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青年报

 北京的骑士 2023-07-19 发布于北京

◎户力平

在长达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及两侧,曾有过十余座古桥,而今有迹可寻的为万宁桥、神武桥、内金水桥、外金水桥、天桥等。每座古桥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见证着中轴线的变迁。为此,我沿着中轴线自北向南而行,探寻那些古桥的历史渊源。

历史最悠久、别称最多的“万宁桥”

为了更多地了解中轴线古桥的历史与掌故,我特别邀请了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的张先生同行,他研究北京古建筑多年。我们在中轴线最北端的鼓楼下相会,随后沿中轴线自北向南而行。

我们边走边聊,不到十分钟,便来到万宁桥。

张先生介绍,万宁桥在中轴线众多古桥中有两个特点,一是修建年代最为悠久,故有“中轴线第一桥”之称;二是历史上别称最多,有近十个。随后他向我一一介绍。

万宁桥位于地安门外大街,纵跨中轴线下的玉河之上,民间有“先有万宁桥,后有中轴线,再有北京城”之说。

据《北京古桥》记载:万宁桥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郭守敬奉诏兴修大都运河前,在此已有一座木桥,兴修漕运河道(也称玉河、御河)时,为便于漕船通行,将木桥改建为石桥。因地处什刹海入玉河口处,故为元代大运河漕运的始点。桥西装有水闸,名曰“澄清上闸”,通过提放水闸,沿御河北来的漕船可达“海子”(积水潭)内停泊。清代《日下旧闻考》引元代《析津志》称:“万宁桥,在元(玄)武池(今什刹海)东,名澄清闸,至元中建,在海子东。至元后复用石重修,虽更名万宁,人惟以海子桥名之。”万宁,即万事、万物安宁,寓意吉祥。桥以“万宁”而称,取“万年永宁,坚固不朽”之意,寓意漕(水)运万事平安之意。另说桥北侧(今鼓楼附近)曾有大天寿万宁寺,故桥以寺而称“万宁桥”。

万宁桥为单孔汉白玉石拱桥,长十余米,宽近十米,桥面用块石铺砌,中间微拱。桥的两侧建有汉白玉石护栏,雕有莲花宝瓶等图案。

元代刘秉忠以万宁桥为全城规划的起点,从城南丽正门(今天安门南侧)向北,经千步廊,穿过皇城正门灵星门,过周桥(今故宫内金水桥)和宫城正门崇天门,再过大明门、大明殿、延春门、延春阁、厚载门、御园、厚载红门,再过万宁桥,直到中心阁(今鼓楼),奠定了北京中轴线的雏形。因万宁桥地处中轴线北端,且为众多桥梁中建设最早的,故有“中轴线第一桥”之称。在该桥东南侧不远处,曾有座东不压桥(东布粮桥、步量桥)。

万宁桥是中轴线众多石桥中别称最多的。因横跨漕运河道之上,曾有“漕运桥”之称,又因为单孔石桥,也称“独孔桥”“大石桥”。其地处皇城北门外,而明代改皇城北门为北安门,清代又改称地安门,故有“北安桥”“地安桥”之称。皇城北门俗称后门,又俗称“后门桥”。因西邻什刹海,也被称为“海子桥”。元代是帝王出皇城北门,北巡之门,也曾被称为“天桥”。清代桥的两侧广植荷花,又雅称“莲花桥”,“竹枝词”曾赞曰:“地安门外赏荷时,数里红莲映碧池。”此外,因桥的上拱外形呈弯月状,又有“月桥”之称。

1953年万宁桥下的玉河改为暗沟,桥埋于地下,只露桥面和桥栏。1999年6月整修万宁桥,暗沟改回明渠,东西重现水流,桥身重现。2000年启动万宁桥修复工程,恢复了“万宁桥”之名。而今,历经700多年,故桥依然坚固,桥上人来车往。它既是研究元代北京漕运的实物,也成为北京中轴线遗产区要素之一。

等级极为分明的“金水桥”

