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家谈论宗教与科学的关系!

 紫荆泽兰李佳霖 2023-07-19 发布于北京

文字来源:1941年爱因斯坦在“科学、哲学和宗教与民主生活方式的关系会议”上的演讲。

对于何为我们所理解的科学,其实不难达成一致的看法。
科学是一个我们试图通过系统性的思想将这个世界上可感知的现象尽可能彻底地联系在一起。

但如果问宗教是什么,我就没法轻易作答了。即便现在找一个让我满意的回答,我也确信它永远都不可能涵盖所有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的人的想法。

于是,在问宗教是什么之前,我想先问,那些让我觉得有宗教信仰的人的志向有哪些特征:在我看来,受到宗教感化的人,己经尽其所能从私欲的羁绊中解放了出来,而专注于那些因超越个人价值而为他所秉持的思想、感情和抱负。

宗教是人类长久以来的努力,想要清楚完整地意识到这些价值和目标,并且不断加强和扩展它们的影响。

如果根据这些定义来设想宗教和科学,它们之问似乎就不会有冲突了。

因为科学只能确定“是什么”,而不能确定“应当是什么”,在科学的领域之外仍然需要各种价值判断。

另一方面,宗教只涉及对人类思想行为的评价,而不能言明事实以及事实之间的关系。按照这种解释,过去宗教与科学之间那些众所周知的沖突,应当完全归咎于对上述情况的误解。


例如,当宗教团体坚称《圣经》上记载的一切说法都是绝对真理时,就会发生冲突。这意味着宗教一方介人了科学领域,教会反对伽利略的学说就属于这一类。

另一方面,科学的代表人物也常常基于科学方法对价值和目的做出根本的判断,从而与宗教对立起来。这些冲突全都源自致命的错误。


然而,即使宗教领城与科学领域本身是泾渭分明的,两者之间仍然存在着牢固的依存关系。

虽然决定目标的也许是宗教,但宗教是从“最广义的科学”那里学到了用何种手段才能达到它所确立的目标。科学只能由那些一心致力于追求真理和理解事物的人来创造,而这种感情的源泉却来自宗教领城。

相信这世间有效的规律是理性的,也就是可以由理性来理解,这种信仰同样属于这个源泉。

我无法设想真正的科学家会没有这种深挚的信仰这种情况可以用一则比喻来形容:没有宗教的科学是跛足的,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盲目的。


虽然我已断言,宗教与科学之问实际上不可能存在正当的冲突,但我必须在一个关键点上再次对它做出限定,这涉及历史上宗教的实际内容。此处的限定与上帝观念有关,在人类精神演化的幼年时期,人以自己的形象创造出诸神,认为其意志决定着或影响着现象世界。

人们试图通过巫木和祈铸来改变诸神的意向,以使其对自己有利。目前宗教教导的上帝观念乃是古老诸神概念的一种升华。例如,人们祈求上帝满足白己的愿望,就是其拟人化特征的表现。


当然,认为存在着一个全能.公正和仁慈的人格上帝,无疑能能给人带来安慰、帮助和指引,而且,这个观念因为简单,即使最不开化的人也容易接受。

但另一方面,这种观念本身也有其致命弱点,自古以来就让人痛苦不安。那就是,如果这个神是全能的,那么每件事情,包括每个人的每个行动、想法乃至感觉和抱负都是神的作品,那么在这样一个全能的神面前,如何能指望人为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负责呢?做出赏罚时,神也必定要“对自己做出某种评判”。这如何能与神的“无偏颇”结合在一起呢?


今天,宗教领域与科学领域之间冲突的主要来源正是这个人格上帝的概念。科学旨在确立一般规则,以决定物体和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中的相互关联。这些规则或自然定律需要有绝对的普遍有效性,尽管这得不到证明。它主要是一种纲领,相信原则上可以实现,只是基于部分的成功。不过,大概设有人会否认这些部分的成功,而将其归于人的自我欺骗。

基于这些定律,我们能在某些领域极为精确和确定地预言现象随时间的变化,这一事实己经深植于现代人的意识之中,即使他对这些定律的内容可能知之甚少。

只需想到,基于少数几条简单的定律,就可以预先非常准确地计算出大阳系中行星的运行轨迹。同样,虽然精度有所不同,但可以预先计算出电动机,传输系统或者无线电装置的操作方式,甚至在处理新发明时也是如此。


如果一个复杂的现象涉及过多的因素,科学方法在多数情况下是无法奏效的但没有人会怀疑,我们面对的是这种因果联系,其原因要素大体已知。该领城中的事件之所以无法精确预测,是因为有各种因素在起作用,而不是因为自然之中缺少秩序。


对于生物领域的规律性,我们认识得还不够深入,但至少足以使人感觉到确定必然性的支配。只要想想遗传的系统性秩序就会明白,这里缺少的仍然是对具有深刻一般性的联系的掌握,而不是对秩序本身的认识。


一个人越是深切地感受到一切事件都规律有序,就越是坚信,除此之外不存在不同性质的原因。

在他看来,无论是人的支配还是神的支配,都不能作为自然事件的独立原因而存在。诚然,认为有一个人格上帝在干预自然事件,这种教义永远无法被科学真正驳倒,因为它总能躲进科学认识尚末涉足的一些领域。但我相信,宗教人士的这种行为不仅不值得、而且很致命。


因为一种不能光明正大而只能在黑暗中保全自己的教义,对人类的进步有者不可估量的害处,必然会失去对人类的影响力。

在追求道德上的善的过程中,宗教导师们必领需有气量放弃人格上帝的教义,也就是放弃的把极大的权力置于教士手中的那个恐惧和希望的源泉。

他们应当努力培养人性中真、哲、美的力量。这项任务虽然更为艰巨,但绝对更加值得。待完成此净化过程之后,宗教导师们肯定会高兴地认识到,科学知识己经使真正的宗教变得更加高贵和深刻了。


如果说宗教的目标之一是使人类从自我中心的渴望、欲求和恐惧的束缚中尽可能地解放出来,那么科学推理还可以在另一种意义上帮助宗教。

虽然科学旨在发现能把各种事实联系起来并加以预测的规则,但这并非唯一的目标。它还试图把发现的联系归结成尽可能少的几个彼此独立的概念要素。正是在努力把杂多合理地统一起来的过程中,科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也正是这种努力使科学面临最大的危险,有可能论为幻想的牺牲品。

然而,只要对科学领域的胜利进展有过深切的体验,就会对存在之中显示出来的合理性至为崇敬和感动。

通过理解,他从个人愿望和欲求的束缚中完全解放出来,从而对存在之中的庄严理性心生谦卑,这种庄严理性极为深奥,非凡人所能及。

但我认为,这种态度正是最高意义上的宗教态度。科学不仅涤净了宗教感情的拟人论糟粕,而且有助于使我们对生活的理解达到宗教的精神境界。


在我看来,人类的精神越是进化,就越可以确定,真正的宗教不是通过对生与死的恐惧,也不是通过盲目信仰,而是通过追求真正的真理而达到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