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没有彭德怀元帅指挥的抗美援朝战争能否同样取得辉煌和胜利。

或许有人会不屑,认为个人的力量不足以对历史产生太大的影响,然而对于真实的历史人物和史事来说,一个人在关键时刻做的事情往往会改变历史的走向,历史虽然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不可否认的是,那些不世出的强者同样也在改写着历史。

就在李聚奎控制住行凶的叛徒之后,第三大队的大队长高云桥也迅速的冲了上来,没有丝毫犹豫地抬起枪就对准了此人,一枪直接结果了他的性命。

整个过程虽然短暂,但也是凶险万分,所有人都惊恐不安,战士们乱作一团,然而彭德怀元帅临危不惧,泰山压顶也面不改色,一直站在台上连动都没有动一下,淡定而轻蔑的看着这一切,似乎危险是别人的,和他无关一样。

很快,将士们就搞清楚了这个行凶者到底是谁,原来这个对彭德怀行凶的人并不是一名普通的战士,他竟然是前第一团的团长雷振辉。

平江起义成功之后,革命形势依然是一片严峻。部队也在这时候进行了一次整编,前面说过,彭德怀在起义之前是国民党湖南陆军独立第五师第一团的团长,这本来就是国民党的队伍,而他起义的班底也是以第一团为主。

起义成功之后,彭德怀一团下辖的三个营开始扩编,其第一团的一、二、三营就此扩编为红军第十三师的一、四、七团,还包括了特务连、重机枪连以及迫击炮连等几支重要的连队,该师的师长自然就是彭德怀本人了。

按道理,队伍扩编了,之前的旧军官也都升迁了一级,营长变为团长,这些也应该会比较踏实的为革命做贡献,可是事实并没有那样简单。这支旧部队的成分太复杂了,几乎是来者不拒,兵源很乱,土匪、山贼、兵油子充斥其中,这让纯粹的革命队伍变得污浊不堪。

队伍扩编之后,雷振辉很受彭老总的重视,他出任红十三师第一团的团长,这是一个极为关键的位置。稍微了解军史的朋友可能会知道,一般编号为一团或者一营的部队往往都是主力,是深得长官仪仗和能够在艰难时期打开局面的重要队伍。

大家十分熟悉的经典抗日剧《亮剑》里面就有这样的描述,无论是李云龙率领的八路军独立团也好,还是楚云飞指挥的晋绥军三五八团也罢,他们的一营都是装备最好、人数最多,能打恶仗的主力部队,深受团长的信赖,是关键时刻能够不掉链子的绝对主力。

楚云飞的三五八团本就是一个加强团,全团有近五千人,可是一营就有两千多人,几乎赶得上扩编之前的李云龙的两个团的兵力,可见楚团长对一营的器重。而且这一营部队敢于和数倍于己的皇协军作战,其战斗力也无疑十分强悍。

雷振辉当了一团团长之后,如果能够收住性子,踏实的跟着彭老总继续革命,如果没有在战争中牺牲的话,最少也是一个开国中将的人物。要知道救下彭老总的李聚奎就是开国上将,而此时的李聚奎连团长都还不是。

除了第一团之外,第四团的团长是陈鹏飞,此人也受不了部队的艰苦,闹着要回家。对于这样的意志薄弱者,彭老总根本连挽留都不挽留,随他去了。第七团也就是李聚奎将军所在的这个团,团长是黄纯一,此人出自黄埔军校的高级班,只可惜没多久就在战争中牺牲了,时年不过才二十三岁,令人无比惋惜。

由于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部队的损失十分大,战士们的牺牲也较为严重,再加上革命初期环境十分恶劣,许多意志薄弱的人要么离开了革命队伍,要么就干脆叛变投敌了。

而在这个时候,彭德怀为了顺应形势,又将其下辖的团改编为五个大队,雷振辉就从一名团长变成了第四队的大队长,这让本就对革命日渐不满的雷振辉更加的恼怒。他感到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冲击,根本没有想过革命是为了什么,眼中只有官职大小和权力。

