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48岁导游抢救无效热死,这种致死率80%的病,请认真对待!

 草草菇凉 2023-07-19 发布于四川



别再以为“热死了”只是一句话玩笑话。
热不仅真的会死人,而且致死率高达80%。稍不注意,很可能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夺走一个健康人的生命。

被热死的导游

7月3日,北京导游“龚哥”,永远倒在了工作岗位上,死因正是高温所导致的“热射病”。
龚哥是北京当地的一名导游,今年48岁,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结过婚。
倒不是说他的性格有什么问题,正相反,他为人十分的开朗健谈,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对身边的人关照有加。
因为龚哥一直没有结婚,家里只有80多岁的父亲和不幸患有阿兹海默症,也就是俗称老年痴呆的母亲。


原本龚哥是一直做欧洲出国游导游的,一年的收入十分可观,可以达到几十万元人民币。
因为疫情的影响,出境游团没法带了。
已经干了20多年导游的龚哥也不可能转行去做别的行业,于是就在北京带起了孩子的研学团。
去世的当天上午10点多,他也正带着一群小朋友在参观颐和园,给他们讲述过去的那段历史。
等参观进行到后半段时,龚哥的状态就有些不对。
如果是以往的龚哥,带队至此起码要滔滔不绝的讲上两个小时。
可是这一天,刚开始的时候还好,可等到参观接近尾声时,龚哥就渐渐地话少了,到了后来就干脆一言不发。


龚哥自己当时也有感觉自己的状态不对,但出于职业道德,他依旧坚持到12点把孩子们送上大巴去吃午餐。
当时司机就觉得龚哥今天不太对,在微信里都没能听清他在说什么。
口齿清晰可以说是做导游最基本的要求了,当时的龚哥连一句最简单的话都已经说得含糊不清。
等到上车后,导游的工作也没有结束,按照规范应该是告诉游客们接下来的行程安排,注意事项,下一个目的地在哪,还需要多久的时间等等。
可是上了车后的龚哥只是一个人呆坐着,一言不发。


等司机把孩子们送到目的地时,孩子们都一个个跑跳着下了车,龚哥依旧坐在原地不动。
司机发现此时龚哥的呼吸十分急促,意识也有些模糊了,连忙打120叫来救护车。
龚哥12点多被送到医院,下午5点左右就因为抢救无效去世了。

要人命的热射病

医生说龚哥被送到医院时,体温已经高达42℃。
龚哥生前的亲人朋友都说他的身体一直很好,一米八的大个头,200多斤的体重,除了有点超重外,几乎没有其他的毛病。
之前带出国团时,一连坐十几个小时的飞机也不在话下,近几年也是根本就不知道医院的门朝哪开。
可是,就因为热射病,这么健康的一个人,说没了就没了。


所谓的“热射病”可以简单的理解为重度中暑。
当人体的体温达到40℃以上时就可能出现恶心呕吐,昏迷的情况。
更严重一些会直接损伤到内脏,危及生命。
热射病最可怕的地方就在于杀人于无形。
生活中确实存在着许多的安全隐患。
可能是飞来横祸,可能是病从口入,甚至可能是我们此刻正呼吸的空气。
可是很少有人会把高温与死亡联系在一起。
在我们通常的观念里,天气热最最严重的后果也就是中暑,哪里会到人命关天的地步?
可是当真的发现是得了热射病时,一切为时已晚,尤其是对于老年患者,热射病的死亡率可以达到80%。


除了像龚哥这样长时间暴露在露天环境下的中年人,热射病也特别“青睐”老年人。
老年人被热射病盯上的一大原因是老人在夏天时通常都不爱开空调。
以前我也以为这是不是因为老人节约,舍不得电费所以才不开空调的。
这只是部分原因,更主要的是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炎热会变得越来越不敏感。
通常老人多畏寒,不怎么怕热。
一些老人觉得室温并不高,也就没必要开空调了。
所以做儿女的一定要跟家里的长辈科普热射病的危害,即便没感觉那么热,到了夏天该开空调也还是得开。
等到老人都觉得不开空调不行了,室温就已经不是一般的高了。
别的什么事都可以听长辈的,但在开空调这事上不能由着他们,因为他们对于高温已经很不敏感了。


几乎每年都有女子产后坐月子,婆婆不肯给开空调,导致媳妇活活热死的新闻。
年年报道,悲剧年年重演。

连年的极端天气

有人可能会疑惑,热射病的危害我是很有体会了,可是既然热射病这么厉害,为什么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呢?
这是因为前几年,我们居住的这个地球确实还没有那么热,而这几年,极端天气几乎已经成为全球的主旋律了。
导游龚哥去世的当天中午,北京的气温高达35℃。
这并不是一个孤例,实际上,截止到7月6日为止,北京35℃以上的高温天气多达19天。
是自1951年来最多。
甚至还有5天的温度在40℃以上。
就这两天的新闻,“福建人被确诊为孙悟空”。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这几天的福建人,热得就跟被丢进太上老君炼丹炉里的孙悟空一样。
孙悟空被炖了整整九九八十一天,福建人也不遑多让,最近在35℃以上的高温就有连续10天。
山东人表示,我们被确诊为“甄嬛”了。
山东的天气就跟甄嬛被罚跪那天一样热。
北京人表示,我们被确诊为“哪吒”了。
天天都是踩着“风火轮”去上班。
我说各省份也别比,别卷了。
大家同住地球村,整个村子现在都是一样的热。
7月3日时,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就发布消息说,7月3日这一天是近几百年来最热的一天。


