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乱入文】《诗经》中的花、鸟、鱼、虫——高中研究性学习成果展之四

 新用户8357TuwT 2023-07-18 发布于河南

《诗经》中的花、鸟、鱼、虫

课题成员:李莹昕、吕桂佳、乔春泥、于爽

指导教师:杨谷怀

摘要: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各国诗歌,反映了先民的智慧与文明。通过阅读和学习,我们发现《诗经》中常用各种生物意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这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所以我们决定对《诗经》中的花、鸟、鱼、虫四种生物进行研究,以便通过这些意象更加深刻地体会诗人的情感。

关键词:诗经  花  鸟  鱼  虫  意象

《诗经》是我国诗歌的源头之一,其中有很多意象被后世诗人继承、改造和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意象运用方法和审美表达途径。而这些琳琅满目的意象中,又以花、鸟、鱼、虫最为常见和有趣,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也产生了极大和极广的影响。


以花做意象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种重要的表达情感的方式,尤其是桃花。桃花形色娇艳,许多文人墨客都钟情于它,有时陶醉在花开的浪漫里,有时又心碎于花落的伤感中。

追根溯源,《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之后的诗词创作大多本于《诗经》,其中也有以桃花为意象的诗篇。

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这是一首祝贺年轻姑娘出嫁的诗,全诗分为三段,以鲜艳的桃花比喻新娘的貌美。第一段写的是鲜嫩的桃花绽放,经过打扮的新娘既兴奋又羞涩。诗中既写景又写人,情景交融,烘托了一股欢乐热烈的气氛。第二段则是表示对婚后的祝愿,桃花开后结出的桃子又肥又大,象征着新娘早生贵子,养个白白胖胖的娃娃。第三段以桃叶的茂盛祝愿新娘家庭的子孙满堂。以桃树生长的过程,来象征新嫁娘婚后生活的美满幸福,由叶茂、开花到结果,这是桃树一生最辉煌的阶段,真是美好的祝福!而用桃树不同的部位来比喻不同的事物,也是浑然天成。所以用桃花来比美人就是这个意象的肇始。之后,经过不断地演化和发展,桃花这种意象除了保持它在诗经中的这种寓意外,还衍生出了许多相关但不相同的寓意。

首先,桃花演化出了一个与美人相关的意象:爱情,比如唐代崔护的《题都城南庄》。

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首诗中的“人面桃花”举世闻名,成了思念爱人的一种象征。而在这首诗中,桃花有两种意象表达。第一种就是最原始的比喻美人,“人面桃花相映红”,以娇艳欲滴的桃花衬出了少女光彩照人的面影,而且表现出诗人情意绵绵的凝视和双方脉脉含情的情景。另一种意象就是爱情。“人面不知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 还是春光烂漫、百花吐艳的季节,然而使作者念念不忘的“人面”却不知何处去,只剩下门前一树桃花仍旧在春风中含笑摇曳。去年今日,遇到伫立桃树下的那位少女,而今人已不在,依旧含笑的桃花只能引动对往事的美好回忆和对心爱女子的思念了。“桃花依旧”这四字正含有无尽的深情和无限的惆怅。

其次,因为桃花在春季开放,所以很自然地成为了代表春天的意象,比如宋代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首诗讲的是竹林外三两枝桃花已悄然开放,最先察觉到春江的水暖肯定是鸭子。蒌蒿遍地,芦笋也开始抽芽,此时也正是河豚逆流而上游回大江的时候。这首诗中,桃花的盛开就代表着春天的来临,与竹林、鸭子、河豚等搭配,描绘了一幅清新明快,优美浪漫的初春景象。


在《诗经》中,鸟类因其成双成对、用情专一、啼声悲欢等特征成了一个重要的文学审美意象。尤其是雎鸠、喜鹊和斑鸠三种鸟,与爱情、婚姻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

爱情是人类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要繁衍要发展,对于爱情的追求就是孜孜不倦的。诗经开篇的《关雎》,便是写一名男子对淑女的无限眷恋。

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首章以关雎鸟起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在河之洲。”而雎鸠鸟作为一种爱情的象征是有原因的。“生有定偶而不相乱,偶常并游而不相狎”,完全符合儒家对男女婚姻制定的礼节。诗中的男子听见江边的雎鸠鸟不停地叫着,这个春天万物都有配偶,我心爱的姑娘该是有多少人在追求你啊。

比之恋爱,婚姻更是爱情的重要部分,一场美好的婚礼,更是双方家族的一件大事。在这种隆重的节日里,要表现他们的喜悦,那些可爱的鸟儿们更是少不了要高歌一曲,如《召南·鹊巢》。

