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高分作文《名师未必出高徒》,立意新颖内容丰富,值得一读!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3-07-19 发布于甘肃

图片文末有作文群,欢迎加入!

作文模拟题

有人说,名师出高徒;也有人说,名师不一定出高徒。对此,你是怎么看的?请就此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

名师未必出高徒

文/李寨主

有人说,名师出高徒。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毋庸讳言,名师博学多才,魅力四射,具有极强的感染力,确实能让弟子亲师信道,受益匪浅。苏格拉底之于柏拉图如此,孔子之于子贡亦如此。但我们不能就此认为,名师必然出高徒。因为,弟子能不能成为高徒,名师影响只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更关键也更重要的方面,在于弟子本身。

被称作“万世先师”的孔子,门下弟子三千,但也只有七十二贤人。大多数弟子,最后成就一般。其中,还出现过白头睡觉、不爱学习的宰予。孔子虽然是名师,但也拿宰予无可奈何,只能留下“朽木不可雕也”的感叹。被誉为“卧龙先生”的诸葛亮,在刘备托孤后,亲自教导幼主刘禅,奈何刘禅贪图玩乐,无意学习,最终学无所成,庸庸碌碌,成为了亡国之君。由此可知,如果弟子本身资质太差,或者没有好好学习的主观意愿,就算老师再厉害,也几乎没有作用。毕竟,在学习方面,主要还是靠弟子本身。老师只能起到引导作用,弟子本身才起到决定作用,对此,古人也有言,“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这也是名师未必能出高徒的重要原因。

名师未必出高徒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名师很多时候也会力不从心。因为名气大,慕名前来学习的弟子,为数不少。但是,名师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难以全部兼顾,一一细心指导。苏格拉底成为名师后,只能在雅典学院上公开课,再也无法给弟子“开小灶”;孔子成为名师后,只能以公开讲学的方式布道,几乎没有时间私下面授机宜。在这样的情况下,弟子除非天赋异禀,且无比努力,要不然,只靠听老师的公开讲授,恐怕很难得其真传,成为高徒。或许,这也是很多名师真正成名以后,再也带不出高徒的重要原因吧!

令人遗憾的是,当下的社会有一股迷信名师的风气。在一些家长眼中,名师是魔法师,能够点石成金。而在一些学生看来,名师是救命稻草,抓住了就可以让学习立竿见影。不可否认名师对学习确实有作用,但也不能夸大这种作用。因为,学习主要靠自身,名师也只能引进门。拜在名师门下,并不意味着此后一路逆袭,因为名师未必出高徒。

陶渊明是文学巨匠,但他亲自教出来的儿子,却个个不成器;鬼谷子心胸豁达为人正派,但他教出来的庞涓,却妒贤嫉能,陷害他人。青出于蓝,未必一定会胜于蓝;草木长于山,也未必一定会高于山。弟子不如老师,也是一种常见情况。因为,名师未必出高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