离开万宁桥,我们乘5路公交车到达南长街,向南行至西长安街,再向东便来到天安门前的金水桥畔。

张先生介绍,金水桥是天安门前跨于金水河上五座石拱桥之总称,也称为外金水桥,故宫内另有一座内金水桥,此外金水桥还有玉河桥、御河桥之称,它既是中轴线上建筑规模最大的古桥,也是等级极为分明的石桥。

关于金水桥的建造年代,有几种说法。《天安门史话》称:“'先有天安门楼,后有金水石桥’,紫禁城内、外各有五座金水桥,风格一致,属同一时期建筑,为永乐时营造北京城宫殿的产物,大致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而《北京古桥》则记载:“明代初,京城九座城门外原为木桥,明正统二年(1437年)改建为石桥,天安门金水桥是那时建造的,景泰三年(1452年)告竣。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进行过扩建。”

其实,天安门建金水桥的历史可追溯到明初。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后,“至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建金水桥及端门、承天门各五间”,金水桥也称五龙桥,“在承天门外者称外五龙桥,居午门内者称内五龙桥。”朱棣称帝后,拟迁都于北京,于永乐四年(1406年)“诏命明年始建”北京宫殿,“悉如南京之制而弘敞过之”。北京是仿南京而建的,新宫建成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这也包括作为皇城重要装点的外金水桥,所以明宫城图中明确无误地画出了外金水桥五座,连桥前后石狮与华表的布置数量、位置也与今存实际相符。

目前比较公认的说法是,金水桥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初为木桥,景泰三年(1452年)换成石桥,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再度修缮,此后虽几经修整,但整体建筑格局没有改变。

金水桥地处皇城之外,天安门前的五座汉白玉石桥对应着天安门的五个门洞,东西另有两座石桥各自对应着太庙(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和社稷坛(中山公园)的大门。明清时,经过金水桥的人员有着极其严格的等级界限。

正对着天安门中门的石桥称“御路桥”,属于天街御衢的一部分,是明清两代皇帝出入皇城的必经之地,只允许万人之上的龙靴游走。因是皇帝御行之桥,所以桥的栏杆望柱上雕刻的是云龙纹。皇帝去往天坛、先农坛祭祀均要经御路桥出入天安门,而皇帝大婚时皇后的凤辇也经过此桥。

御路桥左右两侧的石桥称“王公桥”,也称“皇族桥”,正对着天安门中门左右的旁门,供皇室成员、亲王大臣通行。“王公桥”东西两侧的石桥称“品级桥”,正对着天安门五座大门左右最外侧的门,是供三品以上的文武官员通行的。而在太庙和社稷坛门前的两座桥比“品级桥”还窄,且为单孔,称“公生桥”,是供四品以下官员、兵弁(士兵和低级武官的总称)、夫役、太监来往的。

皇帝到天坛和先农坛祭祀时,其仪仗和辇轿,王公大臣和兵役、太监等先按五路纵队齐出天安门,然后按等级分七路纵队通过外金水桥,到大清门时又合并成三路纵队。这种引路上的等级,明清两朝称“扈从仪仗”。但按等级经过金水桥的规定只是随皇帝出入时使用,平时不管是几品官员上下朝,一律走天安门两侧的“公生桥”。

想不到古代经过金水桥有这么多的讲究,那要是不小心走错了,麻烦可就大了!

中轴线上牛郎织女鹊桥会

从金水桥向东走,到南池子大街南口,往北而行,向西望去,便是菖蒲河。张先生指着横跨河道上的一座石拱桥说,那就是牛郎桥,在天安门西侧的玉河(也称御河、织女河)上,曾有一座织女桥,与牛郎桥相对应。

中轴线附近还有牛郎桥和织女桥?这倒是头一回听说,于是请张先生介绍这两座桥的渊源。

张先生说,“鹊桥”是神话传说中每年七月初七,喜鹊在天界搭成的一座桥,以为牛郎与织女聚会。中轴线附近的牛郎桥和织女桥便是附会这个传说而修建的。

靖难之役之后,朱棣在南京登基称帝,并于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筹划迁都北京。十年后以“象天法地,天地感通”之理念,模仿南京城营建北京皇宫和城垣。在修建紫禁城时,开辟了两条金水河,即流经今故宫太和门前的内金水河及流经承天门(清顺治年间改称天安门)前的外金水河。

