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里的五代十国

 道鑫_崭桐 2023-07-19 发布于广东
图片


文/陆思怡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存在感特别低的时代。比起完成大一统伟业的秦朝、成为华夏文明象征的汉朝、万国来朝的唐朝、人文荟萃的宋朝、农商业空前繁荣的明、清以及豪杰奇士辈出的春秋、战国、三国等时期,五代十国堪称“小透明”。读五代史,既没有威服四海、令人骄傲的皇图霸业,也没有睥睨天下、善始善终的英雄人物。这个时期充斥的是阴谋算计,是血腥残忍,是一幕幕山河破碎、身世浮沉的极致悲剧。但或许是国家不幸诗家幸,五代十国流传下来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让我们用诗词串联起时空的脉络,在诗人的如椽巨笔下感受那个烽火连天、混战不休的黑色年代。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满院菊花飒飒、寂寞无蝶,在看到这幅清冷孤寂的景象后,黄巢却是激起了满腔豪气,遥想自己假如有一日当了春神,必将安排菊花和桃花同在春天盛开。今日读来,我们依然能感受到诗中满满的豪迈雄伟之意。经历了唐末藩镇林立、军阀混战,盛唐的余晖早已落下。黄巢本是一名家境富裕的盐商之子,成年后也曾参加科考,但唐代科举制度尚不成熟,采用的是“公卷”、“通榜”形式,试卷不糊名,考生要先向权贵投卷,博取赏识与名气,因此到了唐末,能登第者往往都出身高门显宦。又一次落第后,黄巢还作了一首十分有名的赋菊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桀骜之气跃然纸上,透过诗句似乎已经能预见若干年后他参加农民起义,辗转千里,挑动天下的景象。

图片

——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诗句出自韦庄的《秦妇吟》,诗人借一位逃难妇女之口(即秦妇),用叙事笔法描绘了黄巢起义军入城后的巨变惨象。全诗共一百一十九联二百三十八句,结构恢宏,语言精炼,是一首长篇叙事诗,后人把它与《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辞》并称为“乐府三绝”。“家家流血如泉沸,处处冤声声动地”、“舞伎歌姬尽暗捐,婴儿稚女皆生弃”、“四面从兹多厄束,一斗黄金一斗粟”、“明朝晓至三峰路,百万人家无一户”,在韦庄笔下,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当时人民蒙受的巨大牺牲和沉重苦难。

黄巢起义向本就虚弱的唐王朝挥出了重重一拳,持续数年的流动作战以及洛阳、长安先后被起义军攻破,都沉重打击了残余的皇权势力。长安的天街上,曾经煊赫一时的王公卿相都化作了骨,唐王朝自此名存实亡。而天佑二年(905)的白马驿之祸,更是令王朝倾覆正式进入了倒计时。黄河岸边,又一名屡试不第的“学渣”李振鼓动朱温“此等自谓清流,宜投诸河,永为浊流。”以尚书左仆射裴枢为首的三十余名“衣冠清流”被尽数逼杀,抛尸黄河。黄河水赤的同时也昭示了一个时代的即将落幕,从两汉时期开始兴起士族门阀政治宣告破产,平民出身的军阀势力跃上历史舞台,垄断政治、经济与知识的高门士族群体被掌握武装力量的藩镇军阀集团取代,五代十国拉开序幕。

图片

——不知负何事,生死厄于陈。

以907年后梁代唐作为起始,以979年十国中的最后一个政权北汉灭亡作为终结,这73年间,中原大地先后兴替了后梁、后唐、后汉、后晋和后周五个朝代,同时还存在着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国、南楚、南汉、南平、北汉等十个割据政权,中国迎来了又一个大分裂时期。

观察这段历史,我们会发现,中原这些走马观花、交替登场的政权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短”。后梁传二世三帝,17年而亡;后唐传二世四帝,14年而亡;后晋历经二帝,12年而亡;后汉凡二主,不过4年而亡;后周历经三帝,享国10年,其后北宋建立。五代十国的政权更像是唐时藩镇的延续,政权的旋起旋灭,直接导致了这片土地上战乱频发、生灵涂炭,社会经济文化均遭到了极大破坏,君臣父子的传统伦理纲常全面崩坏,秩序荡然无存,道德彻底沦丧。

“破落三间屋,萧条一旅人。不知负何事,生死厄于陈。”这首诗的作者仅是一名伶人,名叫李花开,诗中描写的也不是某个穷困潦倒者,而是位于陈州的一处孔子庙。后汉隐帝乾祐二年(949),时任陈州防御的李谷拜谒夫子庙时发现庙宇十分破陋,叹息良久。随行的伶人李开花立刻作了这首诗献上,巧妙化用了孔子“陈蔡之厄”的典故,而这一行人的所在地也正是在陈州,古今相通之下,勾起了李谷心底深处的一丝触动,便出钱修缮了庙宇。此时距离唐亡已四十余年,中原历经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等政权,战火燃遍了整片大地,放眼望去断壁残垣、满目疮痍,就连至圣先师孔子的庙宇也破败不堪。在这一刻,无论是身为权贵的李谷亦或是身份低微的伶人,他们内心的萧索恻然是相通的。战乱年代,人生是如此无常,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庶百姓,无不是随波飘零,旦夕祸福,今朝纸醉金迷,明日身首分离,生死不由人。

