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动驾驶汽车真的比人驾驶汽车更安全吗?

 十一号组织 2023-07-18 发布于上海

正方观点:“创造出零死亡事故和零拥堵的交通体系”

这是自动驾驶终局最深入人心的形象,这是各种年会业内大佬最愿提起的愿景,这是企业宣传文章中最高频的词汇。

在这样的宣传造势下,大部分人认同了更加智能的自动驾驶汽车,可以解决因驾驶员注意力不集中、疲劳、路怒症等引发的不友善加塞现象;认同了更守规矩,不会闯红灯,也不会随意变道的自动驾驶汽车,可以减少因交通事故而导致的拥堵。

但细究起来发现,支撑这种形象和愿景的理论研究却没想象的那么多,下文例举一二。

2017年5月,伊利诺伊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自动驾驶汽车可以减少交通拥堵。在拥挤的城区地区,即使只有一辆自动驾驶汽车也可以减少交通量。其首席研究员Daniel B. Work发现,如果让道路上5%的车辆自动行驶,就可以避免由人为错误造成的交通拥堵。

2018年6月,数学专家Benjamin Seibold去年对复杂交通状况的数据模拟也支持这一观点,结果发现:即便车流中只增加很少的自动驾驶汽车,也能通过调节自身的行驶速度,避免整个车流陷入拥堵的情况。设置在一条车道上,只要有2%的自动驾驶汽车,就能减少50%的“幽灵堵塞”现象(通常是马路上有大量车辆行驶的情况下,某一司机突然刹车,造成瞬间的拥堵)。

反方观点:近期解决不了交通拥堵的难题、远期还须继续要求

2018年6月,世界经济论坛和波士顿咨询集团这两个组织公布的一份报告指出:未来十年,随着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城市中心的交通拥堵现象不会减少,反而会加剧,人们在城市中心的出行时间也随之增加。

支撑这个结论的一个核心观点是:Robotaxi大规模落地后,其服务价格将大幅下降。较低的价格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特别是那些使用公共交通的消费者。这将导致城市中心区地面车辆增加,闲置车辆也同步增多,这些都是交通拥堵的潜在隐患。 

报告援引部分受访者观点:如果是相同的价格或只是稍微多一些,换来的是我不必走到车站,不必担心是否带伞等情况,为什么不选择无人驾驶车?报告的作者之一Augustin Wegscheider说:价格的下降为何会导致城市中心区的拥堵增加5.5个百分点?。

报告最后也给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一条途径:“自动驾驶汽车减少交通拥堵区域交通的唯一方法就是乘客愿意与陌生人共享。”

2019年5月,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教授Adam Millard-Ball在《交通政策杂志》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自动驾驶汽车将进一步大幅增加交通流量。

Millard-Bal认为:随着驾驶员的双手被越来越多的自动驾驶汽车解放,汽车将为成为人们休息、娱乐、工作的空间。汽车行驶的里程因此可能会变得更长,街上的汽车数量也可能会呈指数级增长。

Millard-Bal同时也给出了解决上述背景下解决交通拥堵的一个观点:对自动驾驶汽车实行“拥堵动态定价”。“拥堵动态定价”是指在高峰时段对行驶在市中心或指定拥堵区域的车辆按时间段的不同收取不同的拥堵费用,从本质上讲,道路越拥挤,收取的费用就越高。

“拥堵动态定价”在有人驾驶车辆上试验表明:拥堵率将降低了25%,平均行驶速度提高了30%。基于无人驾驶车辆上的试验,可能还要等到无人驾驶汽车大规模落地后了。

2022年3月6号,世界首富Elon Musk又给这个争论浇上了一盆热油,其在推特上说:"自动驾驶汽车将把交通拥堵放大到疯狂的程度”。首富的观点是:自动驾驶一来让人们不再会感到自己开车的痛苦,二来降低人类开车出行的门槛,这会让汽车保有量在自动驾驶普及初期激增,从而导致交通拥堵更加严重。但是长期来看,首富也说不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