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故事之一】从赤壁之战到决定权

 新用户8357TuwT 2023-07-18 发布于河南

谈到赤壁,大多数人会立刻想起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词。不少文人墨客曾在此挥笔书豪,留下一篇篇传诵千古的佳作。古代文人之所以如此钟爱赤壁,不仅仅在于它景色,更在于这里的历史和经历“赤壁之战”后所留下的战后余韵。

相信所有读过《三国演义》,或略知三国历史的人,都对赤壁之战有所了解。不管正史还是野史,无论计策究竟是出自哪个谋士,这个故事的梗概始终如一:一群人变着法儿的给曹操设下陷阱,又费尽心思地让他跳进去。自然,故事以曹操折大半兵马、落荒而逃告终。

的确,在一个人被一大群人——特别是这些人中还有出色的谋士——算计时,想不输太难。但从曹操的兵马数量以及后方储备来看,他其实是很有优势的。如果吴、魏两方硬战一场,曹操未必会输。那么,是什么导致曹军大败的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曹方的人马了。曹军中大半兵士为北方人,不惯乘船,自然无力应战,军心疲惫。但这对于曹操来说似乎不是大问题——从“望梅止渴”一事来看,曹操是很会解决这类问题的。既然这些都不算什么,那么真正的原因就显现出来了:庞统的“连环计”。

有人会说不对啊,最要命的不是诸葛孔明“呼风唤雨”的绝技吗?其实并不是。如果没有东南风,连环计自然不会凑效。但少了连环计,火力之威便无法真正发挥出来。“借东风”与“连环计”二者相辅相成,自然不必再评判孰优孰劣。就像龙凤呈祥,缺一不可。

再说回庞统。“一心复兴汉室”的心理是《三国演义》中每个“正人君子”的必备念头,也是正统谋士——在书中被描述成足智多谋而非诡计多端的军师们——的标准配置,我们大“凤雏先生”庞统也是如此。虽然那时他不受任何人重用,被孙权视为“狂士”,被刘备嫌弃长相,相当于一个空有“卧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的虚名,而没有真正为国效过力的、不受任何人待见的人。但曹操可谓慧眼识人(读者都能看出,虽然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一书中狠贬曹操,但对于曹操“有眼光”这点也不得不承认)。见到庞统,曹操大喜,“有凤雏先生为我出谋划策,这仗无忧。”但正是这种心理,导致了“赤壁之战”的惨败。

曹操能识人、会用计,想必大家都知道了,但大战在即时,曹操从来不会轻易采用别人的建议,大多决策靠自己定下。但曹操这次却糊涂了。也许是凤雏先生献计的喜悦冲昏了头脑,他信任了庞统,相当于无意间将最重大的事情的决定权,交到了庞统手中。

这个决定权至关重要,不是说给就能给的。这一交出去,相当于自己的命运被捏在了别人手中。其实并不是所有的事件都是能让别人出谋划策的。有时的决定需要自己来做,而“将一切都交给别人安排”这种思想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错误。不仅仅是曹操,古人这种类型的失误其实也很多。“纸上谈兵”一词,耳熟能详,赵括空谈误国,过在赵孝成王,居然将带兵打仗的大任交给了赵括。自然,赵括就有了任意支配军队的权利,也就是决定的权利。通过有名无实的赵括,赵国的命脉相当于间接握在了秦国人手中。后果自然不消多说。

曹操采用庞统的“连环计”一事和此事相类,但一人是无心,一人是有意。庞统自然不会因为曹操识人便理会他,一看被自己抓住了漏洞,大喜,提完计策就跑。这不仅仅直接减少了曹操的胜算,也间接决定了战局。果然,战争当晚,火烧赤壁,曹军大败。

庞统的“连环计”的确是曹操赤壁之战失利的直接原因,但也不能说曹操过于轻信庞统。书中,曹操也说过,冬天没有东南风,否则一定加以防范。也许当年的曹操其实也有自己的决定吧。可是,久远的一切早已随着长江水滚滚而去了,曹操的心思我们也无从知晓。硬说曹操轻信,未免牵强。曹刘之争,连正邪也是一念之间,更不要试图分清谁对谁错,我们后人自然也没有资格去评判了。更何况“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谁让老天爷高兴,冬天大半夜刮起东南风呢。要真是这样,也只能感叹曹操运气不佳了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