召南·鹊巢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这首诗的三章都以鸠居鹊巢起兴。喜鹊筑好巢,鸠住了进去,这是二鸟的天性,但鸟之窝犹人之家,古代女子出嫁到夫家才算是有家,所以这种比喻贴切又生动。次章隐喻女子嫁到夫家后主持家务,即取得了家庭中正妻的地位。末章隐喻诸侯媵妾众多,因为按周朝的礼制诸侯可娶九女,皆正妻之同胞或同姓姐妹。这些在今天看来决不是爱情应有的结果,但在那个时代却恰恰是美满的婚姻。

但是爱情也并不都是美好的,有些结局不一定能如妇女所愿,就如那些被抛弃的妇女的泣血歌唱。

卫风·氓(节选)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传说斑鸠贪食桑葚会醉酒,而醉酒的结果就是被猎人带回家。这句以斑鸠贪食桑葚起兴,意在告诫女子不要像斑鸠沉迷于桑葚那样沉迷于爱情。

鸟类意象在《诗经》抒发情感、描写事物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让《诗经》更加具有文化内涵。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爱与被爱,天经地义。用鸟类的自然之爱去谱写人类的人文之爱,其用心别出心裁,其手法匠心独运,为后世诗人开辟了道路。


鱼在《诗经》中远没有花草鸟兽出现的多,也没有什么象征爱情,美好品质的特殊意义,单纯的就是肥、鲜、好吃。但其实仔细地探寻,还是可以挖掘出一点小含义的。

首先,古人接触到的鱼其实也就那么几种,笔者在《诗经》中一共发现了十四种鱼,这大概也就是古人最爱吃的几种。在这十四种鱼中,出镜率最高的便是“鲂”,在《周南·汝坟》、《齐风·敝笱》、《陈风·衡门》、《豳风·九罭》、《小雅·鱼丽》、《小雅·采绿》、《大雅·韩奕》里都有它的身影。

鲂大概指的就是现在的鳊鱼,在中国分布很广,黑龙江、鸭绿江、辽河、黄河、淮河、长江中下游、钱塘江、闽江等水系均产。生长较快,个体较大,最大个体可达5千克左右,肉味鲜美,质细嫩,含脂量高,从古至今都十分受人喜爱。但它除了柔嫩可口外,还有这不同寻常的含义。

《周南·汝坟》讲述了一位女子好不容易等到自己的丈夫服役归来,却又将面临分别的痛苦之情。第三段中说“鲂鱼赬尾,王室如毁,虽则如毁,父母孔迩。”翻译为:“鳊鱼尾巴色赤红,王室事务急如火。虽然有事急如火,父母穷困谁养活!”乍一看此句,这和鳊鱼有何关联呢?其实,鲂在本句里是一个意象,表示人的劳苦。那么又为何比喻劳苦呢?古人认为,劳苦的人就好似劳瘁的鲂鱼曳着赤尾而游,所以有了这样的诗句。《汝坟》全诗悲伤之极充满绝望,“鲂”这种鱼出现在这首诗里自然也引起了人们对劳苦大众的共鸣。

当然,这只是个例外,其他的大部分鱼在《诗经》中就单纯只是好吃,肥美。在《小雅·鱼丽》中用了“鲂”、“鲤”、“鲿”、“鲨”、“鳢”、“鰋”六种鱼类来描写丰盛的佳肴,写出了当时人们幸福快乐的生活,写出了招待贵宾的美味食物,让读了此诗的人无不产生一种垂涎三尺,既羡慕又嫉妒的感觉。让人深刻体会到宴会时的欢乐与幸福。


《诗经》中“虫”这种意象也十分常见,常以昆虫的活动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迁,比如《豳风·七月》。

豳风·七月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箨。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豜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箨”表现了季节的变化,在“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中更描写了蜩声中的夏日情景。“蜩”便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蝉”。而在唐诗中,又因为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故“蝉”也表达了悲凉的情感,如唐人骆宾王的《咏蝉》。

咏蝉

(唐)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诗歌首联中便出现了“蝉”这个意象,意思便是“秋天蝉儿在哀婉地鸣叫,作为穷徒的我,不由得生出了阵阵悲伤。”与《七月》对比着看,“秋蝉”首先点明了作者创作的季节,其次这两句为对偶句,运用比兴的之法,点出秋蝉高唱,触耳惊心,营造出物是人非的凄凉之感,而后引出诗人在狱中深深怀念家乡的情感。由《诗经》中的单指时间,变成了唐诗中的典型意象。

在古代“虫”不仅包括“昆虫”,还包括“兽”。以《周南·麟之趾》为例,咱们可以看看兽类作为意象又蕴含着什么意义。

周南·麟之趾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而从古至今,麒麟都被人们视作瑞兽。古人认为麒麟步行中规,折还中矩,不履生虫,不折生草。所以“麟”在这里作为意象,指代的是仁厚谦和的君子,这种含义也一直延续了下来,比如李白的《赠僧行融》。

