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贺仲明:为什么读经典——兼谈我的文学批评观

 杏坛归客 2023-07-18 发布于山东

贺仲明

关于文学经典阅读的话题,很多人谈过。好像宁宗一先生几年前就写过一篇同样标题的文章。钱谷融先生也曾经特别谈过读经典的问题。我是从事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工作的,我主要从文学批评角度来谈这个问题。因为在创作界,作家们的经典意识都非常强,绝大多数作家在谈自己的创作经历时,都会谈到文学经典对他们的滋养和启迪。但在文学批评和研究界,人们谈经典问题相对比较少。在我看来,文学经典阅读对文学批评、文学研究也特别重要。

首先,我想谈谈文学经典阅读对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的意义。

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从经典阅读中感受文学的乐趣。优秀文学作品的阅读是对心灵的滋养,也是一种美的享受。经典是经历漫长时间淘洗留存下来的最优秀的文学作品,对它们的阅读肯定最能让人感受到文学的魅力,享受文学之美。此外,在经典阅读中,我们的人生也能够得到滋养和塑造。特别是在青年时期,处于心智发展的人生阶段,经典阅读能够塑造我们的心智。因为经典往往具有丰富的可阐述性,能够在思想、知识、审美上给我们深刻的启迪,陶冶我们的情操,挑战我们的思想成见,让我们更具有思想洞见,也变得更阳光、温暖、善良。我们常说“教学相长”,阅读文学经典的过程也是一个帮助我们心智和审美能力成长的过程。

第二,阅读经典能够提高我们的文学鉴赏力。经典阅读是文学评论和文学研究的重要训练过程。经典作品能够给我们树立优秀文学的标杆,让我们体会到真正好的作品是什么,进而提高鉴别能力,辨析作品的好坏优劣。只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只有读过优秀经典作品之后,你才会感受到一般作品与它的距离。而且,通过阅读不同经典,你可以体会到文学之间的多样性——由于经典的高度,这种多样性往往是创造性的,具有代表性,不像普通作品较多模仿性,缺乏真正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所以,阅读经典一定要有高远视野,不要局限在自己的研究范围内。比如你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就不能只读现当代文学作品,还要读世界文学、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作品。因为只有读了这些经典作品,你才具有宽阔的视野和评判高度,才能在中国文学史、世界文学史的背景下,更准确地认识到现当代文学作品的个性和特点,以及它的得与失。

第三,阅读经典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文学史、理解文学史。从某种程度上说,一部文学史就是一部经典作品史,或者更准确地说,文学史就是文学经典的关联史和发展史。从长远背景上说,文学史就是一个淘汰的过程,一些为数并不太多的经典构成了文学历史。你对这些经典进行全面的了解和阅读,也就能对整个文学史有大体的认识和理解了。另外,文学史也是一个相互影响的历史。特别是经典作家作品,可能有长久的文学史影响。所以,你弄懂了一部文学经典的特点,明了其传播和接受史,也就从一个角度对文学史有了很深入的认识。如果能够了解多部经典的相关情况,你的文学史素养就相当可观了。

其次,我谈第二个问题,就是究竟什么是经典,我们要读什么样的经典。

因为文学经典数量也很多,对经典的理解存在一定模糊之处。

一方面,我们要认识经典的相对性。当然存在绝对意义上的经典,如中国的《诗经》,西方的《荷马史诗》。这个无可争议。但也有一些经典具有争议性。比如有世界文学经典与民族文学经典的差别。某些作品只是在一定民族或时空范围内被视为经典,某些作品的经典地位得到世界性的认可。二者其实并无简单的高下之分。也就是说,并非世界文学经典一定高于民族文学经典,而是关涉到诸如民族特性、文学翻译等问题。这里不展开论述。当然,正常情况下,能够成为世界性经典的作品,都是很优秀的。

另外,近年来,人们对“经典”的使用开始宽泛化,就是不像以前,很严格地认为只有经历漫长时间淘洗之后才能被称作经典。现在我们谈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经典,严格说还不能说是完全意义上的经典,因为它们的历史还不长,还没有经过完整的经典化过程。但我们现在都习惯说现当代文学经典。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的。包括当代文学也可以有经典,只是这里“经典”的意义具有相对性,它是在这个范围内具有典范意义的优秀作品。它是漫长经典化过程的一个阶段,一个经历了初步淘汰的经典准备阶段。我们文学批评和研究运用这一概念有其意义与合理性。

