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庆特刊·三】《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景远高中部同学)

 新用户8357TuwT 2023-07-18 发布于河南

壹·《前夜》
高三王月茜同学
九月三十日,去看了《我和我的祖国》。
刚进场,就嗅到了不同寻常的地方——上百个座位,座无虚席,上到七十多岁戴着老花镜的爷爷奶奶,下到五六岁的小孩子,都早早的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等待。大家认真严肃的神情也感染了我,同时也燃起了对这部电影更多的期待。
电影分为七个故事,以一个个小人物切入,讲述了1949年以来的几个大事件。于平凡细微之处让人感动与震撼。在这篇“观后感”中,我想写一个最让我感动的“故事”。
《前夜》中,林致远是负责开国大典电动升旗的设计师,由于在开国大典前夜天安门就已经戒严,他为了保证第二天升旗万无一失,通过精密计算,以三分之一比例缩放天安门升旗现场,进行“实验”。而这一实验,却发现了问题,国旗升到顶端的时候,用来固定国旗的“小圆球”碎了。他的助手为了找焊接铁球的三种稀有材料,跨在四合院的房顶上,手持大喇叭:同志们,我们现在需要……没多久,小院子里就挤满了人,拿出来了自己最珍视的东西,最值钱的宝贝,伸着手往前送,只希望为开国大典的顺利举办出一份力……看到这里,影片旁边站立的战士们红了眼眶,影片外观看的人们也泪流满面。尽管那时人们自己的生活并不富裕,但是他们的热情大方善良比金子还要宝贵。这就是中国人!可爱的中国人!团结一心,众志成城。
随后有恐高症的林致远同志飞奔到天安门广场上,身上仅仅挂着一根绳子,爬上22.5米的旗杆顶端,高空焊接阻尼球,这个活计放到今天也算的上是高危,然而他没有丝毫犹豫便上去了,这源于他心中的信念,源于底下为他拉绳子,一刻也不放松的战友。
最后升旗顺利举行了,做到了“万无一失”,这万无一失,也正是中国一次次排除万难前进的缩影。
林致远,感谢这部影片,我得以认识他,这位极具严谨态度和工匠精神的设计师。我想,如他一般的中国人,还有很多,很多。
我常常思考,中国为何可以用仅仅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路;或许是东方雄狮底蕴雄厚,或许是物产丰盈,或许是许多许多……如今我想,最重要的是因为那些中国脊梁似的人物。如林致远,如邓稼先,如很多很多……甚至有很多如影片中以生命换得研究中心安全的高远,他不是以个人存在的,他代表的是无数个同他一般的无名奉献者。
回想建国前夕,百废待兴,无数的人才放弃国外的优渥待遇,义无反顾的回归祖国,担起祖国复兴的大任。面对苏联专家的刻意刁难,专攻原子弹研究的邓稼先和他的科研小组始终不放弃,勇于打破“权威”,经过上千上万次计算,只为真理,只为中国可以早日研制出原子弹。面对中国庞大人口基数重压下的粮食问题,袁隆平和他的科研组从不放松,一丝不苟的完成每一项研究,只为了每一位中国人都可以吃饱饭。这些人们从来不是为了自己可以获得多少功名利禄,他们只是用自己的肩膀承担起了身为中国国民的责任。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没有这些人,就没有今日繁荣昌盛的中国。
没有这些人,就没有今日我们安全而又富足的生活。
每一代的青年都有属于自己的责任。我们是新一代的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我们唯有不断努力,做祖国的弘扬者和建设者,才能不负前人的辛劳奔走,共同谱写新时代未来中国的壮丽诗篇。

贰·《相遇》
高二王琦同学
《相遇》是七个故事中最为令我印象深刻的,其中有无数的喜悦与悲伤交织。故事的主角高远,一名当时奋斗在最前线的科研人员,他不顾自身的安全,拼命的挽救了中国的核试验工程。在他工作的三年中有无数的折磨:无法与自己的恋人联系,忍受着最为孤独的环境,干着最伟大的事却注定只能成为无名英雄……
而高远的故事不仅仅代表了他一个人,更是一批英雄的时代缩影。那段时间里,中国处于外国的核威胁之下,就好比有一把利剑悬于头顶,一日造不出核武器,就一日站不起来。当时的中国毅然决然的表示不惜一切也要造出属于我们的核武器,我们的军人前往了荒无人烟的死亡戈壁;我们的科研人员在研发中被苏联撤走了数据,他们只能靠着算盘计算出堪称天文数字的数据,这在当时的所有人看来都是不可能的。可是,就是这样的不可能,硬生生的被顽强的中国人撞开了,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那天,所有的中国人都奔走相告,无数的英雄喜极而泣,这是一种无以伦比的喜悦。
原子弹,这个保障了中国国家安全的国之重器,是无数的英烈用巨大的代价换来的。而在这片和平之下生活的我们,也应当继承前辈的意志,为祖国的和平与繁荣贡献出属于自己的力量。

