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部规秀死亡日记(中)

 yczx 2023-07-18 发布于贵州
前文回顾

白长官布置的口袋阵,干等了半天也没等来一三六师。白长官太不了解对手了,曾雍雅的老本行是什么?现在,杨成武发现阿部规秀在找自己,又把这狼诱子放出去了。不过这就不是本文的话题所在了,咱们把话题回到余戈所采访的阿部规秀阵亡经过上——这位中将到底是怎么给打死的呢?


▶ 前篇

阿部规秀死亡日记(上)


阿部规秀死亡日记

4

说阿部规秀之前,还要先回到雁宿崖。

怎么回事儿,都回雁宿崖三趟了,老萨,你这不是狼诱子啊,是转蘑菇嘛!

没办法,有位热心的朋友告诉兄弟一句话:“没图片没真相。”说完,给撂下我们需要看一下的此战留下的三张照片来,咱得看看都是什么吧?

Image
图片一,雁宿崖之战缴获的日军大炮。这应该就是冈部直三郎在报告里提到的那两门山炮了。从这张照片上,可判断八路军缴获的日军山炮,是41式山炮,而不是更新的94式。

相对于1936年定型的94式山炮,1905年定型的41式山炮式样较老,瞄准方式比较落后,但是好在皮实耐用。因此,山西日军投降的时候,装备的大多还是41式山炮。由此可见阿部规秀所部的换装并不彻底。

Image
图片二,也是此战缴获的日军火炮,从画面上来看,似乎是在祝捷大会的会场。可以看到这些火炮比山炮稍小,应当是92式步兵炮,但其中至少有一门的炮车轮子被打坏了。从画面上看,日军所谓只丢掉了两门92式步兵炮,显然是缩小了损失。

值得注意的是,缴获的日军火炮,都没有防盾。推测,这是因为山地作战偕行不便预先拆除的缘故。
 
Image
图片三,是缴获日军的机枪。正中的就是92式重机枪,旁边的日军轻机枪,应该是著名的歪把子了。如果仔细看,还可以在画面中找到日军独特的89式重掷弹筒的影子。

从这些照片推测,雁宿崖八路军公布的战果,是比较符合事实的。我们继续说阿部。当年我们老家有一种特殊的“职业”,叫拍花子的。所谓拍花子的,据说专门拐骗妇女儿童,做法是用一种拍花子药,在目标的脑袋上一拍,别管是谁,就会迷失自我,跟着他扬长而去。案子做得多了,终于被县令孙恩忠大老爷所破。

怎么破的?

其实也不是孙大老爷有本事,是案犯自己做事不谨慎造成的。那拍花子的走在大街上,正看到有个眉清目秀的小孩儿在那儿玩,当即动了邪念。他走上前去,掏出药来,冲着小孩儿脑袋上一甩,自己掉头就走,直奔城门而去。这对于拍花子的来说,属于熟练工种了,百无一失。不料,就在此时,忽然起了一阵怪风,那把药粉一下子就给吹到街对面去了。街对面,正好一个胖师傅在卖切糕。有人要买糕,师傅的刀刚举起来,还没切呢,忽然迎面吹来一蓬药粉……胖师傅当时就晕了,举着菜刀跟着那拍花子的,直眉瞪眼地就奔了城门。这一个走,一个跟,后面那位还举着把大刀,没法不让人觉得怪异。行人纷纷驻足,指指点点。就在这时候,孙大老爷的轿子正好过来。

慢着,人说了,老萨,你说这卖糕的和阿部规秀有关系吗?关系倒是没有,但是,1939年11月6日,阿部规秀中将在曾雍雅百般挑逗之下,带着一千多日军,举着大刀到达黄土岭的时候,状态就跟那卖糕的师傅接近。围观的也不少——八路军晋察冀第一军分区一团、二团、三团、二十五团、一支队、三支队,一二○师特务团,还有大批地方部队,都在周围的山头上看着呢。

不过,在黄土岭上等待阿部规秀中将的,并没有大清七品县令孙大老爷,而是他命里的克星——杨成武的第二路先锋官,第1团团长陈正湘!

