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花专题】基因改造与道德伦理(王玺宇同学)

 新用户8357TuwT 2023-07-18 发布于河南

2018年11月26日,中国深圳的科学家贺建奎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健康诞生。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

这无疑是科学发展史上前无古人的伟大一笔,毕竟,无论是真是人类的基因编辑,或者对艾滋病病毒的彻底免疫,从来都没有实现过。

可是,在这一片光辉灿烂的背后,潜伏着许多问题与危机。

首先,婴儿刚出生不久,这样的基因编辑会不会对她们未来的生活产生影响还是未知数。科学家在利用人做实验的同时,难道不思考一下自己的“实验品”承担了多少风险,来为他争得名利?

其次,这项实验严重地违背了人类社会中的伦理道德,违反了“人类早期胚胎14天原则”,触犯了道德的底线,并为该类实验开启了先河,“后来者”恐怕也不会甘居下风吧!

最后,经过基因改造的 “人类”还是人类吗?基因改造对于人的逻辑、思维方式等影响目前还不可预见,他们的出现就像有主见、有思想、有自由的人工智能一样,会给人们在短时间内带来不可预期的影响。再试想一下,倘若果真如此,而人们因基因编辑有利可图而使其大面积普及……

不禁令人有些毛骨悚然。

这项技术的开创对于科学而言无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是,科学研究难道不应该遵循科学的基本伦理道德吗?没有了道德伦理,又何谈人性?没有了人性,人和机器又有何区别?既然连人都没有了,科学的意义又何在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