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操最有名的三首诗,篇篇都是经典,气势磅礴,有吞吐宇宙之象

 钢铁张 2023-07-19 发布于广东

从任侠放荡的少年到权倾朝野的权臣,再到一人之下的魏王,曹操的一生堪称跌宕纵横、超绝无俦。

然则,从《三国演义》之后,经过小说、戏剧的无数次演绎,很多人都忘却了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的雄姿,而是只对他的“谲诡不常,雄猜多忌”津津乐道。

不过,不管政治形象如何,对于他在诗歌史上留下的浓墨重彩一笔,却是不容置疑的。

钟嵘《诗品》中说:“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

敖陶孙《诗评》中说:“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沈雄。”

曹操现存20多首诗,均为乐府诗,其中内容丰富,记述时事和人民的苦难生活、抒发理想,诗风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开建安文学之风。

他以相王之尊,不独亲自赋诗撰文,更是重视并保护时下的文人。他的儿子曹丕、曹植也都与文人们保持着良好的友谊。

分享他最著名三首诗文,处处都是千古名句,更道破了他的人生格局与态度,一起来看看吧!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旧题,属于《相和歌辞·平调曲》,目前乐府中搜集的同名诗作中,最早的便是这首。

这首诗的主题非常明确,即“求贤”。

曹操一生,求贤若渴。他主张唯才是举,渴求天下的人才来都为自己效劳,实现心中“九合诸侯,一统中国”的政治理想。

然而这样明确的政治导向作品,却丝毫没有对诗歌的意境有任何的损伤,而是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将思想完全熔铸在浓郁的抒情意境之中,寓理于情,以情感人。

全诗分四节,层层递进,情感的浓度也愈来愈深。

第一节抒发了人生苦短的感慨忧叹,进而引出自己和贤才对建功立业、改变乱世局面的共同理想。

第二节化用了《诗经·郑风·子衿》和《诗经·小雅·鹿鸣》中的诗句,含而不露地表达了对贤才的思念与渴望,并通过对宾主欢宴之景的展望,尽显“求才”之诚挚恳切。

第三节分别照应了前两节的内容,前四句对应第一节的“为求贤而愁”,后四句对应第二节的“必待贤以礼”。主题思想的重复,使全诗更有抑扬低昂、反复咏叹之致,增强了抒情的浓度。

第四节则是进一步加深了求贤若渴的思想感情,以“周公吐哺”的典故,抒“天下归心”的理想,请求天下贤才择枝而栖,到自己身边来。

公元210年,曹操发《求贤令》向全国召用人才,明确提出,不必要求廉洁之士,即便有过失都可任用,并鼓励臣僚举荐,将破格用人发挥到了极致。

这首《短歌行》,正是曹操用浪漫诗意的方式,向天下贤才送出的邀请函。

曹操是这么写的,也是这么做的。面对旧友许攸来投,曹操急切地光着脚去迎接;面对忠义英武的关羽,曹操明知难以改变他的想法,却依然珍之重之,送官送马。

正因为他海纳百川的胸襟和雅量,才一手建立了三国最庞大的智谋团,助他一统天下。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首诗写于北伐乌桓胜利的归途,是一首纯粹抒发人生哲理的言志之作。

此时的曹操已经五十三岁,在古代已经可以算作暮年,但他并无悲观之态,只以不断进取的精神激励自己。

事实上,他的一生,经历了一次次遭遇重挫、一次次绝处逢生,却又一次次重整旗鼓,奋发不息。

为讨伐董卓,曹操散尽家财招兵买马,可在汴水之战中损失殆尽;攻打徐州时,自己的根据地兖州却被陈宫、张邈串通吕布占去;赤壁之战中,问鼎天下的理想差点被一把大火烧得几乎破灭。

每一次,曹操都没有丧失锐意进取的激情,亲身体现了诗中传达的事在人为的乐观主义精神。

神龟虽能长寿,但也有死亡的时候。腾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然而,在曹操的心中,“盈缩之期,不但在天”,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决定,而是可以通过调养身心,保持身心健康,来益寿延年。

如何调养身心呢?曹操认为,不是坐而静养,不是修仙论道,而是保持一颗“志在千里”的“壮心”。

曹操的这首诗,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表达了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抒发了老当益壮的积极进取精神,这样的壮志豪情也激励了后世的无数人。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官渡之战后,曹操打败了袁绍,袁绍的两个儿子袁尚和袁熙北逃,与东北的乌桓勾结了起来。

此时的乌桓,在攻破幽州后,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势力愈发强大。两者勾结后,屡次骚扰边境,曹操不得不远征乌桓。

207年的8月,曹操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巩固了后方的安定。得胜回师,经过碣石山时,曹操满怀豪情,写下了这首《观沧海》,表达了渴望建功立业、统一中原的雄心壮志。

这首诗的前六句写的是眼前实景,意境开阔,气势雄浑。

水波动荡,岛屿高耸,树木葱茏,花草蓬勃,洪波巨澜,汹涌起伏。

这大海如此浩荡、山河如此壮丽,令诗人忍不住心生豪情,幻想着波浪吞吐日月、天河星光璀璨的奇景,触动了一统河山的伟大抱负与奋发进取的豪迈胸襟。

全诗的基调为苍凉慷慨的,语言质朴,沉雄健爽,气势横绝古今,也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清代沈德潜在《古诗源》评价其“有吞吐宇宙气象”,可谓得其诗中神妙。

1954年夏天,毛泽东来到秦皇岛北戴河。游完泳后,他漫步沙滩,眺望大海,口中念念有词。

身旁警卫好奇地询问他念什么,毛泽东提高了声音,一字一句地再念了一遍,正是曹操的《观沧海》。

归去之后,他心中豪情不减,挥毫写下了不朽名篇《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

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

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那“白浪滔天”的威猛旷悍,仿佛令人再次看到了一千七百多年前曹操眼中的风景。

而在那浩茫旷荡的海天,那萧瑟苍凉的秋风之外,仿佛也看到了曹操策马扬鞭、登山临海的雄姿。

两位伟大的诗人与政治家,隔着遥远的时空,似乎也有了惺惺相惜的情感,令人震撼。

作者:林家清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