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像解剖 | 腰椎-椎旁肌群MR解剖

 影像诊断与科研 2023-07-19 发布于广东
椎旁肌群结构

腰椎椎旁肌群主要由竖脊肌和多裂肌构成。

浅层为竖脊肌肌群,包括最内侧的棘肌,中间为最长肌,最外层为髂肋肌。而竖脊肌由棘肌 、最长肌  和髂肋肌组成,每块肌肉又各有3个部分。

1.    在棘肌中,胸棘肌尤为重要,其位于胸椎区域竖脊肌最内侧部分,起于上胸椎的棘突,止于第11、12胸椎及第1、2腰椎的棘突。其他部位的棘肌排列不规则,发育不如胸棘肌。

2.    最长肌位于竖脊肌的中间,起于每个节段肋骨和横突相应部分。其中,胸最长肌是竖脊肌最大的组成部分,包括胸部和腰部2部分。腰部的最长肌与多裂肌之间被充满脂肪的裂隙隔开,形成明显的肌间隙。

3.    髂肋肌是竖脊肌最外侧部分。其中腰髂肋肌由腰部和胸部组成。

深层椎旁肌都是起止点附着在椎体的横突或棘突上的肌肉,被称为“棘突横突肌群”,包含回旋肌、多裂肌和半棘肌。回旋肌是位置最深的椎旁肌,而半棘肌位于棘突横突肌群中的最浅层,多裂肌是介于回旋肌与半棘肌之间的中层肌。多裂肌起自骶骨后面,节段性止于起点以上2至4个棘突,是腰部最发达的肌肉,起到主导作用。

椎体前外侧肌群有腰大肌、髂腰肌、腰小肌、腰方肌和腹横肌


椎旁后部肌肉的轴向T2加权磁共振图像,显示椎旁肌群(蓝色箭头)、多裂肌(绿色箭头)和竖脊肌(红色箭头),腰大肌(黄色)


左:表示测量水平的矢状面。L3=第3腰椎,L4=第4腰椎,L5=第5腰椎,S1=第1骶椎。右:L4上端板水平上的轴平面。MF=多裂肌,ES=竖脊肌,QL=腰方肌,PM=腰大肌,IVD=椎间盘,IVC=下腔静脉,A=腹主动脉。

缩写:IVD椎间盘、ES竖脊肌、ST棘横肌(腰多裂肌)、QL腰方肌、PM腰大肌、SPC椎管、ZJ关节突关节、TLF胸腰筋膜、IFT筋膜内三角肌、ESA、竖脊肌筋膜。橙色多边形周长测量 = 腰椎多裂肌总感兴趣区;紫色多边形周长测量 = 竖脊肌总感兴趣区域,蓝色多边形周长测量 = 腰方,绿色多边形周长测量 = 腰大肌

(A)无脂肪的肌肉组织(B)轻度脂肪的肌肉组织(C)中度脂肪的肌肉(D)晚期脂肪沉积的肌肉组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