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伍江 周鸣浩 | 城市有机更新简论

 游客y3pzs2uxy4 2023-07-18 发布于北京

全文刊登于《当代建筑》2023年第6期 p26-29

作者简介


伍 江 | Wu Jiang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长聘教授,同济大学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国际)研究院院长,上海城市更新及其空间优化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

周鸣浩 | Zhou Minghao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同济大学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国际)研究院执行副院长

摘要:中国城市发展正从粗放式增量扩张向精细化内涵提升转型,而这一转型需要构建涵盖“上、下”“左、右”“前、后”“软、硬”全维闭环的有机更新发展体系。针对当前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存在的结构系统离散化、控制引导指标化和思维逻辑工程化等问题,本文总结并提出城市有机更新在空间、时间和韧性三个方面的特质,并将“敏感区”作为城市有机更新实践探索的关键切入点。

关键词:发展转型;城市有机更新;敏感区

在线阅读

城市是鲜活的生命体,城市更新则是生命体不断新陈代谢与迭代进化的过程。生命体只有在特殊时期才需要接受手术治疗,一般情况下都处于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的常规状态,即细胞层面的新陈代谢。同样,城市发展中以大规模、快速、大拆大建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城市更新模式并非常态。[1]常态化的城市更新大多是小规模、渐进式的城市存量更新。[2]

我国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8%增至2012年的52.57%(与当时的世界平均水平相当),城镇人口数量从1.7亿增长到7.22亿,中国城市用短短30 多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近百年走过的道路。超常规的高速城镇化催生出以“大拆大建”为主要方式的粗放型城市增量更新模式。这种更新模式在短期内解决了基础设施不足、居住空间短缺等问题,但也对城市环境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如尺度非人化、风貌同质化、文化遗产骤减、环境污染加剧、资源消耗猛增及土地资源紧张等。[3]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反思既有城市发展模式所带来的问题,思考如何应对常态化城市存量更新的新要求。[4-5]国家自2013年开始,陆续发布了一系列与城市更新有关的政策文件,而以拉动经济、促进消费和惠及民生为总体目标的新型城市更新则成为政策关注的焦点。城市更新目标逐渐从“旧改”“棚改”“双修”“老旧小区改造”等指向性很强的具体工作,转为更加系统、综合的城市更新对象体系[5];城市更新模式也从“大拆大建”走向“有机更新”。在此背景下,本文从体系、特征和实践三个层面出发,对“城市有机更新”的新理念和新思路进行初步研讨。

1 构建“全维闭环”的城市有机更新体系

与单维的传统增量型城市更新模式相比,城市有机更新代表一种新型的城市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全方位覆盖了“上、下”“左、右”“前、后”“软、硬”等各个维度,构建了一个全维立体的城市可持续发展体系(图1)。

图片

1 城市有机更新的多维特征

在价值取向上,城市有机更新从强调单一的效率优先,转向兼顾效率和公平的“左、右”两翼均衡发展。换言之,与传统增量型城市更新通过卖土地、高杠杆、高房价来实现高投入、高周转、高回报的效率优先发展模式不同,城市有机更新在提升经济效率和效益的同时,更强调空间和资源配置的公平和均衡,以及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包容和照顾。

在思维方式上,城市有机更新强调打破一元的管理型思维,转向容纳多元利益主体的治理型思维,形成“上、下”力量的互动与融合。传统城市更新通过政商联盟的“增长机器”主导开发建设,采用“自上而下”的思维方式,以项目和关键绩效指标(KPI)为导向推动城市更新进程,而城市有机更新则反对简单的项目化和指标化思维,强调多元协同的治理型思维,关注城市更新过程中不同治理主体及利益相关者之间协调机制的建设和强化。

在工作链条上,城市有机更新从过去过度聚焦规划和建设等前端环节的狭隘视野中挣脱出来,转向既关注前端规划建设,又关注后端运维管理,更关注“前、后”衔接与打通的全维闭环视野。传统城市更新一旦规划实施,建设完成,其职责也就告一段落。然而,对于城市有机更新,高超的规划建设水平绝非构建一座伟大城市的唯一条件,建设完成后的日常管理和运行维护能力的高低才是检验一座城市是否真正伟大,以及能否将这种伟大延续下去的决定性因素。

在发展模式上,城市有机更新打破过去过度聚焦发展“硬实力”,相对忽视“软实力”的发展模式,强调更关注城市内涵发展、城市品质提升、产业转型升级及土地集约利用等城市“软实力”的建设和提升。在全球化时代,软实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座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标识。2021年6月,《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的意见》中明确提出,“统筹城市有机更新”是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城市有机更新是一个复杂、综合、动态的周期性闭环过程,包含政策制定、规划设计、建设实施和运维管理等多个核心环节,这意味着传统城市更新工作的思想观念与实现路径在工作链条各环节中均需转型(图2)。