图片

——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

五代时期的权力交接是极为残酷的,梁太祖朱温一代奸雄,被亲子弑父篡位,其后诸子相残;唐庄宗李存勖英勇善战,灭后梁、建后唐,平定前蜀,堪称当世豪杰,最终死于伶人之手;晋高祖石敬瑭为谋求契丹扶持,认辽太宗为父,割燕云十六州,导致北方藩篱尽失,遗祸无穷;后汉隐帝即位后立刻诛杀权臣,却遭遇郭威兵变反抗,家国覆灭;而郭威虽然建立后周,家人子女却也被隐帝屠戮一空;周世宗柴荣当世英主,英年早逝后,幼子即被夺取帝位,后周始于“黄袍加身”,也终于“黄袍加身”。纵观五代,开国之君都是手握重兵的藩镇或大将,“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成为乱世真理,而血缘、道德、忠诚、继承制度都无法保证每一位皇位继承者能够平稳交接这份至高权力。

在这样一个上层权力分配充满刀光剑影的年代,有一个人却可谓官场“不倒翁”,历仕四朝十帝,担任过宰相、三公、三师等高位,却始终安然无恙,他就是冯道。在太平盛世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已经不多,而身处这样一个频繁动荡的年代,就更为难得。宋朝之后,由于冯道多次改换门庭,有悖于儒家的“忠义”思想而备受批评讥讽。但我们评价历史人物,不能脱离他所处的时代而评论,也不能仅从某一方面的道德标准进行评价。论语中子贡曾问,像管仲这样不能自杀殉主的人是否不能称之为仁?孔子却回答:“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管仲辅佐桓公,成就霸业,人民至今仍在享受他的遗泽恩惠。没有管仲,我们现在还被发左衽呢,所以他怎么能像普通百姓那样恪守小节,自杀在小山沟里而谁也不知道呀!虽然冯道从后晋时起名为宰相,但军阀治国的特殊时期,他并不具备宰相的实权,国家祸乱的罪责也不由他负主要责任。冯道一生济世爱民,身逢危难之际,能尽力保护国家、拯救百姓的,便是国家、社稷、人民的有功之臣。身处五代这样一个暴君骄将环伺,政权更替频发的时代,丧君亡国,一死相报,这是成全个人道德、君臣之义的小忠,而在这吃人的世道中,努力守护国家人民,保护文明传承不熄同样是大义所在。如果人人都守小忠,像孔子所言那般默默无闻的殉主而死,那匡扶社稷的大义又有谁来完成呢?“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冯道为官任事的本心,或许能在这句诗中窥视一二,五代做官正好比身在“虎狼丛中”,要想独善其身进而兼济天下,就要坚持恪守正道、用心为民。

图片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从地理上看,五代均集中在黄河流域,而十国中除北汉以外,都位于长江以南,地缘位置的不同,导致这些政权建立后面临的境况也截然不同。中原王朝居四战之地,内忧外患交加,政权跌宕的同时亦无暇他顾,使得偏远之地的割据政权得到了喘息之机,大部分政权的存在时间都超过了五代中享国最久的的后梁,如南唐享国38年,吴越享国72年,南汉享国67年。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以及北方战乱导致大量劳动力人口和先进的文化技术南迁,客观上促进了南方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为宋代江南的繁荣局面奠定了基础。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是《献钱尚父》一诗中的名句,诗题中的钱尚父便是指吴越国的开国国主钱鏐。满堂的宾客、盛开的鲜花,富贵的气息扑面而来,但下一句画风又突然转向了金戈铁马,一把利剑横扫十四州,胸臆之间豪气自起。这是吴越国的兴盛时期,比起中原的哀鸿遍野,此时的钱镠已成就立国功业,开拓的疆域大约是现在浙江省全境、江苏苏州、上海和福建福州一带,百姓安居乐业、衣食丰足。钱鏐主政期间,虽然喜好奢侈,但他坚持执行保境安民的国策,兴修水利,劝课农桑,对江南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他修订治家八训,教诲子孙量力而行,“凡中国之君,虽易异姓,宜善事之”,这份遗训也促成了后来吴越国的“纳土归宋”,使得两浙百姓免于兵灾。

图片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南唐后主李煜是一位充满悲剧色彩的传奇人物,作为才子,他成就斐然,精通书法、绘画、诗文、音律,尤其善于写词,仅存世的就有三十余首,是词坛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但作为皇帝,他又是失败的,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在位期间遵奉宋朝,为求自保,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并一再贬损仪制,但仍然没有逃脱亡国命运。李煜词作的风格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在亡国之前,他的词绮丽浮靡,风格承袭晚唐的花间词派,“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题材仍然局限于奢靡的宫廷生活和男女情事。而亡国以后,李煜被俘虏至宋朝东京,从一国之君沦落为阶下之囚,又身负国破家亡的仇恨,忧思难解、悲伤欲绝,所创诗词涅槃重生,“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等词意境深远、感慨深邃。三年的囚禁生涯中,李后主什么也做不了,只能寄情于词,他的词作因为人生际遇的转折而格局大变,失去了君王的身份,却成就了千古词帝。但也是因为寄情于词,国仇家恨、故国难忘,种种真情都写在了词中,一首《虞美人》成为了他的绝命词。“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字字泣血,凄凉哀婉,李煜以生命为代价,写就了这首千古绝唱。

五代十国的诗词,有婉约,有豪迈,有压抑,有壮阔,有诗情画意,也有家国情怀,每一首都是时代的侧影,叙说了当时人们的悲欢离合。今天的我们读诗读史,除了陶冶情操,也是希望能借助文字的力量,穿越时空领略千年以前的英雄人物与他们演绎的宏伟史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