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撰写医学论文的过程中,规范格式要求,按部就班地编写内容,掌握写作技巧。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是论文能否高质量完成的关键。而小编发现很多同学对于医学类论文写作技巧的掌握和运用普遍不够好,从而导致写出的论文质量偏低。为此,小编特写这篇文章,来帮助大家完成医学类论文写作。 一、选题的确定 1.善于发现差距 (1)在临床实践中未引起人们重视的课题或问题; (2)学术研究中的焦点问题,争论不休、僵持不下的问题; (3)已发表论文但尚未明确但值得探讨的问题。 2.善于建立相应的选题 医学论文的选题,一方面来源于临床实践,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别人的选题来借鉴。借鉴别人的选题容易产生灵感,升华自己的想法,启迪思维走捷径。这种选题容易成功,少走弯路,也少花时间。先做读者,再做作家。 ![]()
二、材料准备 首先是围绕问题收集数据和研究数据。虽然在进行课题研究或临床观察前已经收集并分析了相关数据和学术动态,但在撰写科研论文时仍需查阅大量相关文献,作为掌握的依据。文献的补充。 收集资料的目的是开拓思路,为撰写论文提供理论依据。因此,在搜集资料时,根据论文的需要,对与科研课题密切相关、需要引用的资料制作卡片,注明出处、作者、题名、刊名、卷、期、页码数字、年份等,一个都不能漏。 三、立意构思 构思是对整篇文章的排版、顺序、层次、段落、内容、观点、材料以及如何开始和结束的思考。构思是写文章必不可少的准备过程。构思时,文章的主题中心要明确,用于表达。材料要充分、典型、新颖,结构要严谨、环环相扣。只有专注于立意,才能思路顺畅,才能写出大纲和文章。 四、拟定大纲 在写论文之前,要拟定一个提纲作为全文的骨架,这样才能形成结构,理清思路。拟定提纲,一方面可以帮助作者着眼大局,明确层次和重点,使文章写得合理、结构严谨。另一方面,通过提纲,把作者的想法和意见固定在文字上,做到目标明确,主次分明。随着思维的进一步深入,会发现新问题、新方法、新观点,使原有的概念得到修正和补充。 五、写草稿 写草稿就是把要写的内容按照大纲顺序串联起来,对实验数据和材料进行分类分析。它是对论文内容和形式进行再创造的过程,也是论文写作最重要的阶段。全文完成后,需要进行前后对比,确保全文风格一致、层次清晰、衔接紧密。这种写法最好每次都能完成一个完整的部分。 六、修改 修改是论文写作中必不可少的工作。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经验的作家,在完成初稿后,都必须经过一些审查、推敲和修改,才能定稿。修改是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初稿内容,进一步加工和润色文本,进一步修正观点。 修改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文章标题是否一致;论点是否清楚;证据是否充分;论证是否严谨;布局是否合理;结论是否科学、客观;论文写作规范或稿件要求;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是否有错别字等。有时,由于作者自身思维的局限,可能对文章中的某些问题理解不够,或者对初稿的偏爱,难以对稿件进行适当的增删改一阵子。为保证质量,需要请专家修改或提出意见,使文章质量更高。 |
|
来自: SCI期刊发表网 > 《SCI论文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