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作家原创作品 文学爱好者交流园地 」 孔孟之乡 | 礼义之邦 | 物华天宝 | 人杰地灵 

作者:杨恒坡  最近有一部电影特别火,火过高温的天气。忙里偷闲,买了张电影票,去吾悦星轶影城看《消失的她》。这是一部悬疑剧。按理说这类题材较吸引年轻人,没想到街头巷尾、大众媒体都在谈论。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才买了张票走进影院,因为一年之中观影的次数实在太少。垂垂老矣,心境比不得年轻人那么洒脱。看完这场电影,感慨很多,但我最想说的一句话是:《消失的她》与爱情无关。谁如果仅仅把它看成一场爱情悲剧,那么,无疑辜负了这部片子的本意;无疑,降低了影片的社会意义。这是一部改编剧,改编自前苏联电影《为单身汉设下的陷阱》。何非与妻子李木子到东南亚一个叫“巴迪维亚”的国家结婚一周年旅行,妻子失踪后何非向当地警察局报警。一个自称何非妻子的女人出现了,然后,一番的扑朔迷离,真相大白时,不免令人唏嘘。上映结束,连字幕都终了,我看到还有几对情侣依然呆坐着,不肯挪动身体。也许我们看到过太多赞美爱情的东西,对这样一种类型的电影有些惊讶。但或许,是里边的某种东西击中了某些人的内心。据说有的情侣走出影院后,再也“不相信爱情”,然后分道扬镳。当然,这未必是真的;越是信息时代,越要瞪大眼睛,越要用自己的智慧分辨真假。但这部电影引发人们对爱情的重新思考,则几乎是每一个观影人在看完本场电影后多多少少都会有的心理行为。他爱我吗?我爱他吗?为什么相爱的人也可以互相伤害?“为何爱我者予我牢笼”?在李木子被关进防鲨笼而何非毅然决然转身的一刹那,整个放映厅是死寂的,原始蛮荒一般的死寂。爱情,这世界上最美好的字眼,此刻,却充满了血腥。这就是生活?对——这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年少时把一切都想象得很美好,长大了才知道那不过是童话。但,有一颗坚定的心认为:人心向善,有的人不过是万不得已而已!而且,正是这“万不得已”,才映衬出世界的美好!比如,我曾经天真地认为,人一辈子永远不生病,该是如何的美好。但随即发现,假如真的如此,那么,将没有人珍惜健康。每个人都可以放肆地活着,昏天地黑地去做想做的一切而不必担心疾病找上门来。假如生命是上苍所期许的,每个人都可以寿终正寝、无疾而终,那么,谁也不会有起码的敬畏,最大的受益者将是胡作非为之人,这,才是最可怕的非人间!有了反面教材,人们才活得规矩。所以,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白与黑……从来都是一对孪生姐妹,它们如影随形,共同构成了这个世界。真善美是我们不变的追求,但如果没有了假恶丑的窥探,世界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就会死水一潭——古老的《易经》早就告诉了我们:一阴一阳之谓道。万事万物,谁也逃不过这条铁律。生活里应该有何非这样的人存在,他们反衬出真情的可贵,提醒着人们美好并非可以信手拈来,而是要不懈地去追求。 又想到《浮士德》。魔鬼梅菲斯特与浮士德打赌,如果浮士德表示满足,那么他将倒地而死,灵魂归梅菲斯特所有。浮士德终生追求,永不停歇,让梅菲斯特无可奈何。终于,在浮士德100岁,而且双目失明之后,当充满激情地回顾自己的一生时,浮士德说“你真美啊,请停一停”。话音未落,浮士德随即倒在地上死去。在这部诗剧里,大诗人歌德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任何事物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失去了对立面,“这一面”也将走向死亡。所以,千万不要把这样一部有深刻思想内涵的影视作品简单地看成是对有的“爱情”的讨伐,它是在揭示人性的另一面。生活从来都不只有春天,还有漫长的冬;日子并不总是晴空万里,时不时就会有雨雪风霜。假如每天都是响晴的天,万里无云,那么,禾苗将干枯。从世俗的角度看《消失的她》,纷纷扰扰;从哲学的角度看,一切都在预料中。只是啊别忘了,对美的追求任重而道远,值得每个人拿一辈子去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