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富人教育孩子的天然缺陷

 慧然 2023-07-19 发布于广东
稍了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孔子很早失去父亲,由母亲带大,孟母三迁说明孟子也是一个从小失去父亲的娃。
孔子这么牛,他的儿子孔鲤按道理在孔子引导下应该很厉害,实际上孔鲤在儒家的影响力除了拥有孔子的儿子这一身份,并没有太多建树,相反他的孙子孔伋的影响力比较大。传说《中庸》是他的作品。
无独有偶,孔伋年少失父,母亲改嫁,跟着孔子。孔子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孔伋很小的时候,孔子也去世了。
刘备是母亲带大的,孙权、孙策也是年少失去父亲跟着母亲,他们最后一个建立蜀汉、一个建立吴国;诸葛亮年少失去父母,跟着族叔长大。
历史上影响力很大的人物不止这么多,这些是我随意想到举的。

图片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经历了苦难,有些或许是生死之难。
现在很多富人一生完小孩就找保姆,由保姆带大,想方设法给他们最好的食物、用具、让他们受到很好的教育,包括所谓的吃苦教育等等。
这些教育能替代真正的苦难吗?
花再多的钱也不可能替代,这是钱买不到的。钱在教育这件事情上并不能做到呼风唤雨般,相反无力感的时期比较多。
一个富人真愿意将孩子送到真正的苦难处经历吗?
答案同样是否定的。
这是生在如此家庭孩子的天然缺陷。
再看刘邦从小受到父母的轻视;汉文帝的母亲一开始也是路人甲,后经过诛杀诸吕行动之后被推为皇帝,刚当皇帝时连立个太子都不敢;汉武帝刘彻一开始没有机会当太子,上皇帝之后又受到窦太后的制约;汉宣帝先受灭门之灾,后流落民间,当了皇帝受霍光制约,最终将西汉带向顶峰。
这四位皇帝是西汉最牛的皇帝,每一个上位都是经历血腥或苦难,汉宣帝的儿子汉元帝在后宫长大,接受当时最好的儒生教育,又有一个英明的父亲在旁指导,结果却将西汉从顶端带向败落。

图片

唐太宗的皇位是夺过来的、唐玄宗的皇位也是夺过来的,康熙继位时很小,受太皇太后节制,朝廷有权臣,朝外有三藩。相反乾隆继位就很顺利,清朝的败落始于乾隆。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需要强调的是并不是说夺得皇位的一定是明主。)
为什么皇帝愿意看着自己的孩子为争皇位打的头破血流却不制止,相信看到这里应该很清楚。
富人孩子有出息的很多,但他们对真正的苦难的感知的机会不多,因为很好的家庭条件以及能干的父母已经替其抵挡一些苦难。
他们的三代对苦难的感受会更浅,四代更堪。
故为啥富会不过三代,道理就在这里。
相反穷人啥资源都没有,但他们拥有一个富人花钱都买不到的东西:苦难。
很可惜的是很多并不富裕的人并不认为这是最宝贵的资源,反认为是一种灾难,将孩子如同富人家庭一般拼命保护起来。尽自己的全力让孩子过上比较好的生活,尽量避免苦难。
他们的观念是:最苦不能苦孩子。
我觉得这样的做法是蛮可惜的。
这样等于说是和富人家的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了,在资源无法比拟的前提之下,又放弃自己拥有的天然资源优势,总体来说还没有开跑就输定了,这个定是一定。

图片

那个北大的教授死活都想不通,自己和妻子都是双北大,孩子却十分平庸,真正的原因就是他经历的苦难,而他的孩子没有。详细见《悟通“天地无言”就能找到教育孩子的最好方法》。
当然也不需要感到悲哀,据有关数据显示,以200年为界,真正能留下后代的大约也就百分之十几的人,故我们的祖上皆都阔过,否则也没有我们。
从这个角度反过来验证了富人教育孩子的天然缺陷。
很多人说什么是天道,什么是天道循环,这就是。只不过显现时间有时会比较长,有时大于人一生,使得我们无法验证。再回头去看老子所说的:“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是否有一种金玉良言之感呢?
盛极为什么必衰,此为因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