赠僧行融

(唐)李白

梁有汤惠休,常从鲍照游。峨眉史怀一,独映陈公出。

卓绝二道人,结交凤与麒。行融亦俊发,吾知有英骨。

海若不隐珠,骊龙吐明月。大海乘虚舟,随波任安流。

赋诗旃檀阁,纵酒鹦鹉洲。待我适东越,相携上白楼。

这首诗描写了李白与行融分别时的场景。“卓绝二道人,结交凤与麟”一联指的是“两位佛教朋友都是卓绝高人,喜欢结交鲍照和陈子昂这样的仁厚才子”,故“麟”作为意象在这里指的也是仁厚贤德的君子,可见和《诗经》是一脉相承的。

细细的研读《诗经》,找出每一篇里不同的意象,我们这才发现,原来看似平常的、不起眼的花草树木、飞鸟鸣虫,不仅仅是普通的动物、植物,更承载了不同的深刻含义。有了这些常见而灵动的生灵作为一个个意象,便使得诗人能够更恰切地抒情,同时也方便了我们对诗歌的理解。而这些肇始于先秦的意象竟然沿用至唐、宋,并且被人们赋予了更加丰富的情感色彩,一直被之后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传承下来,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欣赏和研究的现象。

附录一:《诗经》中的植物

名称

出处

名称

出处

名称

出处

荇菜

《周南·关雎》

《王风·中谷有蓷》

《郑风·山有扶苏》

卷耳

《周南·卷耳》

《王风·采葛》

扶苏

《郑风·山有扶苏》

《周南·葛覃》

《王风·采葛》

《郑风·有女同车》

芣苢

《周南·芣苢》

《王风·丘中有麻》

《郑风·将仲子》

《周南·汉广》

《王风·丘中有麻》

蔓草

《郑风·野有蔓草》

葛藟

《周南·樛木》

《唐风·山有枢》

勺药

《郑风·溱洧》

《周南·桃夭》

《唐风·山有枢》

《秦风·车邻》

《周南·汉广》

《唐风·山有枢》

《秦风·终南》

《豳风·七月》

《唐风·葛生》

《秦风·终南》

《豳风·七月》

《唐风·葛生》

《秦风·晨风》

《豳风·七月》

《唐风·椒聊》

《秦风·晨风》

《豳风·七月》

《唐风·杕杜》

《秦风·晨风》

《豳风·七月》

《唐风·鸨羽》

苌楚

《桧风·隰有苌楚》

重穋

《豳风·七月》

《唐风·鸨羽》

《鄘风·桑中》

《豳风·七月》

《唐风·采苓》

《鄘风·载驰》

《豳风·七月》

《唐风·采苓》

《鄘风·定之方中》

《豳风·七月》

《唐风·采苓》

《鄘风·定之方中》

萑苇

《豳风·七月》

《魏风·硕鼠》

《鄘风·定之方中》

《豳风·七月》

《魏风·硕鼠》

《鄘风·定之方中》

《豳风·七月》

《魏风·汾沮如》

《召南·采苹》

《豳风·七月》

《魏风·汾沮如》

《召南·采苹》

《豳风·七月》

《魏风·伐檀》

《召南·草虫》

果臝

《豳风·东山》

《曹风·下泉》

甘棠

《召南·甘棠》

瓜苦

《豳风·东山》

《曹风·下泉》

《召南·摽有梅》

《王风·黍离》

茹藘

《郑风·东门之墠》

《陈风·东门之枌》

《王风·扬之水》

游龙

《郑风·山有扶苏》

《陈风·东门之枌》

《陈风·东门之枌》

《大雅·生民》

唐棣

《小雅·采薇》

《陈风·东门之枌》

《大雅·生民》

白茅

《小雅·白华》

《陈风·东门之枌》

《大雅·生民》

《小雅·楚茨》

《陈风·泽陂》

《大雅·生民》

《小雅·信南山》

《陈风·泽陂》

《大雅·生民》

《小雅·大田》

荷华

《陈风·泽陂》

《大雅·公刘》

《小雅·鹿鸣》

菡萏

《陈风·泽陂》

《大雅·绵》

《小雅·鹿鸣》

《陈风·防有鹊巢》

梧桐

《大雅·卷阿》

《小雅·小弁》

《卫风·硕人》

《大雅·旱麓》

《小雅·四月》

《卫风·硕人》

《大雅·旱麓》

《小雅·鹤鸣》

《卫风·河广》

《大雅·皇矣》

《小雅·鹿鸣》

谖草

《卫风·伯兮》

《大雅·皇矣》