图片

2 “全维闭环”有机更新链条

在政策制定环节,与传统城市更新以一种宏大蓝图为确定性终极目标的导向不同,城市有机更新强调对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城市发展与演进状态的动态持续回应,因此城市亟须打破既有政策瓶颈,推动创新。例如:从过去土地功能规划的单一属性设置,转向对土地使用混合性复合性与弹性的鼓励与强调,以应对多样且多变的社会需求。小规模、渐进式城市有机更新带来的是长期性的经济效益,难以在短期内迅速实现小地块开发的“资金平衡”,因此需要探索将高利润的城市更新项目同公益性城市更新项目捆绑在一起的特殊机制,以此实现土地权益的跨管辖权转移和经济收益的跨部门交换。

在规划设计环节,不同于传统城市更新模式中普遍存在的“见物不见人”的情况,城市有机更新强调对现有城市更新区域中社会关系网络和格局的重视与维护,对城市更新过程中涉及的多元主体利益的关照与协调,以及对城市更新场域中空间使用者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的充分调研。通过参与式更新的技术手段和社区规划师的工作方法,充分调动多元主体的协同合作、互动参与,从而共同推进城市更新过程。不同于传统城市更新模式中另一种“见实不见虚”的情况,城市有机更新的规划设计强调城市公共空间的营造和慢行系统的建设,让城市公共空间,特别是街道空间成为城市中最具活力、最吸引人的场所。与既有城市规划中以“配套”来理解公共服务供给的传统观念不同,城市有机更新要求突破僵化的指标管控,提升公共服务供给的冗余度,以便民为导向,适当调控商业设施布局的市场导向偏差,从而成为满足人民需求的“最大公约数”。

在建设实施环节,与极易破坏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大拆大建式更新模式不同,城市有机更新将城市更新的过程视为“在城市上建设城市”,自然不可避免地面临时空环境上的各类限制,因而倾向于采取更加精细化的应对策略。[2]

1)“空间紧约束”。涉及复杂地下空间的改造建设,为了避免因环境变形和结构沉降引起的安全风险,需要研发并应用具有实时动态检测和预警监测功能的相关技术;在既有建筑的改造和加建中,为了不破坏原有空间结构,需要应用低净空作业下成桩设备、逆作法施工等专门针对此类状况的工法与装备。

2)“时间紧约束”。为了实现城市更新活动对城市运行和城市生活产生的干扰和影响最小,需要研发分区分隔管控、永临结合、既有幕墙原位更换等可以在不停业状态下持续更新改造的施工技术。

3)“环境紧约束”。一方面是在更新改造过程中注意节能减排,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另一方面是借助微生物固化、超微气浮等新技术,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

建成后的运维管理环节被认为是城市更新活动的后续,往往受到传统理论的忽视,但事实上,这却是确保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最关键的一环。从城市有机更新的视角看,城市运行的维护和管理绝非城市治理链条的末端,而是城市发展品质从“有没有”的“1.0 阶段”到“好不好”的“2.0阶段”的开端。随着城市更新模式逐渐转向“有机”,城市管理也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迈进,并呈现三大特征:①强调综合性和系统性,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优化,实现城市运行管理各子系统的协同与耦合;②强调主动性和科学性,特别是通过信息化和智慧化技术,实现从科层制到扁平化,从事后应急到事前预警,从人海战术到人机协同的全面转变;③强调人性化和柔性化,推动人与空间的和谐关系,秉承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空间服务于人本需求的立场,在秩序与活力之间建立起一种动态平衡的机制,从刚性管控走向柔性治理。

2 城市有机更新的三大特质

基于对我国当代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深度研究与观察,我们发现目前存在三大基本问题:结构系统离散化、控制引导指标化、思维逻辑工程化。[6]

第一,结构系统离散化。在现行学科与行业体制下,规划体系尚未实现结构上的统一与整合。例如:土地规划与空间规划、保护规划与发展规划、生态规划与建设规划等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存在城市宏观发展不协调、功能结构不均衡和发展目标不统一等问题。

第二,控制引导指标化。现行的规划体系注重通过量化指标,对大尺度、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与改造进行调节和管控。然而,在微观层面,面对小尺度、小规模和日常性的改造活动,以及市民个体的需求和感受,城市还缺乏精细化的治理方法。其中,后者对城市环境品质影响十分显著。

