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7】处在多变的世界,变化是生存的刚需

 伊兰薇薇 2023-07-19 发布于湖北

每次看到过去的朋友发这种感慨,总是觉得很无奈,生活在一个多变的时代,变化是生存的必须品,不然我如何生活。

在一线大城市谋生,每天为生计奔波为未来打算,可是计划从来都赶不上变化,凡人无法改变世界,唯一能够做的是改变自己。

随着工作的改变,同事也开始改变,圈子也开始改变,人自然就变化了。

当然,我不得不承认,这个城市也有一直做一份工作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多少变化,同事、朋友也没有多少变化,但最后的结局就是,在这个城市生活了很多年,最后还是回了老家。

印象最深的是我在这个城市的第一个主管,特别老实的打工者,那时候我们都在华中科技大学的后勤部门工作。我刚去上班的时候,他已经在那里工作了十多年,自学了大学文凭,也当上了主管。

在大学后勤这个工作地方,正式工和合同工是天壤之别的,教授的儿子啥也不干做主管每月一万多,合同工做主管做了所有的事每月只有两千块。

就是这两千块,最初也是我奋斗的目标,只是在我还没有奋斗到那一步,主管被革职了。

我们所在的部门出了一点小问题,合同工主管当时其实不在,在的是那位正式工主管。上面后来追查下来,正式工主管只是调了一个岗位,这位合同工主管被革职回了老家。

奋斗了十多年,手里也拿了文凭,最后还是卷起铺盖回了老家。

很多人可能要说,他可以另外找一份工作啊。那是因为大家不知道大学后勤这个地方,工作环境十分舒服,工作也超级清闲,福利也比较好,除了工资低以外,啥都好。

外地的人进了这样的地方,就好比进了一个温室,你可以一年四季不出校门,吃喝玩乐都很好。而且处在大学的环境,人际关系相对也不复杂。

但是呆在里面的人,最后都成了温水中的青蛙,年纪轻轻就过上了养老的日子。我的很多同事,现在还在里面做着同样的事情,只等着退休后回老家。

而我,在送走了自己的主管之后,就下定决心一定要从走出去。因为我自踏上这个城市开始,就发誓要在这个城市拥有自己的小天地,从来没有想过再回家生活。

于是,我到处听课,学习,工作之余去发传单,卖报纸,在整栋大楼的笑声中,我开始做销售了,后来也在他们的疑惑中离开了那个舒适的地方。

五年之后,因为谈业务路过原来工作的单位,进去转了下,同事还是那些同事,他们是没有变,但是大家都说我变了。

最重要的是,我们一起吃饭的时候,除了眼前的这桌菜,我们再也没有话题聊了。我的生活对他们而言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他们的生活对我来说是永远回不去的过去。

更重要的是,面对我谈到的销售压力,他们还觉得我的工作不如他们稳定。自那以后,我经常重游,但是从来不去打扰以前的同事。

其实也很怀恋那段日子,也很感激当时的那些同事,问题是,当大家的生活轨迹完全不一样的生活,坐在一起聊天真的好尴尬。

而我,还有一个最不愿意面对的场景:

你孩子多大了?没有啊。

你老公呢?没结婚啊。

不要要求太高了……

接下来就是好长的语重心长的劝解,或者一番安慰等等。

总之,让我总感觉自己是个异类。

十几岁看张爱玲的书,上面有段话我现在还记得,一个女人就算再优秀,没有一个男人在身边,她在其他人眼里都是一个失败者。

想到这个场景,我以后越来不愿意见那些有夫有娃的成功女人了。

不打扰他们的成功,也不哀怨自己的失败。不责怪他们不改变,也不觉得自己变了有多不好。

变化是我的刚需,不变是他们的保障,大家生活费方式不同而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