这样的人又怎么能够干好革命呢?心中愤懑不满的雷振辉发现了同样心存不满、革命意志不坚的第一大队的大队长李玉华,两人蛇鼠一窝,私底下里互相勾连,想要率部投敌,背叛革命。两人一有时间就悄悄地聚在一起筹划着阴谋诡计。

最终,李玉华先行一步,他假传彭德怀的军令,召集队伍以上山打民团的理由带走了部下,叛变投敌了,不过最终跟着他走的也只有他的十几个心腹,大部分的战士仍然坚定的站在革命的一边。

由于那段时间李玉华和雷振辉经常勾结在一起,李玉华的事迹败露之后,彭德怀立即将雷振辉控制了起来,并且下了他的枪,将其关了禁闭,令其深刻反思。然而,雷振辉根本不知道反思,他对彭老总怀恨在心,企图阴谋报复。

所以也就有了彭老总在集合战士们讲话的过程中,雷振辉铤而走险,抢夺了彭德怀的配枪并向其射击的惊险一幕。他认为,只要自己行刺了彭德怀,造成了革命队伍的紊乱,他或许还能趁乱逃离出去。

然而,他的阴谋注定不能达成,就在他抢夺配枪的同时,李聚奎将军冲了出来,将其扑倒,最终化险为夷。知道建国之后,彭德怀元帅还经常会跟人提起这一早期的危险经历,并说如果没有李聚奎的神勇和敏捷,他或许早就没了,哪里还有未来的共和国元帅。李聚奎每次听说之后,都只是淡然一笑,他自己从来不提这件事,也绝不居功自傲。

彭德怀元帅戎马一生,几乎是大半辈子都在战争中度过的,一生遇到的险情何止一次两次,可是无论怎样的危险都没有使他屈服,反而更加坚定了他的革命意志和信念。

彭老总从来不会动摇革命的决心,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干革命,就不能三心二意,不能退缩。就是要一路走到底!”

刺杀彭德怀的“C号作战计划”

1940年,在彭德怀和左权等八路军首长的指挥下,我英勇的八路军将士在华北地区发动了一次规模庞大的、持续时间较长的战役,这便是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的百团大战。在这场战役中,我八路军共出动了多达105个团的兵力,沉重的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也在敌后配合了国民党的正面战场,极大的振奋了个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热情和信心。

这次战役之后,日军重新审视了八路军的抗战力量,开始疯狂地对我八路军进行扫荡和围剿,甚至一度威胁到八路军总部的安全。在这段时间里,八路军的压力比较大,彭德怀也感受到了日军的一丝不寻常。彭德怀在1941年的下半年,还多次提到日军在秘密调集部队,可能有着更大的阴谋,提醒大家做好准备,以应对日军的疯狂反扑。

这段时间,战争双方都在调兵遣将,试图给对方以沉重的一击。日军的动作主要体现在最高长官的更替,1941年4月,冈村宁次被授予了大将军衔,并且被天皇钦点为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总司令。

冈村宁次是一个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熟悉的悍将,他还在长沙会战中和国民党的名将薛岳有过交手,是一个十分狡猾的对手。并且,冈村宁次是从旅团、师团长的指挥官位置上提拔上来的,作战经验十分丰富,是一个决不可轻视的军事人才。

冈村宁次来到华北的主要任务就是尽可能地消灭此地的八路军,他本人已经在华多年,是一个精通中国地理和文化的中国通,为了实现其战略目的,冈村宁次一到任就调阅了关于八路军相关首长的资料,尤其是彭德怀的详细资料。

冈村宁次并不轻敌,他重视每一个对手,经过他的仔细研究,他认为彭德怀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山地战专家,特别善于山地作战,而且指挥战术灵活多变。为此,他还多次前往山西的太原和长治进行实地考察,和第1军司令长官岩松义雄密谋,制定了五份作战计划。

然而,这五分作战计划又都被冈村宁次接连推翻,其中第五份作战计划极为大胆,计划以20万日军闪击延安,妄图直接消灭中央机关。冈村宁次认为这项计划并不现实,而且操作起来难度太大,更何况陕西山多道路崎岖,不利于行军,便否决了该项计划。

