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天与人间作画图

 冬歌文苑 2023-07-19 发布于北京

天与人间作画图

数日前白山镇高副镇长约我写一份齐嘴村保护利用专题调研提纲,因是同学向其力荐,不便推辞,只得应允。我所执教的中学尽管与齐嘴村相距不过十几分钟的车程,但我此前并未去过那里,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决定去那里实地探访一番。

齐嘴村得名的由来是:齐头嘴是巢湖南岸最大的湖嘴,位于白石天河入湖口门东侧。袁家山、双山与姥山、四顶山遥遥相对。这里有“九龙攒珠”的官印塘和建于明初的古村落群,还有绵延数里的杨岗红石崖以及杨岗头上古巢城城隍庙遗址,是巢湖岸边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齐头嘴一带在久远的年代前就有人类生活,境内星罗棋布的“神墩”就是古代先民聚居的村落。这里地狭人稠,房屋多呈四合院结构,多数人家都建有高大的围墙,如果不敞开大门,从外面很难窥见里面具体的样貌。唐末大诗人罗隐登临姥山时留有“借问邑人沉水事,已经秦汉几千年”的千古佳句。

昨天早晨,天空晴朗,我与一位同学相约攀登附近的白石山。由于时在盛夏,回家已是汗流浃背,正在房间里吹空调歇凉,接到镇政府一位年轻干部的电话,他受高副镇长委托,陪我一道去齐嘴村察看地形地貌和一些有代表性的风景名胜,以便让我对齐嘴村有一个总体的印象。

现在农村的路况远较以前为佳,一路都是宽阔的水泥路,只约摸一刻钟的时间,我们的车子就驶进了同春村的村部。齐嘴村归同春村辖治,为了找一个好的向导还得向同春村村部寻求帮助。村部宽大干净,内有十多间房屋,每间屋子都装有空调。巧合的是,村书记正好是我以前的学生,他见到我格外热情,递给我一瓶矿泉水,让我俩先休息一会。等我们说明了来意,他立即让村妇女主任带我们到齐嘴村去实地考察。妇女主任姓王,个子不大,性格开朗,很健谈,对齐嘴村一带再熟悉不过,对村里文物的典故讲起来也如数家珍。

王主任带我们从牌坊进入齐嘴村。这块牌坊由全体村民集资修建而成,极其高大,占据了整个路面。由于天气太热,我们是乘车游览的。一路上触目都是高大的树木,浓荫蔽日,路上遇到的行人很少,只有少数老人坐在自家的矮凳或石墩上神情漠然地打量着我们,偶尔在路上会遇到一只狗或几只鸡,狗吠或鸡鸣打破了乡村的宁静。好多人家的围墙上爬满了瓜果的藤蔓,有一户人家的门前有一棵茂盛的枣树,上面结满了青青的层层叠叠的枣子,王主任告诉我们,这些枣子须等到八九月份才能食用。

进村不远的地方,有一个用石柱支起的亭子,中有一井。井边立有一块石碑,碑上注明是“夏家古井”,是庐江县重点文物保护对象。此井位于齐嘴南村口,始建于明末,紫红麻石井圈,井壁石外呈六面形,每面均有刻字,因年代久远,字经风雨剥蚀,早已漫漶不清。王主任告诉我们:她小时候一直吃这里的井水,井水微有些甜,迄今井水仍可饮用,只是现在家家户户都通了自来水,才不再从此井汲水饮用。据说,此井与张献忠有关,张献忠曾占据巢湖,在巢湖操练水师。齐头嘴一带是张献忠安营扎寨的地方,因农民起义军需要大量生活用水,夏家于是在此凿井,系居住此村明初迁来的盛六夏合族所凿。井壁石并不甚高,井口开敞,我对王主任说,须在井口放置一个铁盖子才更为安全。如果任由井口张开,万一有人误坠入井中就事关人命了,她连忙点头称是。

王主任说,为了节约时间,并让我们少受烈日暴晒之苦,她直接把我们引到重要的景点那里,不太出名的景点就略过去了。参观完夏家古井,王主任把我们带到“官印塘”这里。这口塘是整个齐嘴村的中心,附近的居民都是围绕此塘在远近形成聚居的格局。这口塘大约有一百亩见方,四周用石块护坡,以防泥土滑进塘内,水很清澈,呈浅绿色。那日无风,水平如镜。塘的四面栽种各种各样的花果树木,满目葱翠。树荫下砌有石质的长条凳子,坐在石凳上颇有些清凉之意。四围的树木都以垂柳居多,枝条纷披,有的长枝已贴近水面,蓝天白云树木的影子倒映在清波里,像是完美的图画。齐嘴村的布局以“官印塘”为中心。之所以称此塘为“官印塘”,是因为它呈长方形,好似是旧时的官印。以门口塘为中心,科学规划道路、行巷、明暗排水沟渠和居住区等的一种村落布局方式,被称为“九龙攒珠”,宅地前低后高,意味一代胜过一代,“玄武压朱雀,代代有吃喝”,代表着先民们的美好愿望。当年修官印塘时,地仙曾拍着胸脯打包票说:“吴家三年不出人,就砍我头!”