叁·《夺冠》
高二张骏泽同学
第三个故事是夺冠,是节奏较为欢快的一个单元。讲述的是1984年8月8日,女排夺冠时一个普通上海弄堂里的事。
在这之前不得不提起的是时间上的交代。第二单元是几十年过去,原子弹元勋、上一单元主人公原型邓稼先于1986年去世,当电视中正在播放这些为祖国献身的无名英雄画面的时候,外面传来阵阵女排胜利的欢呼声,这一段衔接是十分出彩的。
这天,中国女排在奥运会中对阵美国夺冠,创造了历史,这次的意义在于找到了民族自信。每每我像老一辈的家人们提起女排,他们总会像我提起1984年这次女排夺冠时的场景,他们心情还不禁地激动。

电影中故事从弄堂百姓这展开。东东爸爸外出工作,留下不到十岁东东在家。他爸爸是电工,东东从小就对“电工”这个职业有着天赋。百姓们一听说有女排决赛,都立刻到东东家,纷纷围到电视机前来看。弄堂里人声鼎沸。由于电视信号不好,总是断开,看比赛的乡亲们就喊东东房顶上去修信号接收器,根本来不及办自己的事。
本来,东东要给即将离开的青梅竹马小美送上一个礼物,由于走的匆忙,根本来不及看比赛。东东只能在比赛时候送给她。可是比赛没有了他便无法继续看下去。他在两件事情上徘徊,最终选择舍了自己,为了成全大家。
这个故事刻画的仅仅是不到一个小时内发生的事情,往往一些细节最能打动人。像穿烫头睡衣的中年妇女,像吃西瓜的小男孩,像房顶上的大黄狗,都刻画的淋漓尽致,让人感觉有亲切之感。像电视信号屡次消失,每次原因还都不尽相同,像有次东东为了想办法支撑住信号接收器,他拿了一块肉作为平衡,没想到他刚离开,大黄狗便舔起那块肉,让电视信号再次切断。这让观影的我笑出声来。还有电视信号切断时百姓们的反应,为了比赛连续性,有“半导体”的人们连忙贡献出来,争抢着往“半导体”边凑。然后调大声音调到女排频道,听着解说员的解说,大家心情时刻在变化。这段情景体现出民风的朴实,让我想到宫崎骏的《天空之城》中细致入微的刻画。这些细节刻画让经历过的人回忆起那场比赛,不禁泪目;让我们没经历过的人看完那场比赛,不禁激动。
这次女排夺冠不在于拿了一块奖牌这么简单。而是在于外国人看我们的看法改变。改革开放后人们讨论着中国人行不行的问题,在这次夺冠后,能让中国人骄傲地说一句“我们能行!”

肆·《回归》
高二王寰宇同学
请一起来看吧。国旗被点亮起的那一秒。
那一秒。军人踏着足下那一方土地,延展开来即是万里山河。双手攥紧着绳索,绳索的尽头是泱泱大国的尊严。眼前是缀着热泪的观众,细细数便是上万计等待着回家的游子。身后是隐形的影子,挥洒开来成为默默跋涉的历史浮尘。
那一秒。孩童的双手指着一方清澄的天。呀呀呓语着对世界最初的好奇。我是谁,我属于哪里。再也不会有迷茫与未知的阻拦,一百五十四年的离索。母亲摩挲过小孩温软的发,轻声说着:“你是华夏儿女。你属于祖国。”
那一秒。万千离家的游子回到了曾经的庇护所。她拨过风雪而来,捧着风情万种的天真与深入骨髓的峥嵘棱角。于是一支澎湃的歌,同时在世界各地的华夏儿女心中回荡着。带着未干的诗意与浪漫,沉甸甸的张扬着所有的恣意与盛放。
我们为何要这样眷恋这片土地呢。这份自千年前便恍然浮出的归属感,踱步过滚烫的时间长河,仍毅然决然的融入到血脉里。也许只是因为在漫漫长夜、靡靡困境中,只要有国歌奏起,就还有人陪你一起吟唱。到哪里去寻找一份十四亿的爱与执着呢,只有眼前的山川河流了。倾诉着秦汉的风、雨魏晋的路、和那些历久弥新的风姿绰绰。
所以,请一起来看吧。遥远飘渺的大地一轮鲜艳明亮的旗被点亮。人生动情处千千万,难邀人共赏。远方古老的号角吹起,只有祖国会让千万游子同时在那一秒,热泪盈眶。