金水河开挖后,在河上修建了金水桥。同时在承天门东侧,即金水河下游菖蒲河上修建一座小桥,名为“牛郎桥”。在承天门西侧,即金水河上游玉河上也修建一座小桥,名为“织女桥”。两桥隔中轴线东西对应,相距约二里许。据传这是按照永乐皇帝的旨意修建的。

民间传说玉帝是掌管仙界的,皇帝是掌管凡间的,所以朱棣自比天上的玉皇大帝,将皇宫比做天宫,将承天门前的金水河比作天河,将金水桥视为“鹊桥”,而承天门两侧各建的小桥,意为“牛郎”和“织女”,遥遥相望,每年七月初七相会一次。据传永乐帝从南京迁都北京后,曾带着后妃们在七夕节之夜,来到金水桥旁观星游乐,并令嫔妃们在金水河里放灯,说是为牛郎、织女相会引路,所以民间有“御河桥畔看河灯”之说。

其实,织女桥的设置源于礼仪,更可能源于天上的织女星方位;而牛郎桥则为了与织女桥相配,同时源于上天的牵牛星位置。当牵牛和织女一东一西分布在银河两侧时,中间还有一颗星,即天津(天子渡河之地),西方的天鹅座。这些要素汇总一起,严丝合缝地表达了这样的信念:天上有银河,地上有金水河,天津桥即金水桥居中,天津两边有牵牛、织女,所以金水桥两边就要有牛郎桥、织女桥。织女星在天上偏北,织女桥在地上也稍偏北;牵牛星偏南,故牛郎桥也偏南。

织女桥为汉白玉砌成的单孔圆拱桥,清末因年久失修已破败。1918年将其改建为三孔石桥,长17.2米,宽17.66米。1951年玉河改为暗河,织女桥被埋入地下;1970年被拆除,只留有地名“织女桥东河沿”,是一条不长的胡同。

明代牛郎桥为木桥,横跨菖蒲河之上。菖蒲河开挖于明代,河水来自中南海,经社稷坛西侧,至天安门前金水桥,再向东流与菖蒲河相汇,出内城向东入通惠河。清代牛郎桥重建。20世纪初打通南池子大街时,将牛郎桥改建为石拱桥,60年代菖蒲河被改为暗河,并建成马路,牛郎桥随之消失。2002年恢复河道水面,新建木桥、平桥、拱桥(飞虹桥)、曲桥四座,只有最靠近南池子大街南口处的拱形石桥比较接近历史上牛郎桥的建筑格局,被称为“牛郎桥”。

“正阳桥”是如何消失的?

看过了菖蒲河上牛郎桥,我们返回到长安街上,乘120路公交车到前门,随后来到正阳门箭楼南侧的五牌楼。

张先生指着五牌楼的北侧说,历史上这里有一座正阳桥,是北京内城护城河上的一座石桥,而今已消失多年,无踪迹可寻,但它曾是前门大街北侧的一处景观。说着,他拿出一张民国时期正阳桥的老照片,一边指给我看,一边介绍着。

正阳桥明初是木桥,正统四年(1439年),改为石桥。桥身为三拱券洞结构,桥面为三幅结构,幅间有汉白玉护栏分割,中间一幅桥面为御道,故又被称为三头桥,桥的上游一侧有闸槽,可下闸板,控制上游的来水。北京内城九门外护城河上的石桥有八座只有一路,唯有正阳门外的石桥为三路。正中一路是供皇帝专用的,俗称“御路桥”,两侧的桥是文武大臣走的,俗称“便道桥”。

张先生又指着高大的五牌楼说:“这座牌楼在正阳桥南侧,因造型为五间六柱五楼式,俗称五牌楼,实际为正阳桥牌楼,所以牌楼上悬有'正阳桥’匾额。老北京有句俗语:'三桥四门五牌楼’,说的是前门的主要建筑。其中'三桥’指正阳桥的三座桥;'四门’指正阳门箭楼一门,城门楼一门,东西闸楼各一门;'五牌楼’指的是五间六柱的正阳桥彩绘牌楼。”

