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翻遍外网资料后,我发现苏联没有“漫画”

 情报姬 2023-07-19 发布于广东

文丨二七 审核丨菜包

排版丨鹿九

苏联人有卓越的工业,激昂的艺术,璀璨的思想。

这里面甚至还涉及动画、讽刺漫画。

可我却有个疑问——苏联难道没有那种长篇的、连载的,容纳了浪漫与幻想的现代漫画吗?

带着这个疑问,我开始在互联网上检索相关历史,但结果却是一无所获。

这个结果让我有点不敢置信,于是我扩大了搜索范围,将目标朝向了俄国、苏联、俄罗斯,然后就有了新的发现......

  雷帝的超级无敌史诗级“漫画书”  

在二次元视角里,作为俄国沙皇,伊凡雷帝最广为人知的形象是这样的。

(《FGO》中的雷帝)

在大众视野里,他则是那个杀子的残暴父亲。

(名画《伊凡雷帝杀子》)

而我们的苏联漫画往事,就要从这位沙皇讲起。

名画中描绘的,是1581年的某个傍晚。伟大的沙皇因不满儿媳失礼,对其拳打脚踢直至流产;愤怒的皇子闯入冬宫对峙,结果被权杖击头而死。

仅从这悲惨的结局来看,这无疑是位相当残暴的父亲。

可就是在悲剧发生的近十年之前,或许也是一个夜晚,老沙皇曾开心的带着儿子,兴冲冲的沿着冬宫的廊道前行,在他们面前,侍者将门扉推开,里面摆放着一本大书。

这是父亲送给儿子的一本史诗级“漫画”。名字叫做《伊凡雷帝图解编年史》(《The Illustrated Chronicle of Ivan the Terrible》),又叫《沙皇之书》。

这本书是老沙皇召集精英,历时多年编撰而成。其中知识涉及历史、经济、政治……也是父亲给孩子准备的一本特殊教材。

由于全书图片材料占据内容的三分之二,所以其类型可以被划分为图画文学,我们也可以叫做图画书、图形文学,或者——

原始漫画(proto-comics)。

(曾在俄国流行的卢布克版画,是原始漫画的一种,

讲述了一位士兵拯救彼得大帝的故事)

原始漫画与现代漫画的关系,解释起来会相当复杂。总之,我们可以简单将之理解为前后发展关系。

这类东西在很多年里,都是民间文学中最受欢迎的形式之一。

十七世纪的俄罗斯人经常会接触这些玩意,以了解新闻、童话,或者宗教故事。

至于《沙皇之书》,这是官方层面的集大成者,也是俄罗斯原始漫画中最伟大的作品。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俄罗斯的原始漫画也会在二十世纪中期进化,然后就像同时期的日本与美国那般,孵育出庞大的现代漫画产业,但历史最不缺乏的就是意外。

至于这个意外的名字,

他叫拿破仑。

  当漫画不再是漫画  

在十九世纪之初,法国人曾在拿破仑带领下入侵俄国。

面对这支征服了整个西欧的劲旅,俄国军队节节败退,一度丢失莫斯科。

针对危局,俄国宫廷绞尽脑汁想出了一条良策——坚壁清野。

他们认为,只要能够断掉法国军队在本国的补给获取,那就能让对方因补给线的漫长不攻自破。

可问题在于,该如何让俄国平民配合宫廷政策呢?

单用刀子威胁,强行收缴粮食是不现实的,那只可能后院起火。政府必须让大众知道其中的利害,甚至夸张一些也大无不可,之后就能棒子加枣,刚柔并济,达成目的。

沿着这个需求,不知道哪位大聪明想起了原始漫画。

于是政府开始以这种民间艺术形式,向人们展现法军的暴行、民族的危机,最后令法军倒在了俄国民众的坚壁清野之中......

(别列津纳河战役,俄法战争的最后一场战役)

可以说,正是因为这场战争,原始漫画才得到了官方认可,并被当做政府宣传的利器。

之后俄国政府更是食髓知味,以此形式宣传各种信息达成维稳目的,比如饮酒的危害、公有土地政策等。

正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有反抗。

既然官方能够拿“漫画”维持平稳,那革命人士自然也可以用漫画进行反击。

于是,讽刺漫画应运大兴。

所谓讽刺漫画,是图形文学发展上的一条特殊支线,是革命伴生的产物。

它正式崛起是在法国大革期间,源于法国艺术家对统治阶级的辛辣讽刺,也曾被当时的救国委员会与保皇派用来相互攻击。

(漫画中,教皇简函被用来擦屁股,

人物的目光看向观众,会心一笑)