另一方面,我们更需要明确经典的绝对性,也就是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原因。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也存在争议。因为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的民族国家,都有自己不同的经典标准,很难做到完全一致、绝对统一。就我个人的理解,我觉得以下三点是构成文学经典的重要标准。

第一,对人类生存境遇有深刻的关怀和揭示。人类生存于世,既有丰富的意义,也有艰难和困境,也有一些现实问题。对人类境遇有深刻的认识,揭示出生存的本质,表达对生命的尊重、热爱,以及对生命有限性的叹惋,都是其表现。其中特别是对社会问题的批判性揭示,对弱者的同情,对社会不公正的鞭挞,以及强烈的悲悯精神,是其中很重要的内容。这当中还应该特别提到理想主义色彩,也就是正面的、积极的人生观。文学是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希望和期待,而不是悲观和绝望。我觉得美国作家福克纳在诺贝尔文学奖致辞中的概括非常深刻而全面:“作家的天职在于使人的心灵变得高尚,使他的勇气、荣誉感、希望、自尊心、同情心、怜悯心和自我牺牲精神—这些情操正是人类的光荣——复活起来,帮助他挺立起来。诗人不应该单纯地撰写人的生命的编年史,他的作品应该成为支持人、帮助他巍然挺立并取得胜利的基石和支柱。”

第二,对时代的深刻展示,并对时代有所超越,呈现出深刻的思想启迪性。任何作品都是具体时代的产物,所以,对其时代的揭示是最基本却也非常重要的。因为任何抽象的思想和精神都只能通过具体的个体来体现。文学作品深刻揭示时代,也就蕴含着更广阔的内涵,具有对其时代的超越性。优秀的文学作品,虽然都是以具体时代为背景和书写内容,但其蕴涵的思想却超出了时代和事件本身,具有超越时空的更普泛意义。

所以,经典作品的思想往往在其时代中处于前沿位置,甚至远远超越其时代。这也是为什么不少经典作家的作品在其时代中并未得到认可,只有在时过境迁之后,其价值意义才得到充分认识。同样,真正的经典作品,其思想永远不会过时,而是能够跨越时空,给不同时代的人们以思想启迪。比如《诗经》中否定战争的作品,思想朴素,却充分立足于人的立场,是对人本身价值的尊重和维护。这种思想超越于其创作的具体时空。同样,《诗经》中歌吟爱情、友情、亲情的作品,也蕴含人们对美好情感的期待和赞美,是人类永恒的精神恋曲。

第三,成熟或具有创造性的艺术性,呈现出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独特美感和创造性审美价值。文学从本质来说是一种以语言为载体的美的艺术,所以,文学经典的艺术品质是很重要的方面。个别作品甚至是完全凭借艺术性而赢得经典地位的。语言是文学的基础,所以,文学作品中语言的运用非常重要。当然,文学的艺术性还包括各种文体的特点。不同文体具有不同的美学个性和美学要求。比如诗歌的意象、节奏、音乐美,小说的情节、人物美等等。文学之美是它让人愉悦、吸引读者的重要前提,也是文学经典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除了艺术上的成熟,创造性也非常重要。俄国形式主义学者谈过“陌生化”对文学的意义,美国学者布鲁姆也谈过“影响的焦虑”。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希望在文学中感受到创造性的魅力。文学也是在作家们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中得到丰富和发展的。所以,有些作品,尽管在艺术上并不太圆熟,但凭借其对传统的大胆突破、强烈的艺术个性而获得广泛认可,从而步入文学经典的殿堂。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阅读文学经典也应该有所选择。比如,个性就会影响读者对经典的选择——有些作品很经典,但不一定符合你的审美习惯和阅读期待,不一定对你有所裨益。我以为,经典阅读既需要开放性、多元性,也可以兼顾读者的个人兴趣、阅读习惯。这样才能在经典阅读中获得最大的收获。

最后,我来讲一下阅读经典的方法。

文学经典阅读方法与一般文学作品阅读有相同之处,也有相异之点。我以为最重要的有三点。

第一是文本细读。任何阅读都要立足于文本细读。文学之美要通过细读才能充分体现,对作品创新性的解读也是如此。比如,近年来学术界对鲁迅《秋夜》《伤逝》等作品具有新意的解读都是充分建立在细致的文本解析之上。事实上,文本细读是对文学批评和研究工作的职业要求,是一种基本能力。通过文本阅读,形成对作品的基本认识,进而准确把握作品意义,对其价值进行判断,是一个优秀文学批评和研究者的重要素养。当然,这种能力不是一开始就存在,而是在阅读中训练出来、逐步提高的。