1919年,为了铺设有轨电车的轨道,北洋政府对正阳桥进行了改造,将桥面中央栏板拆除,并拆除原有砖拱,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除此之外,为了便于有轨电车的通行,重新修筑桥面道路,使得拱形桥面变平。改造后,新的正阳桥两侧仍然有罗汉栏板,但已经是用水泥修筑的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再次对正阳桥进行改造,改为沥青路面,70年代则对护城河加盖,改造为道路,正阳桥自此完全消失。

1992年,正阳门箭楼南面开挖地下通道,施工的时候挖出了正阳桥的基址和一只石刻镇水兽。20多年前对前门大街进行改造时,有学者建议复建正阳桥。但在实地勘察后,专家认为箭楼南侧已成为交通要道,如果复建正阳桥,将占用大面积的现有路面,会对交通造成很大影响。而且护城河早已为暗河,在地面上复建一座石桥与周边的景致并不协调,故未实施正阳桥的复建。

仅供皇帝一人通行的“天桥”

沿前门大街向南而行,过珠市口不远,便来到与天坛路和永安路交汇处。张先生指着路南的一座石拱桥说,那就是复建的天桥,是中轴线南段知名的石桥。

我们走上石桥向北而望,能隐约看见高高的正阳门箭楼;向南而望,能看见复建的永定门城楼。

张先生介绍说,历史上天桥南北向横跨龙须沟,因是皇帝从皇宫到天坛、先农坛祭典的必经之路,意为天子通天之桥,故称“天桥”。清《光绪顺天府志》有“永定门大街,北接正阳门大街,井三。有桥曰天桥”的记载。

明代修建北京城的同时,在南郊兴建了天坛和山川坛(先农坛),由此使得从正阳门向南有一条笔直的大道穿过并列的天坛和山川坛之间,天桥即成为南北交通要道。明清帝王到天坛祭天时,大队人马从此经过,但天桥只能皇帝一人经过,随行人员走天桥两侧的平板桥。

明朝及清初的天桥是一座木板桥。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是弘历即位55年和80大寿之年。朝廷大兴土木,修整正阳门外大街御道,同时还疏浚了河道沟渠,维修天桥南大街道路及平整两旁地面,同时将天桥改为单孔拱形汉白玉石桥。长约8米,宽约5米,有三梁四栏,汉白玉雕成,东西两侧各6根栏柱,柱顶雕成莲花骨朵儿形,桥孔券洞上中心部位各雕有螭头(古代传说中没有角的龙)以镇水。桥面用石板铺就,石板纵横相接处以铁锭连接,由此起到加固作用。

乾隆帝对这一改造非常满意,亲自题写了《正阳桥疏渠记》。碑文记载了天桥南疏渠之事,并命人刻在石碑上,立于桥头东侧。后来他又把早年间立于永定门外燕墩上的《帝都篇》和《皇都篇》石碑复刻了一座,立于桥头西侧。

天桥平时用木栅栏封起来,除了皇上其他人等不许通过,一般官民只能走两侧的木桥。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整修正阳门至永定门的马路,将这条路上原来铺的石条一律拆去,改建成碎石子的马路,天桥也改建成矮矮的石桥。1929年,因有轨电车行驶不便,便将天桥的桥身修平,但两旁仍有石栏杆。1934年,展宽正阳门至永定门的马路,就将天桥两旁的石栏杆全部拆除,天桥的桥址不复存在,至此“天桥”作为地名被保留下来。

2012年,天桥复建方案获得通过。由于天桥遗址所在地已是交通繁忙的十字路口,因此在复建时,新天桥的位置向南偏移了40米。于2013年底完工,大致恢复了昔日天桥的建筑形制,由此成为中轴线上的地标性建筑之一。

寻访中轴线古桥虽是匆匆而行,但从一个侧面对中轴线的建筑景观有了新的了解。它不仅是空间上的城市地标,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

绘图、摄影/户力平

编辑/韩世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