伍·《北京你好》
高二张令韬同学
这个小故事是八个故事中最“幽默”的一篇,隐藏在幽默背后的,是一个又一个细微的感动。
张北京幸运的从出租车公司得到了一张奥运会开幕式的门票。所谓“在人不在钱”,是千金难求的。张北京欣喜若狂,逢人便忍不住拿出票炫耀一番。之后,票丢了。强买强卖拿走票的人是名来自汶川的小男孩。当张北京质问他为什么不能在电视上看时,他郑重地回答:“电视上没有栏杆”。这句看似有些胡搅蛮缠的话让我有些想笑,然而下一秒,我听到他说:“那栏杆是我爸亲手建的。我爸死在了地震里,没能出来,我一定要亲手摸一摸那栏杆。”
每当人们赞叹起鸟巢,谈论的往往是设计之精妙、选材之不易。修建栏杆,这似乎不值一提。然而,古有道士在山刃上搭路,木头扎进前人留下的脚印中,这些人大多从未在史书中出现过,但没有脚印,难有后日的小路;今有工人克服万难筑起鸟巢,但缺少围栏,鸟巢又怎能算一个合格的体育场呢?从古至今,人们都相信愿力无边,水滴石穿,金石成缕,如同 ,我的梦,中国梦,当每一个小小的愿望实现,最终会汇聚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
我注意到的另外一个细节是全胡同的人一起“抓贼”的情节。想要抢回门票的张北京大喊着抓贼,拼命要留住票的男孩也同样大叫着抢劫,一场闹剧就此展开。在闹剧中,有正在聊天的大妈,也有蹲在门口吃饭到一半就加入“战争”的年轻人。999感冒灵曾经出过一个创意广告,它的结束语是“别找了,我们都爱你”。在当时看来,这不过是个营销手段,而如今,用艺术源于生活这句话来形容再好不过。生活中总有温暖值得我们去感受。
每个人在年少时读起横渠先生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心中都曾燃起的一腔热血,也有人怀揣“惟愿我心思皎月,照得千家万户明”的志向,却少有人注意到生活中平凡的伟大。观影前,我以为它会带给我振臂高呼的冲动,未曾想,它竟使我有了踏实走下每一步的耐心。“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我们需要有一颗心,它熬得过苦难,耐得住孤寂,以及,它能感受到生活中点滴的温暖。

陆·《白昼流星》
高二封舒捷同学
“要是有一天,人们能在白昼里看到夜晚的流星的时候,这片穷土,才会被改变。”
我认为《白昼流星》是整部影片中最打动我的一个片段,整个故事就是在哈扎布和沃德勒这两位少年的身上展开的。
李叔——是他们人生中第一个白昼流星,他让他们的灵魂得到了救赎。当李叔说出那句“钱是我借给他们的”,当哈扎布抬起头与李叔对视的那一刻,两位少年的眼神中有了微妙的变化。也许,没有李叔,他们还是那两个衣衫不整、蓬头垢面,用偷盗的方式维持生活的少年。李叔给与他们的不仅是物质,更是一种最难能可贵的精神上的教化与帮扶。

“孩子们,那是你们的星星,快追!”大漠戈壁,落日斜阳,两位少年在扬沙中策马奔驰着,他们迎来了生命中第二颗白昼流星。宇宙飞船在万人瞩目中落入戈壁,那一刻先进的科学技术与这个闭塞的地方进行了一次强有力的碰撞。两位少年不禁激动、兴奋,他们被眼前这一事物所震撼。宇宙飞船好似代表着那些新鲜事物,在向他们挥手、召唤他们站起来去追赶这个属于他们的新时代。

我们的祖国快速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实施了精准扶贫的政策。如今,这些政策仍牵动着千千万万人民的心,默默地改变着千千万万人的生活,如李叔、如宇宙飞船一般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这两位少年。本篇故事以小见大,白昼流星不仅是一种物质上的改变,更是一种精神上的传递,它会让千万人们坚信希望的到来,正如两位少年在见到宇宙飞船时一样。

柒·《护航》
高一牛皓晗同学
我喜欢这一影片,它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帅气”,很真切的帅气…
《护航》由文牧野执导,采用了歼-10进行拍摄,让人不禁回忆起2015年9月3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领队机梯队驾驶歼-10A战斗机驶过天空气贯长虹,带领后续飞行梯队接受检阅的历史场景。
影片以“备飞”女飞行员的独特视角再现2015年9月3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凸显中国女飞行员巾帼不让须眉的飒爽英姿和为祖国奉献自己、默默护航的坚定决心。
片中童年、少年、成年三个时期的吕潇然都透露出一股不服输的精神;童年的她站在水塔顶端,毫不犹豫的纵身跃下,看到这一镜头时整个影厅的人都惊异的连连感叹,这是她自小内心的映射,她想飞到天上,不,她一定要飞到天上,那种不服输的劲儿着实让人内心难以平复。少年的她的第一个镜头就是在班中一圈人的注视下将一个男生按在地上“打”,她潇洒,她酷炫,她不羁,青风肆意、春兮暖兮。终于她成为了女飞行员;一名优秀的女飞行员;一名服从命令,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女飞行员。
影片最开始的镜头就是她被告知“因为你优秀,所以组织选你备飞”的那一刻;委屈、不甘…那个瞬间,我仿佛可以听到某种东西被撕裂的声音。对于飞行员来说,那是一生的荣耀时刻。可她却要在同伴们不出现任何问题飞过天安门的时候,一个人孤独的返航。那时流下的泪水不只包含了满满的难过,更有无尽的倔强。但最终,她选择了服从命令,以自己专业的驾驶技术帮助了同伴,成功返航!大屏幕背后的她是那样的弱小,又是那样的伟大……
每一个国家光鲜亮丽的背后都有无数这样有能力,有理想,却甘愿默默付出、默默守护的人,他们为祖国的成长护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