需要特别提出的是,阅读文学经典,肯定会碰到之前很多批评家、学者对该经典的解读和评论。正如美国诗人、学者艾略特所说:“根据我自己鉴赏诗的经验,我总是感到在读一首诗之前,关于诗人及作品了解得愈少愈好。”(艾略特《艾略特诗学文集》,第72页,王恩衷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阅读中形成自己对作品的直觉——也就是不受他人影响前提下对文本的直接感受——非常重要。所以,我建议在阅读作品之前,最好不要去读其他人对该作品的评论和研究文章,包括作者本人的创作谈。不然就很容易受人影响,形成一些先入为主的观念,从而影响我们对该作品的基本阅读感受。

第二,深入了解作品背景。在对作品形成了初步阅读感受之后,就需要对作品相关资料做多方面的细致了解,包括作家方面的材料、时代背景方面的材料等,也包括其他研究者的著述。因为一方面,经典作品往往具有较为丰富的内涵,单靠文本直觉可能很难充分体会,需要结合多方面背景才能做出准确、深入的理解。另一方面,只有在了解现有学术观点的基础上,才能知道什么是创新,以及如何才能创新。在这一过程中,理论视角的切入非常重要。理论具有很强的思想发散性,能够启迪我们的思想,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作品。所以,经典阅读与理论学习并行不悖,它们可以互相促进。

第三,批判性思维。文学经典是优秀的文学作品,我们当然要给予充分的尊重。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只能仰视和欣赏,不能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作为文学批评、研究者,所进行的不是业余阅读,而是专业阅读,也就是说,我们不仅仅是欣赏,还要有判断、批评和商榷的眼光。判断力是文学批评和研究中非常重要的能力,就是要能准确判断作品的特色、价值所在,有没有不足和遗憾。这种判断当然不是主观武断,而是要有充分的理由。这种判断的形成,需要进行反复的斟酌和论证。这也就是阅读能力训练的重要过程。

包括对其他批评家、学者有关该作品的观点,也要持同样的态度,就是平等对话的态度。包括对那些学术大家、名家的观点,也是一样。只有敢于独立思考,敢于挑战权威观点,才能具有创造性,才能有充分的创新思考。这适合于所有经典的阅读。因为任何解读都具有其相对性,只有在发展视野中,对经典的认识才会更充分、更深入。比较之下,阅读现当代文学经典时这样的态度更为重要。因为这些经典是处在建设中的、未完成的经典,相对性更强,更有反思和重构的空间。

上面谈到阅读文学经典时的态度,事实上已经关联到我的文学批评观念了。因为文学经典是最优秀的文学作品,是文学的高峰,文学批评就应该以经典的标准来进行评价。也就是说,文学批评的终极目标是经典,也就是趋向于完美—至少是朝着这一方向,所以,文学批评大胆指出作品的缺陷是完全应当的。当然,它不应该是求全责备,而是有自己的原则和要求。其一是持多元化的标准,不能以单一标准来要求所有作家。文学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硬要以某种模式来要求,显然有扼杀创造性的嫌疑;其二是持同情兼理解、充满善意的态度来进行批评。在这个意义上,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确实具有同一性,它们都是朝着优秀和完美,期待在其时代中能够出现伟大的作家和作品。

从批评态度上来说也是一样。前面说过阅读文学经典不应该只是抱着简单的崇敬态度,那么,对待一般文学作品,或者说对待还没有经历经典化的作品,更可以或者说应该持批评态度。因为我始终认为,文学批评最基本的功能是促进文学创作越来越好,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任何一个作家,对自己创作的认识都会存在盲区,很难准确判断自己作品的价值。旁观者清,一个普通读者都可能比作家本人对作品的认识准确。作为批评家,就应该发挥自己的专业性和旁观者的优势,以经典的标准来对作品进行批评。

所以,我希望作家看待文学批评能够更冷静更理性。在我看来,心怀恶意和偏见的文学批评是很少的。甚至说,能够被人批评,就说明作品已经具有了一定价值,具有了值得讨论的价值。优秀的作家能够从批评中吸收有益成分,让自己变得更好。对批评家不准确的批评,大可以一笑置之。当然,批评家也需要注意自己的批评态度,特别是将批评目标针对文本与现象而不针对作家个人,以及态度尽量平和、避免情绪化语言。这样,将可营造出真正以文学为中心、以促进文学发展为目标的良好批评氛围,对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促进。

本文刊于《雨花》2023年第7期

贺仲明,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