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许春波,网名春波秋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黑龙江肇东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从事业余文学创作几十年,曾在多家各级文学报刊、网络平台上发表文学作品。有部分作品在一些文学大奖赛获奖,并被汇编入多部文学作品集。 打靶归来忆当年 一次偶然的相约,让我又一次拿起了枪,在相隔了48年后又有了打靶的机会,而且取得了很好的射击成绩。 夏日的一天,接到朋友相约,到本市的几处旅游景点去采风、撰文,我便高兴地如约而至,与几位文友一同驱车前行。 我们的第一站,便来到了位于城郊北部的一处集步手枪射击、马术表演、飞碟试射等项目为一身的旅游景区。 了解了一下景区的旅游开发项目后,眼前马术表演和飞碟都不能进行,工作人员便建议我们亲身感受一下射击项目。大家听了都很兴奋,毕竟我们大多文友还从来没有摸过枪,那就去射击馆一试吧。 射击项目导引员拿来了射击用的手枪,然后装上子弹,每个人5发标准。于是,文友们依次开始射击训练。射击导员小伙子,耐心地讲解手枪射击的基本要领,诸如右手握枪、左手怎样托住右手,稳定住枪体。然后,指导试射人员怎样瞄准,即枪上端缺口与枪管前端的准星和要射击的目标瓶三点成一线。为了减少枪声震耳,导员还给我们每个人带上了耳麦。 枪声响了,一枪、两枪、三枪......随着枪响,文友们也在呼喊,打中了一枪!接下来,又一名枪手上阵射击。依然是导员讲要领,试射者瞄准、扣动扳机。几名文友射击下来,有的5枪一中,有的5枪全部打空。很快,就轮到我来射击了。 我站在射击窗口前,两脚稍叉以稳定射击姿势,然后按照导员指导握好手枪。之后的瞄准,对我来说已不是什么难事,于是我调整好呼吸,瞄准目标瓶不失时机地扣动扳机。“砰”的一声枪响,50米外的目标瓶应声而碎,随后便是文友们的欢呼,“好枪法!”“一枪就打中了”。紧接着我又打出了第二枪,这一枪没有中。我稍平定一下心跳,再一次瞄准、扣动扳机,又一只目标瓶被打碎了。文友们又是一片赞叹。文友的赞叹声还没落,我又扣动了扳机,第三只瓶子又应声破碎了。就这样,我用5枪3中的成绩结束了射击。文友们一片掌声,都赞我好枪法,宝刀不老。有文友就问我,打这么好看来是有基础啊!当过兵吧?我笑着回道:“当过民兵,也真的打过枪,不过那是步枪。”然后还骄傲的说:“我的步枪成绩也很好的。” 手枪的射击告一段落,那边有文友跃跃欲试要试一试步枪射击。我也好想再握一握步枪,可有48年没有摸过步枪了。但又感觉步枪的后坐力比较大,由于我不久前因病做了开胸手术,因此只好做罢。 在去往下一处景点的车上,文友们还都兴奋在刚才射击训练的情趣中。而射击获得最好成绩的我,却在一边若有所思,5枪3中的兴奋竟把我带回到那难忘的青春岁月,让我不禁忆起了当年“知青点”时的军训射击。 1975年冬季,18岁的我在公社的畜牧场当“知青”。由于当时“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备需要,公社在我们“知青点”组建了一个基干民兵打坦克班。于是,我们12名男青年,被挑选进打坦克班,集中军事训练。 我们的军事训练,是那种真刀真枪的武装训练。每个人都发给了一支五六式半自动步枪,那步枪都是有独自枪号的。接过了那支步枪,我们一个个都兴奋极了,俨然自己就成了一名威武的战士。 我的那支步枪是一只经过准星校正的教练枪,负责我们训练的公社武装部的马教导员,每次需要时都用我这把枪做示范。我很爱惜这只步枪,平日里总是按教练指导的规程,拆卸枪的部件、擦枪、装枪,始终保持枪体洁净,那枪膛里呈螺旋形的弹道总是铮明瓦亮。 由于我们的军事训练是在冬季进行的,因此,我们多在冰冷的大地上练习步枪卧射,遇有雪天,就趴在雪地上练习瞄准,十分的艰苦。