陈正湘在正面把阿部规秀整整顶了一天,让其他各部得以对日军形成包围之势。然后,调动炮兵打了阿部规秀的指挥所。这一天,是11月7日。

电影《太行山上》演绎了阿部规秀被击毙的一幕:八路军炮兵雨点般的迫击炮弹在阿部规秀周围爆炸,最终将这名逞英雄的日本陆军中将炸成血葫芦。

实际上,土八路的炮兵炮少,而且一向炮弹奇缺,是不可能拿上百发炮弹一块儿打一个日军的——别说中将,大将也不成,俺们花不起啊。作为电影,《太行山上》更多艺术表现的一面,杨成武要有那么阔绰,就没必要跟阿部规秀在黄土岭转圈子了,估计有直接去端涞源城的可能!

真正陈正湘打阿部规秀用了几发炮弹呢?

四发。

据说,陈正湘是在和日军交手中,在望远镜里发现,在南山根东西向的山梁上,一个山包上有一群身穿黄呢大衣、腰挎战刀的日军指挥官和随员,正举着望远镜观察战况;在距山包100米左右,距离陈正湘800米左右的一个独立小院内,也有挎着战刀的日军指挥官进进出出。陈正湘当机立断,命令通讯主任跑步下山急调炮兵连。炮兵连火速上山后,陈正湘指给他们两个目标,要求他们务必要用迫击炮将这两个目标摧毁。

炮兵(军分区炮兵连)携带一门黄崖洞兵工厂自制的迫击炮上来后,立即对敌射击,第一发测距,第二发打远,第三发打近,第四发正中目标!

仅仅四发炮弹就击毙日军一个中将,八路军炮兵的技术水平可见一斑。八路军这种没炮弹逼出来的高技术水准,一直到抗美援朝,依然熠熠生辉。

横城反击战期间,在另一翼拖住美军的三十八军与敌死战于丁盖山,双方都已经精疲力尽。凌晨,三三四团团部突然遭敌猛烈反扑,团长紧急请求师属炮兵支援。因为已经激战一夜,师长杨大易担心炮弹已尽,向炮兵主任询问。炮兵主任回答说还有四发重炮炮弹。

杨师长当即下令:“全部打出去,你要保证百发百中!”

炮兵主任摇头:“师长,不可能百发百中,我只能保证四发四中。”

师长一愣之下,笑了,说我知道了。

四发炮弹,不够美军打一个试射的。一一二师的炮兵愣是一发没浪费,四发炮弹全砍进了美军的进攻队列中。美国兵慌忙后退,请求炮火支援,三三四团的团部,就这样保住了。

这是一一二师火线报编辑董仁棠亲眼所见,对炮兵主任这种情况下的诙谐印象十分深刻。

这就是八路炮兵的种子。

根据陈正湘的描述,很多人想当然地把阿部规秀算进了山梁上那伙穿军大衣、挂战刀的日本兵之中,而日军描述阿部规秀的死更为传奇——他们说前三发炮弹爆炸的时候,日军已经意识到八路的炮兵很厉害,指挥所附近可能遭到炮击。但是,阿部规秀为了维护军人的尊严挺立不动,拒绝躲开防炮,结果运气不好,被土八路的炮弹击中,当天毙命。

实际上,从当事人回忆看,这两点,都是错误的。


5

 

阿部规秀被击毙的地点,正是陈正湘所推测的两处重要目标之一。不过,他并不在山梁上那伙穿黄呢子军大衣的日军军官里面,而在山腰上的那座独立院落之中。

用《开国少将曾雍雅》中的描述,这一战曾雍雅指挥的游击支队首先接敌,他们动作飘忽,行踪不定,忽而堵击,忽而后撤,既巧妙地缠住敌人,又不硬抗,使1000多日军无法摆脱,但又无法求战,恼怒异常。7日晨,跟着曾雍雅走到黄土岭,被拍了花子的阿部规秀到底是日军中的“山地战专家”,半夜里忽然明白过味儿来了。根据《华北治安战》的记载,眼看接战的八路既不死战,又死摽着不放,阿部规秀召集部属,讲了自己的判断:“敌军这一小部分部队是在不断引诱我军,他们的主力埋伏在黄土岭附近,意图从背后攻击我旅团。”