第三,思维逻辑工程化。快速但尚不健全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加剧了复杂城市系统在外部扰动(如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和传染病等)影响下的脆弱性。传统城市建设方式固守工程思维逻辑,缺乏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无法主动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在理念和方法上均难以适应新的城市发展阶段。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总结并提出“有机更新”的三大特质,即“协同发展”的空间特质、“渐进发展”的时间特质及“健康发展”的韧性特质(图3)。这三大特质相互支撑,耦合构成城市有机更新的总体特征。

图片

3 城市有机更新的三大特质

1)“协同发展”的空间特质。“协同发展”既关注城市空间中物质性要素在尺度、结构、比重和布局上的协调、统一,又关注城市空间中经济性和社会性要素的“上、下”并存与多元共融。城市更新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基于工作推进过程中显现出的公共利益界定不明、公共设施难以保障等问题,城市更新要同时体现市场规律和公共政策的属性。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处理好经济关系和产权关系,又要保障城市的公共利益,全面体现国家政策要求,避免市场主导可能产生的弊端。[7]此外,城市有机更新需要基于价值取向与复杂系统的理性和可持续思考,提出更长远的、更具全局性的更新目标,构建学界与业界跨学科、跨部门的交流平台,改变现有的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并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的集体智慧。[8]不仅如此,城市有机更新还需建立国家与地方相互支撑的城市更新政策体系,根据城市更新项目动力的强弱实行差异化管控,建构“主体—空间—资金”相适配的系统化更新规则等,从而为推进我国城市更新的制度创新和政策完善提供思路和参考。[9]基于存量发展的城市有机更新要求城市规划编制的思路和方法必须进行重大转变:总体规划从“以需定供”向“以供调需”转变,并在空间管制、结构布局、规模控制等方面进行调整;控制性详细规划要尊重业主的权益,重视对现状土地产权的分析;基础设施规划要重视系统完善及效率的提升。[10]

2)“渐进发展”的时间特质。“渐进发展”一方面指随着城市发展速度的放缓,城市的结构性调整将以一种审慎而精细的方式进行;另一方面指城市的更新与改进将集中发生在微观的“细胞”层面,以一种小尺度、“针灸”的方式展开。小规模、渐进式城市有机更新的构想,最早是在北京什刹海地区的规划研究中被提出的,随后在菊儿胡同“新四合院”中被进一步实践和完善,逐步从“有机更新”“个体保护”向“有序更新”“整体保护”转变。[11-12]此后,陆续有学者在强调把握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观、文化观及经济观相结合的城市有机更新思想。[13]近年来,在城市有机更新思想的影响下,相关研究系统地梳理了历史风貌街道的多元成因,提出聚焦“微观治理”层面的历史街道精细化规划体系[6],还有实践关注了城市历史地段因细密交错的产权关系,以及众多产权人诉求不统一而带来的整体物质空间形态及保护工作复杂等问题,并通过渐进式的手段,对建设项目进行分期、分批的管控和引导。[14]

3)“健康发展”的韧性特质。“健康发展”既强调对城镇化进程中居民身心健康的深度关怀,又强调城市作为一个生命有机体,抵御与应对各类突发“疾病”(如自然灾害等)的“韧性”能力。首先,在“健康城市”视野下,城市有机更新需要构建超越规划和设计学科的可持续韧性分析框架,与环境学、社会学、公共卫生等诸多学科建立交流、合作的关联,主动预测并迎接城市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从而推动城市健康、韧性地发展。[15]其次,城市有机更新需深入探索土地利用变化、空间格局转变、人类活动轨迹及传染病传播途径等对城市韧性程度产生的影响,通过对“城市物质—社会空间”的持续更新与优化,守住安全底线,培育自身主动抵御冲击、自适应、吸收扰动及维持基本功能的能力,积极应对流行病及自然灾害等错综复杂的极端紧急状况。最后,城市有机更新高度关注市民的日常身心健康,倡导全民健身和全龄体育活动,让公共健康理念融入城市规划与建设,从增加公共健身设施、构建健康慢行系统、打造健康微空间、优化健康街道等具体行动出发,提出系统化的城市有机更新健康发展策略和举措。[16]

3 以“敏感区”为切入点的城市有机更新当代探索

我们将城市中一些特殊的地区、街区或建筑群称为“敏感区”,这些区域通常是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问题较多且各类矛盾比较集中的地方。它们对城市更新有着最为迫切的需求和期盼,但又往往是更新难度最大的地区。它们大多具有高价值(重大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等价值)、高脆弱(受到外部干扰后容易产生不可逆转的、难以自我修复的后果)、高风险(社会、经济、生态等矛盾集中,资本市场觊觎,社会民生压力大等)等特征。由于敏感区的这些复杂性特征,传统的城市更新方式和应对策略很难奏效,城市亟须探索一整套具有针对性的有机更新技术方法,包括对敏感区的分类和分级识别、界定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和实施方案。

