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摄影构图的5大构成元素!带你一次性搞懂如何拍出主次分明的作品!

 hercules028 2023-07-19 发布于四川

同样的景色,为什么摄影师拍出来的效果堪比电影大片,而我们就算站在同一个位置,拍同样的景色也模仿不出神韵,妥妥的东施效颦?

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咱们得老朋友了——构图

摄影构图是把所拍摄场景中的所有元素进行重新整理并以符合人的审美观感的形式表达出来的过程。此过程需要摄影师结合技术手段与自己的审美来实现,具体来说是要把场景中的主要对象(如人物、动物、事件冲突等)提炼出来重点表现;将另外一些起干扰作用的线条、图案、形状等进行弱化,最终获得一种重点突出、主题鲜明的画面布局和显示效果。

构图是摄影创作最基本的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只有构图合理的摄影作品,才能给欣赏者以美的视觉享受和与众不同的情感体验。

比如上面这张照片,前景中蜿蜒延伸的曲线呈现S 形,引导欣赏者的视线集中到画面深处的视觉中心上,这是一种视觉的引导。另外画面两侧非常杂乱的树木和工地,在后期处理时进行了压暗和弱化处理。这一过程其实就是构图的过程。

山峰顶部的长城敌楼作为主体出现,安排它在图中所在的位置,其实就是一个取景与构图的过程,而与远处敌楼的远近对比以及延伸的曲线,都是从构图的角度来综合考虑的。

为什么说构图决定一切

摄影并非只是电子产品的简单应用,而是一种艺术形式,是选择的艺术,这种“选择”的过程和最佳实现手段,那就是构图。只有通过合理的构图,才能够让相机拍到的画面与人眼直接看到并经过大脑提炼过的画面吻合起来,甚至可以让照片比人眼看到的场景更加美好、生动,更具有艺术效果。

这张照片非常简单,本身就是天坛的一座主建筑。但是如果只表现主建筑自身,那么画面不免会显得比较单调、比较枯燥。在取景时,我们可以利用近处的门廊、红色的柱子以及富有传统特色的门窗作为前景,让其与主体建筑形成了一个相互的衬托。那么这张照片给人的观感就会完全改变。这便是构图的力量,它决定了这张照片的成败。

构图的 5 大元素

对于一张构图元素比较完整的照片来说,它的构成元素通常会包括5 个:

●第一个是主体,也就是画面要着重表现的对象

●第二个是画面的陪体,陪体作为主体的陪衬物出现,要与主体形成关系,但是不能强于主体的表现力

●第三个是前景,前景是指出现在主体之前的景物,对画面起到修饰的作用

●第四个是画面的背景,背景是指在拍摄主体及陪体等元素之后的部分,它的作用也比较多,可以用于烘托画面的氛围,对画面的主体及陪体起到一定的修饰作用,还可以交代画面所处的环境、时间等信息

●第五个是留白,是指画面当中空白的部分,留白可以让画面给人留出视线休憩的空间强化和渲染画面的氛围

从照片当中,我们可以分析出这样几个构成元素:

●第一部分的人物是作为主体出现的,它是画面的视觉中心

●第二部分的树木是作为陪体出现的(陪体也称为宾体),它与人物形成了相互衬托相互补充的关系;

●第三部分是作为前景出现的,这里的前景是指位于画面最前端的景物,它既可以过渡欣赏者的视线,还可以丰富画面的内容层次,让画面更有看点;

●第四部分是背景,这张图中的背景就是天空,它比较干净,避免了对主体和陪体等产生干扰

●第五部分实际上也是背景的一部分,它也是画面的留白,留白在画面当中能够起到一定的营造意境的作用, 渲染出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氛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