参观完“官印塘”后,王主任将我们带到了“吴氏大门”跟前。“吴氏大门”呈外八字形,称“老大门”,左侧北头是“小大门”,两个门都对着“官印塘”,显得庄严气派。吴氏大门楼始建于明朝成化年间,乃十六世纪的古建筑,也是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岁月的洗礼,大门及内壁早已朽败不堪,但里面的青砖和黑木印下了历史的痕迹,见证了人间的沧桑巨变。我们去时,门是洞开的,左边设有“齐嘴村文物陈列室”,里面没有灯光,黑黢黢的,即使在盛夏的睛日,里面也显得阴暗,房子里静得可怕,没有一点声响。王主任对我们讲,由于年久失修,屋顶已朽坏,前几年重新修葺了屋顶,现在才不至于漏雨。我对王主任说,这里应该要重新打扫整理维护,要“以旧修旧”,尽可能把这些古文物保存好。王主任也慨叹说,村部的人手和资金都不够,现在暂时还照顾不到这里,希望有更多的有识之士对古村落给予关注,因为这些文物、建筑都承载着乡愁记忆和归属感,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

接着我们参观了吴家祠堂和袁家山。吴家祠堂大门紧锁,占地广大庭院深深,从外面的形状来看,带有鲜明的徽派建筑特色。途经袁家山时,太阳光正烈,我们只在山麓下走了一会。王主任说以前上袁家山只有不规则的土路,现在从山脚到山顶都修建了平坦齐整的石阶路,登山就方便多了,而且山顶还修建了玻璃栈道,挺立在栈道之上,居高向下俯视,巢湖胜景会尽收眼底,能使人心胸开阔心旷神怡。本拟登顶,但王主任怕我们因天热中暑,就说选个秋凉的天气陪我们登山览景,我们也就不再坚持了。

车子继续前进,遇到了一块巨大的湿地,里面有茂草挺立,也有浓密的芦苇,最惹眼的还是一望无际的花叶荷花。湿地里红绿交错,满是诗意。现在湿地里的曲折泥路都改修成水泥路面,两边还有铁制的扶手。有的地方还修有长长的廊桥,廊桥的尽头便是一个精致的凉风亭。亭子较高,坐在亭子的木凳上,可以欣赏到田田的荷叶和袅娜鲜艳的荷花,真有一派田园牧歌式的情调。暑假里,宅在家里,整天吹着空调,不仅人身上感到不适,而且还有一种寂寥烦躁的感觉,现在与大自然融合在一起,满眼的青枝绿叶满塘的或红或白的荷花,真的使人消除了杂念净化了心灵,感到了一种丰富的宁静和愉快的享受。

齐头嘴濒临巢湖,我们最后来到的地方便是巢湖岸边,三百里巢湖烟波浩淼。前人将巢湖与苏州等量齐观:“天与人间作画图,南巢曾说小姑苏。”明人于觉世《望巢湖》是这样赞美平湖春晓的:“长湖三百里,四望豁江天。日气来残雨,风樯落晓烟。环城一水阔,隔岸数峰妍。南国春光早,游歌半扣舷。”王主任说她小时候夏天没有电风扇和空调,她便与小伙伴们在日暮下湖游泳,等身上凉透了,就去家里换上干净衣服,等吃过晚饭就随众人带个凉席,在巢湖岸边择一处空地,倒头就睡,而且晚上还没有蚊虫叮咬,又不感到炎热。在朗月和星光之下,她和同龄的孩子一起说笑和讲故事,充分感受到夏夜的凉爽和欢乐。快到吃中饭的时候,我吟哦着今人咏姥山的一首诗:“碧波浮起姥山岚,古塔渔村石径盘。绿树荫浓仙乐雅,武陵人谓是桃源。”望着风光优美的巢湖,我们怀着依恋的心情踏上了归程。

                                    图片/网络

作者简介

陈军,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白山镇中初中语文教师,自幼爱好文学,手不释卷笔耕不辍,1996年毕业于芜湖师专中文系。曾任芜湖师专白山镇中校报编辑,有多篇文章见诸报刊。有散文《秋晚黄昏》发表在《巢湖日报》上,在《钓鱼报》上发表过白话诗《钓鱼》。近日在由《中国散文网》《中国诗书画家网》《北京华夏博学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共同举办的全国散文比赛中,凭《永远的农中》这篇散文一举夺得金奖,并受邀作为获奖代表出席2023年4月7日至10日在首都北京召开的"2023年中国当代文艺家创作论坛”,同期举行《代表作年鉴》颁奖盛典,作品有《桃花古井醉春风》。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