根据城市敏感区自身的价值和问题特征,从中国当代城市发展的现状来看,敏感区主要包括三个类型:

1)历史文化敏感区。这类敏感区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如肌理连续成片、风貌品质优秀的历史街区,但城市土地开发政策和设施升级的压力对其生存产生了威胁。如何在历史保护和未来发展之间达成平衡,是这类敏感区推进城市更新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针对这类敏感区的城市更新实践探索逐渐增多,出现不少具备“有机性”的优秀案例,如上海市徐汇衡复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的全要素保护规划及实施(图4)、江西省景德镇陶溪川艺术区更新、江苏省南京市小西湖历史街区有机更新等。

图片

4 上海市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

2)自然生态敏感区。这类敏感区内的自然生态元素较为集中,具有较高的环境和景观价值。例如:保存较为完整的蓝绿网络,即便受到严格保护,其周边人工建成环境的更新改造也会对其生态结构和循环系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方面,对城市进行有机更新式的修复,增强敏感区的生态韧性;另一方面,严格管控城市更新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在轻干预的前提下,发挥自然要素的辐射和溢出效应,提升地区整体的宜居性。目前,随着人们对绿色生态和“双碳”战略的日益重视,城市亟须提出新的城市更新模式来应对这类敏感区的特殊需求(图5)。

图片

5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水乡客厅近零碳专项规划

3)社会经济敏感区。这类敏感区主要指发展水平不高、物质环境衰败、经济条件有限,以及社会构成复杂的城市区域,如棚户区、“城中村”及部分老旧小区等。这些区域建成环境价值不高,但其原生社会结构却是城市健康和谐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城市存量发展阶段,面对城市建设用地的供需矛盾和城市品牌形象塑造的要求,为实现短期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拆除重建成为政商联盟的首选,但这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忽视居民意愿,破坏社区网络等。城市有机更新强调在尊重场地原有空间肌理和原生社会关系的基础上,通过综合整治和功能转变等更为柔性的方式,推动城市更新渐进式改造,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形成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4 结语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将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推进和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放到极为重要的位置,为新时期推进“以人民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指明了方向。以此为契机,基于多年的思考和实践,以及对国内外诸多专家、学者已有成果的借鉴与吸收,本文提出了“全维闭环”的城市有机更新体系,总结了城市有机更新的三大特质,并对以“敏感区”为切入点的城市有机更新实践探索进行了类型分析与经验总结。然而,这些讨论目前仍不够系统和全面,有待进一步深化。城市有机更新作为回应中国城镇化下半场的关键理论体系和重要实现路径,其理论、方法及技术将在未来持续的实践与反思中不断得到发展与完善,为最终实现宜居、智慧和韧性的中国城市做出应有的贡献。■

图片来源

图1~图3:作者绘制

图4、图5: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参考文献

[1] 郑时龄.关于上海城市更新的思考[J].建筑实践,2019(7):8-11.

[2] 伍江.城市有机更新与精细化管理[J].时代建筑,2021(4):6-11.

[3] 郑时龄.上海的城市更新与历史建筑保护[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32(7):690-695.

[4] 周俭,阎树鑫,万智英.关于完善上海城市更新体系的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19 (1):20-26.

[5] 王蒙徽.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J].城市勘测,2021(1):5-7.

[6] 伍江,沙永杰.历史街道精细化规划研究:上海城市有机更新的探索与实践[M].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2019.

[7] 阳建强,杜雁.城市更新要同时体现市场规律和公共政策属性[J].城市规划,2016,40(1):72-74.

[8] 阳建强.走向持续的城市更新:基于价值取向与复杂系统的理性思考[J].城市规划,2018,42(6):68-78.

[9] 唐燕.我国城市更新制度建设的关键维度与策略解析[J].国际城市规划,2022,37(1):1-8.

[10] 邹兵.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转型:理论解析与实践对应[J].城市规划学刊,2015(5):12-19.

[11] 吴良镛.从“有机更新”走向新的“有机秩序”:北京旧城居住区整治途径(二)[J].建筑学报,1991(2):7-13.

[12] 吴良镛.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13] 吴明伟,陈联.现代城市中心的发展与规划对策[J].城市规划,1998(2):28-30.

[14] 董亦楠,韩冬青,黄洁.从南京小西湖历史地段小尺度、渐进式保护再生看城市设计的过程性和参与性[J].时代建筑,2021(1):51-55.

[15] 王兰,孙文尧,古佳玉.健康导向城市设计的方法建构及实践探索:以上海市黄浦区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18(5):71-79.

[16] 荣玥芳,林浩曦,邹杰,等.公共健康导向下的老城区有机更新策略:以大连二七广场及周边地区为例[J].规划师,2022,38(6):138-143.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