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说郾城区的来历

 让快乐伴你一生 2023-07-18 发布于山东

       据明《嘉靖许州志》:郾城县本古郾子国,故名。夏初因皋陶治苗有功,封皋陶之后于郾,即古郾子国。

       西汉置郾县,隋开皇五年(585年)改郾城县。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召陵入郾城县,属豫州(763年改为蔡州)。至此召陵不再独立为县。玄宗开元十年(722年)五月 汝水漂溺数千家。次年县治自落溵水(今沙河)南移溵水北,即今县址。宪宗元和九年(814年)九月 淮西叛军吴元济割蔡州。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976至984年)尉氏县契宗大师巡游郾城。高宗绍兴十年(1140年)七月先后于城北王店、五里店(今三周乡五里岗村)、小商桥等地,在破金兀术。迫使金兵退保汴京,岳飞追至朱仙镇。元世祖至元十十七年(1290年)在县城东南干河陈处,断汝南流,东汇溵水(即沙河),后入颍。清世宗顺治二年(1645年)内大臣和洛辉与河南巡抚罗绣锦,统兵过郾城赴西平,破左良玉之副将刘洪起余部.郾城从此为清军占领。高宗乾隆十七年(1752年)创建景文书院于文庙西侧(今郾城师范校址)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三月 动工兴建京汉铁路郾城车站(今漯河车站),于次年十二月建成。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四月一日全线通车。郾城站开始启用。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许慎祠堂改为堂。

       民国十六年(1927年)2月,正式组建中共郾城县委员会。1949年10月16日 郾城漯河分设,恢复原漯河市建制。2004年12月27日漯河市区划把郾城一分为三,正式命名为郾城区。

南阁祭酒祠也称许慎祭酒祠,位于郾城古城内东北隅。公元83年,许慎举孝廉,入京为南阁祭酒,因此,后人为纪念许慎而建的祠堂称南阁祭酒祠。该祠原占地三亩三分,坐北朝南,建大门三间,过厅五间,享堂五间,东西廊坊各三间,均为凤阁出厦。大门上挂"许南阁祠"横匾,门内有影壁,门外有石桥,即"一步三孔桥"。八角琉璃井又名古龙井、神井蟠龙,位于郾城县城东关,今漯河制药厂院内。该井1米见方,不论是旱天还是雨季,这眼井里的水总是离井口1米左右,并且清澈可鉴。井水水位不变、水质清澈的原因据说是它与离此两千米的城南沙河相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