面对隐隐有合围之势的八路,雁宿崖辻村的惨剧让阿部不敢像跟孟良崮的张灵甫一样来什么中心开花,三十六计走为上,7日晨,阿部规秀部署各路日军开始后撤。

应该说,陆士19期的阿部规秀比陆士24期的辻村要狡猾得多。但是似乎中国的老天也在给八路军帮忙,日军开始撤退的时候,恰好乌云四合,浓雾弥漫。在小雨中的山地行军,穿着皮靴带着大炮的日本兵步履蹒跚,行动迟缓。

发现日军要跑,杨成武果断下令各路部队发起总攻。《华北治安战》记载,由于八路军控制了周围山体的各条棱线,日军完全陷入被围攻之中。

战到下午4点,因为全线战况不利,阿部规秀下令旅团指挥部向第4大队堤纠中佐靠拢。走到半途,和前来迎接的堤纠中佐谈话听取战况后他又改变了主意。阿部决定把指挥所设在第4大队后方一个独立院落里面,并要各部队派通信人员前来听取部署命令。

陈正湘看到山包上那伙穿黄呢子军大衣的日军,应该就是和阿部会面后返回,指挥所部与八路军交战的堤纠中佐一行。不过由于八路军炮兵先打了阿部规秀,结果放跑了堤纠中佐(据说也够狼狈的,遭到炮击时堤纠中佐蹦到一口枯井里才幸免于难,不然,这也是一个大目标)。

那么,阿部规秀是否在从独立院落进出的那些带军刀的日军之中呢?

也不是。当时阿部规秀旅团的部队分散在黄土岭到上庄子之间的几个战场,难以集中。那些带军刀的日军,应该是各部派来听取命令的联络军官。不过,这些军官的行动,确实暴露了阿部规秀的行踪。

这种情况其实战史中多有教训。安史之乱中,唐将张巡与叛将尹子奇交战。尹的兵多,唐军战局不利。张巡试图狙杀尹子奇使其群龙无首,不战自乱,但找不到目标。于是,他下令部属用芦苇做箭,射向叛军。叛军中箭无伤,发现射来的是芦苇,以为唐军箭尽,飞报尹子奇,结果暴露了叛军的主将。张巡指挥神箭手射之,尹子奇中箭眇一目,叛军因而大败。这一次日军联络军官们暴露目标,大体与此相同。

阿部规秀作指挥所的这所房子,至今还在。

有趣的是,可能因为到当地采访的记者看过这所视野开阔的房子,所以他们很自然地得出了一个结论,认为阿部规秀是站在房子前面或者堂屋中观察八路军情况时被击中的。

Image阿部规秀的指挥所,就是这座房子。

余戈采访的,就是照片上这位老人——当年阿部规秀指挥所所在房子的主人陈汉文。余戈问了老爷子很多细节化的东西,倒是给我们刻划出了一个比较真实的阿部规秀。

陈汉文老汉,在1939年只有六岁。但是因为鬼子来了这一幕太过令人惊悚,他依然清晰地记得阿部规秀的整个战死过程。他记得,阿部规秀是在屋里被击毙的。

陈老汉接下来的一句话,让前面那个结论无法成立:这个房子,原来不是这个样子,当时在堂屋的前面,原来是有一个影壁的,解放后才拆掉。陈老汉家的影壁,在堂屋外面,距离门口两三米远。如果有个影壁,就意味着阿部规秀在屋里根本看不到外面。不过,外面的子弹炮弹弹片,也会被影壁挡住。

陈老汉回忆,鬼子怕死得很,来了以后,拿他家的羊毛毡浸了水,厚厚地挂在窗户上,据说可以挡子弹。陈正湘的位置距离这里大约800米,中国自制的步枪子弹在这个距离上已经是强弩之末,碰上这样浸了水的厚毡子,打不穿是正常的。

实际上,日军撤退之后,陈老汉的家人发现,在浸水的羊毛毡上,还嵌着好几块八路军的迫击炮弹弹片,亮晶晶的。又是防炮弹的毡子,又是厚厚的影壁,在屋里的阿部规秀怎么就给打死了呢?他被炮弹炸死,这房子怎么好像没炸坏什么呢?

看似是谜,其实说穿了,倒也没什么古怪的,只能说阿部规秀的运气好到可以中大彩。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