《小雅·南山有台》

芄兰

《卫风·芄兰》

檿

《大雅·皇矣》

《小雅·南山有台》

《卫风·淇奥》

《大雅·皇矣》

《小雅·南山有台》

《卫风·硕人》

《大雅·棫朴》

《小雅·苕之华》

《卫风·伯兮》

《小雅·瓠叶》

《小雅·白驹》

《卫风·竹竿》

《小雅·我行其野》

《小雅·采芑》

木桃

《卫风·木瓜》

《小雅·我行其野》

《小雅·黄鸟》

木李

《卫风·木瓜》

莪蒿

《小雅·谷风》

柞树

《小雅·黄鸟》

木瓜

《卫风·木瓜》

《小雅·菁菁者莪》

绿

《小雅·采绿》

《邶风·谷风》

《小雅·蓼莪》

《小雅·采绿》

《邶风·谷风》

《小雅·頍弁》

《周颂·丰年》

《邶风·柏舟》

女萝

《小雅·頍弁》

《周颂·良耜》

《邶风·凯风》

《小雅·出车》

《周颂·小毖》

《邶风·简兮》

杨柳

《小雅·采薇》

《鲁颂·泮水》

《齐风·东方未明》

《小雅·采薇》

《鲁颂·泮水》

《鲁颂·泮水》

《鲁颂·閟宫》



附录二:《诗经》中的鸟

名称

出处

雎鸠

《周南·关雎》

黄莺

《葛覃》、《凯风》、《黄鸟》、《绵蛮》

《国风·召南 鹊巢》、《鹑之奔奔》、《防有鹊巢》

《国风·召南 鹊巢》、《氓》、《鸤鸠》、《小宛》

《行露》

《燕燕》

《雄雉》、《匏有苦叶》、《兔爰》、《小弁》

《匏有苦叶》、《大叔于田》、《女曰鸡鸣》

流离

《旄丘》

《北风》、《正月》

《鹑之奔奔》、《伐檀》、《四月》

《君子于役》、《女曰鸡鸣》、《风雨》、《国风·齐风 鸡鸣》

《鸨羽》

《女曰鸡鸣》、《凫鹥》、《閟宫》

晨风

《晨风》

《国风·陈风 宛丘》、《振鹭》、《有駜》

仓庚

《国风·豳风 七月》、《东山》、《出车》

鸱鸮

《鸱鸮》

《四牡》、《小雅·南有嘉鱼之什 南有嘉鱼》

鸣鸠

《小宛》

桑扈

《小宛》、《桑扈》

《四月》、《旱麓》

鸳鸯

《鸳鸯》、《白华》

《车辖》

《白华》

《大明》

《凫鹥》

桃虫

《周颂·小毖》

附录三:《诗经》中的鱼

名称

出处

《周南·汝坟》、《齐风·敝笱》、《陈风·衡门》、《豳风·九罭》、《小雅·鱼丽》、《小雅·采绿》、《大雅·韩奕》

《卫风·硕人》、《小雅·四月》、《周颂·潜》

《卫风·硕人》、《小雅·四月》、《周颂·潜》

《齐风·敝笱》、《小雅·鸿雁》

《齐风·敝笱》、《小雅·采绿》、《大雅·韩奕》

《陈风·衡门》、《小雅·鱼丽》、《小雅·六月》、《周颂·潜》

《豳风·九罭》

鲿

《小雅·鱼丽》、《周颂·潜》

《小雅·鱼丽》

《小雅·鱼丽》

《小雅·鱼丽》、《周颂·潜》

《小雅·六月》、《大雅·韩奕》

嘉鱼

《小雅.南有嘉鱼》

《周颂·潜》

附录四:《诗经》中的虫

名称

出处

名称

出处

《周南·螽斯》

螟蛉

《小雅·小宛》

籧篨

《邶风·新台》

《小雅·巧言》

戚施

《邶风·新台》

《小雅·大田》

蝤蛴

《卫风·硕人》

《小雅·大田》

《卫风·硕人》

童羖

《小雅·宾之初筵》

蜉蝣

《曹风·蜉蝣》

《小雅·角弓》

《豳风·七月》

《小雅·都人士》

蟋蟀

《唐风·蟋蟀》

《小雅·苕之华》

《豳风·东山》

驷騵

《大雅·大明》

伊威

《豳风·东山》

骍牡

《大雅·旱麓》

蟏蛸

《豳风·东山》

《大雅·灵台》

宵行

《豳风·东山》

《大雅·荡》

《小雅·四牡》

《大雅·韩奕》

《小雅·皇皇者华》

《大雅·韩奕》

《小雅·皇皇者华》

牡马

《大雅·》

《小雅·伐木》

《大雅·》

《小雅·吉日》

《大雅·》

《小雅·吉日》

《大雅·》

《小雅·斯干》

《大雅·》

《小雅·无羊》

《大雅·》

蜾蠃

《小雅·小宛》

《大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