不过,冈村宁次认为八路军总部及其指挥的八路军对于日军来说是一个绝对的威胁,为了实现他到华北之后的战略目的,他必须对八路军总部进行打击,进而削弱八路军的主力力量。为此,冈村宁次制定了一次暗杀彭德怀的绝密计划,这也是鲜为人知的“C号作战计划”。

冈村宁次丧心病狂,企图以“斩首战”的方式毕其功于一役直接消灭八路军的二号首长和实际指挥官,进而趁乱打击八路军总部,实现其战略目的。这项“C号作战计划”极为隐秘,知道的人也十分少,在1945年日本印制的内部报纸中披露了此事。

该计划的目标只有一个,启用潜伏在太行山八路军总部的日军特工成立“益子挺进队”,并且化妆成八路军,寻找八路军的总部,并同时派出大量的联队、和日军41师团总共三万多人围剿八路军总部,不惜代价的刺杀彭德怀。直接执行并指挥该项计划的是日军中将岩松义雄。

警卫员被女特务诱骗预刺杀彭老总

为了配合该计划,从4月10日开始,冈村宁次就散布假消息,并且声东击西,迷惑了八路军的判断。先是扫荡了冀东,接着又扫荡了冀南。此时的彭老总也感到了不同寻常,敌人的动作开始具有迷惑性,八路军总部受到威胁。

由于主力部队外移,此时的八路军总部几乎没有什么部队,彭老总的安全很受威胁,虽然有一个警卫营,但这个营也根本没有一个营的兵力,而且许多警卫营的战士还肩负着后勤保卫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毛主席和朱老总十分担心八路军总部的安全,多次去电希望彭德怀回到延安,避敌锋芒,但是彭德怀拒绝了延安的安排,坚持留在太行山领导八路军和日军作战。

执行“C计划”的岩松义雄从日军36师团的两个联队挑选士兵,组成了两支刺杀队,这便是“益子挺进队”,因为其中一个队长是益子重雄,而另一支挺进队的队长是大川桃吉,每队各一百人左右。

关于“益子挺进队”还有一个比较有趣的小插曲,这两支小队一开始并不是叫这个名字,而是叫做“挺进杀人队”,只不过冈村宁次认为这个名字过于血腥和难听,便以其中一支小队的队长重新命名了两支队伍。

在挺进队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他们除了搜集情报和暗杀之外,还会秘密抓捕一些青年学生和女青年,威逼利诱,用重金收买,使这些人为他们工作,培养了一批特务,打入到了我八路军内部。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彭德怀遭遇了一次罕见的险情。

在日军围剿彭德怀的艰难日子里,作为八路军的二号首长和战场实际指挥官,彭老总的一个警卫员小王在某一天突然被人发现其被枪击中了太阳穴而死亡。保卫彭老总的警卫员离奇死亡,这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保卫部的干部们十分的紧张,以为是特务渗透进来了。

可随后的侦察却发现,警卫员小王是自己开枪自杀的,这就匪夷所思了。经过侦查部门的重重追踪,终于发现了蛛丝马迹,原来始作俑者是小王的恋人村民小梅。小梅本来是山西某地农村的一个村民,在日军扫荡之后被特高课看中,用重金收买并加以培训,成为了一名特务。

为了配合冈村宁次的“C号作战计划”,小梅被日军命令用任何方法去接近彭老总的警卫员,小王就是在这样的阴谋中被小梅所迷惑,中了这个狠毒的“美人计”。得逞之后的小梅逼迫警卫员小王寻机杀死彭德怀。

作为彭老总的警卫员,小王如果心生歹念,那么彭老总很可能就会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小王枪杀,以至于“亲者痛而仇者快”,使冈村宁次的阴谋得逞。幸运的是,小王最终守住了底线,他被彭老总的人格魅力所深深折服,宁愿开枪自杀也没有对彭德怀下手。这不能不说是彭老总的又一次的幸运和中国革命的幸运。

查明真相之后,保卫部立即逮捕并枪毙了小梅这个愚昧无知而又极其蠢笨的女人。

彭德怀元帅一生戎马,经历了大小战役无数,然而又多次历经艰难险阻,然而,无论形势多么危急,前途多么渺茫,彭老总从未放弃过努力,始终坚持革命必将胜利的信念,最终成为了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是真正的军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