在这种情境中,讽刺漫画渐渐成为了一种政治语言

不过法国人并没有将这光辉延续下去,因为拿破仑并不喜欢。

相反,它开始在欧洲各地繁盛——尤其是俄国。

艺术家、革命人士开始拿画笔反抗画笔,用讽刺呼唤觉醒。

(向奴役我们的沙皇复仇)

再然后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那是十月革命、是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也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消失的苏联漫画  

在从革命到建立共和国的过程中,讽刺漫画当然不具备决定性作用,铁与血的牺牲才是关键,但其在精神层面的效果,却也不容忽视。

大抵是因为察觉了这一道理,苏联一直有在用漫画进行政治宣传。

他们一面用其揭露资本主义的罪恶,另一方面也用其宣传社会主义的美好。

可以说,苏联从不排斥漫画,但苏联的前四十年没有漫画,却也是事实。

别误会,我不是自相矛盾的煞笔。苏联长期没有的,其实是那种采用了圆柱体对话框、电影风格构图,故事复杂且具有戏剧性的“现代漫画”,也就是我们如今眼中最普世的漫画概念。

那苏联的青少年看什么呢?这就不得不提及一个充满了时代感,会让部分读者明悟的词语——连环画

只要将“苏联漫画”改成“苏联连环画”。

互联网就会向我们展示苏联漫画艺术在政治语言外的其他面貌。

它可以是描述卫国战争时期英雄的画谱。

也可以是对2017年未来生活的展望。

或是近似于“超级英雄漫画”的特工谍战故事。

(《空中飞人》)

至于为什么不能叫做漫画,理由其实非常单纯——意识形态。

冷战环境下,漫画这种资本主义的词汇,是不能在那个年代的苏联抛头露面的。不论是官方还是画家,对此都心知肚明。

这种情况,直到斯大林在去世三年后才发生变化。

那是1956年的9月,这个日期被认为是俄罗斯现代漫画的生日。

因为在该月,两位著名画家设法发行了月刊《有趣的图片》第一期。这是部在构思阶段就以现代漫画为蓝本的杂志,也是在这一期中,苏联知名漫画系列《Petya Ryzhik》开始连载。

(《Petya Ryzhik》)

不过该杂志的诞生,并不代表苏联漫画彻底摆脱了审查桎梏。

就在十年后,南斯拉夫的一名漫画家移居到了苏联,并在本地杂志上发表了名为《飓风来救援》的手绘故事。再然后,他就因这部作品被地区委员会传唤。

原因有二,一是作品格式与官方要求不符,既不漫画、又不连环画;二是故事存在“聪明白人帮助原始土著”情节,具有殖民主义思想。

委员会因此要求该作品停止连载,但漫画家据理力争,最后将十二章的故事缩减到了七章,草草完成。

(《飓风来救援》)

在段故事的最后,漫画家并没有因此入狱,或者受到政治惩罚。这或许能够证明,苏联在该时期的漫画审查,已经变成了一种形式,而非什么政治问题。到了八十年代末,就连这种形式审查也烟消云散了。

苏联的漫画家们也是在这个阶段创作出了大量经典漫画作品,甚至能够日漫与美漫分庭抗礼,简称苏漫——啊,这当然是假的。

(图画小说“乔治·朱可夫”的封面和页面,1991)

我们都知道,苏联就是在这个时期解体的。因经济与政局的动荡,漫画产业陷入停滞,毕竟人人都在谋求生存,还谈什么艺术。

在此时期,大量苏联漫画家移居了美国,人才断代由此而生,紧接着便是市场开放导致的日漫与美漫“入侵”,这直接封死了产业未来。

苏联漫画,或者说俄罗斯漫画,就这样永远失去了崛起的机会......

  尾巴  

在我找到的另一篇文章中,一位记者采访俄罗斯的漫画家,询问他们:

“俄罗斯漫画的整体风格是什么样的?”

一位漫画家说:

“俄罗斯漫画还没有被定性,因为我们未曾发展出一个整体。”

另一位说:

“我们这些人并不是泡在现代漫画中长大的,所以我们创作的都是属于自己的漫画,其中风格并无定式,只是经验、思想和技巧的组合。”

这些是相当委婉的说法。俄罗斯漫画产业今日规模与境遇,不用查询资料,我们其实就能判断个大概。

贫瘠的市场是很难养育出伟大作品的,也支撑不起一个产业的工业化,自然也就没有整体风格可言。

最后再回到开头那个问题——苏联为什么会没有漫画?

其实我们早就知道答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