我们12个人呈一字形排开,练习卧姿装子弹,然后向着远处的靶子瞄准,全然不顾身下的积雪和刺骨的寒风。训练时,教官一个“战士”一个“战士”的指导、检验,不断地纠正我们右手握枪、左手托枪的姿势,检查我们瞄准时腮部贴枪部位、肩部抵枪力度、扣动扳机的掌握等动作,要求非常严格。而我们,更是十分认真刻苦的去完成每一个动作要领,因为这将关乎到我们此后进行实弹考核的射击成绩,谁都不愿落在别人后边。尤其在掌握瞄准要领上,我们反复练习标尺缺口、准星和标靶三点成一线,并且还要熟练用双眼瞄准,而不是闭上一只眼睛用单眼瞄准。 每天都进行艰苦、单调的瞄准训练,我们都十分期待着实弹射击的到来。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我们都基本掌握了卧射的基本要领,终于要进入实弹射击考核环节了。为了使从来没有打过枪的我们,能够适应实弹射击,也为最终实弹考核打好基础,教练员对我们首先实施了一次实弹试射。也就是这次试射不计入考核成绩。 那一天,教练员带领兴奋的我们行军拉练至10多里地远的一片草原,公社的打靶场就建在这远离村屯的草原深处。我们的第一次实弹试射,就将在这里进行。只见远处有一道高高堆起的长长的大土包,土包前是一道沟,我们用来射击的靶子,就依着土包立在了土沟的后沿处。报靶员就藏在那道土沟里。 开始打靶了,我们12人依顺序一个一个进入掩体,每个人3发子弹,开始进行实弹射击。每当一个人射击完毕,土沟内的报靶员就会举起报靶杆牌,用规范的动作进行报靶,是8环、9环,还是10环,这边教练员就一个人一个人、一枪一枪地记录下我们的射击成绩。如今还恍惚记得,报靶员用报靶杆牌指示出我们射击每一枪不同的靶数。譬如命中10环,那报靶杆牌就在胸环靶前左右摆动一下;命中9环,靶牌呈上下摆动;命中8环,靶牌就放在胸环靶的右肩处;命中7环,靶牌放在左肩处;命中6环,靶牌便放在胸环靶的右下方;命中5环,靶牌则放在左下方。如果脱靶了,靶牌就在胸环靶前划一个圈圈。 几名战友试射完后,轮到我射击了。虽然在别人射击时,我心中就反复的叮嘱自己别紧张、别紧张,可兴奋的心情还是很难平静。还好,我的3发子弹打出了24环的成绩,其中有一发还打出了10环,成为了获得“优秀”成绩的几名“战士”中的一员。 试射的良好成绩,给了我莫大的鼓励,使我更加刻苦的继续训练。隔了不多天,我们就进行了最终的实弹考核。还是那个靶场,还是我们这班“战士”。这一次,我们是标准的每人5发子弹,卧姿有依托射击。有了上一次的试射和较好成绩的垫底,心里也就不再那么紧张了。我平静地进入掩体,轻轻地呼了一口气,卧姿装子弹,熟练的瞄准,果断地扣动扳机。一枪、两枪,一连串5枪都没有脱靶。结果,最终我打了40环,当看到报靶员又一次报出了一个10环,我真是高兴极了。多少天的苦终于没有白吃。凭着5发40环的成绩,在及格、良好、优秀三个等级中,我跻身了射击优秀的行列,我和战友们都高兴地相互祝贺。 在一片欢呼声中,我们的实弹考核全部结束了。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肩扛着钢枪,兴高采烈的走回“营地”,多远的路都不觉得累。此时的我们,不禁唱起了“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 如今,48年过去了。当年那一声声枪响、那一句句“战士打靶把营归”的歌声,犹如还响在耳边,而当年“知青”的我已是年近古稀。真没成想,竟还有机会再拿起枪来,重温射击的旧梦,真的是很难得。而且这一次的手枪试射,我竟还能打出5枪3中的好成绩,这使我更坚定了信心,也更受到了鼓舞。我虽已不年轻,可我还是个“战士”,只要祖国和人民需要,我还会一样去“备战备荒为人民”,那是我们不忘的初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