凭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7月3日,地球的平均气温达到了17.01℃。
看到这个数据,你肯定会以为哪里出了问题。
才17摄氏度,哪里热了?
要是这个问题,我不仅不觉得热,我还得添衣服呢。
但你要知道,当我们北半球进入夏天的时候,南半球可是处于冬季。
另外还有常年积雪的南极和北极也被算了进来。
所以17℃的平均气温,不仅高,而且高得离谱了。


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测量温度或许是专业的,但在发布消息这件事上显然是有点猴急了。
7月3日这条全球最高温的消息刷屏以后,许多网友表示,美国的历史还是太短了,这才哪到哪。
没有最热,只有更热。
果然,7月4日的气温破了7月3日的记录。
紧接着,7月6日的气温又“再创辉煌”。
仅仅4天时间,记录就被刷新了3次,等到今年的夏天结束,还不知道这个记录会被刷到多高呢。
还处在冬季的南半球,我们不管它,就说我们北边的事。
要说热,靠近热带的东南亚各国是最有感触。
我们的邻居越南,气温突破44℃,隔壁的老挝半斤八两。
泰国最厉害,把这个记录拉抬到了44.6℃。


东南亚热得理所当然,欧洲呢,欧洲又如何呢?
要知道,之所以欧洲人个个都生得高鼻梁,这是为了适应低温的自然环境。
鼻梁长得高,方便加热冷空气。
但地球再这么热下去,欧洲人的鼻梁估计是得塌了,就跟我们的差不多。
这么高的鼻梁,这么长的管道实在是多余,欧洲哪里还有冷空气给你吸?
至于我们,也好不到哪里去,估计得往非洲兄弟的方向进化,适应炎热的生活。而非洲的朋友们,大概得进化成一个全新物种了。
今年欧洲夏天的普遍温度也达到了35℃以上,西班牙一马当先,温度飙到了43℃,体验了一把亚热带风情。
这种持续的高温是有迹可循的,近几年全球各地的极端天气是一个不需要说明的事实。
而也正是因为有迹可循才更加的可怕。
因为就好像7月3日并不是有史以来最热的一天,7月4日,7月6日也不是。
有史以来最热的一天,永远是明天。


这意味着,今年的高温依旧不是终点,明年的气温非常有可能再创新高。
那么明年就是这种高温的终结了么?
显然也不会这样的简单,甚至悲观一点想,到目前为止的高温,不过是未来更高温的序章。
数据显示,1979年到2000年,这20年间,地球升温了1.05℃,等到明年,与1979年相比,大概就要高出1.5℃了。
原先全球变暖似乎还只是一个空洞的口号,如今已经是眼前无比真实的现实。
可不要小看了这1.5℃,我们人类不管创造了多么辉煌的文明与科学,但说到底只是一种动物。
我们恒温动物对于温度的变化是十分敏感的。
我们正常的体温是37℃,38℃的体温就是发烧了,39℃就是高烧。
不过是2℃的温度变化,就可能让一个成年人失去行动能力。
温度进一步升高就会有生命危险。
人体能够承受的最高温度就是40℃,温度再高,我们身体里的蛋白质就要发生性质的改变了。


这就好比把一个鸡蛋煮熟了。
一个熟鸡蛋还能变回生鸡蛋么?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热射病的致死率如此之高的原因,因为人的身体都“熟”了。
1979年到2023年,地球评价温度上升了1.5℃,再过40年呢?再过40年呢?
气温的升高不只是对个人有影响,对于国家和环境的影响更大。
比如上海,别看上海如今是一个国际大都市。
但是6000年前,都还没有上海这个地方,全都在海平面以下,到了2000多年前,浦东,普陀等地方也都还是海洋。


也就是说,上海的形成,也不过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前后的事情。
上海的海拔只有2米多一点,全球变暖对于它的影响是最大的。
根据科学家计算,如果南北两极的冰全部融化,海平面将会上升60米,到时候别说是海拔2米的上海。
包括杭州、南京,以及海拔40多米的北京都会被海水淹没。
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估计有不少人纳闷,为什么老家的山上竟然能挖出贝壳来。
这就说明在历史上,这一带并不是山,而是海。
沧海桑田,说的就是这么一回事。
没有最热,只有更热。
美国有“婴儿潮”,日本有“团块一代”,可能这几年新出生的孩子,将来要被称为是“40℃一代”了。
出生的差距不仅仅是财富和地位,还有那一年的温度。


一 END 一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