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在旅途]赵志飞《行摄匆匆》之北疆记忆(5)伊犁,虎口夺回的美丽

 黄石新东西 2023-07-20 发布于湖北


《行摄匆匆》之北疆记忆(6):

在特克斯遥想乌孙国

《行摄匆匆》之北疆记忆(6)

在特克斯遥想乌孙国

走进乌孙

   古代的西域新疆,曾林立三十六国,其中最大的一国叫乌孙国。

 我在近乎原始生态的伊犁州特克斯河谷穿行时,思绪常常恍惚,风中依稀传来战马嘶嘶,路上朦眬可见兵车辚辚,历史知识告䜣我,这里就是2000多年前的乌孙古国。

  由于这里水草丰茂,土地肥沃,历史上草原各游牧民族为争夺这块宝地,常年征战,最终被西汉时从甘肃西迁的骁勇善战的乌孙人占领,立国,统治500余年。

  当时的乌孙国,北接准噶尔盆地,南达塔里木绿洲,贯通天山南北,最盛时,其土地包括现在的新疆伊犁河流域和西天山一带、哈萨克斯坦东南、吉尔吉斯斯坦东部及中部。乌孙人是今日哈萨克族的主要族源。

  2000多年的岁月风流云散,当年的乌孙国早已走进历史,然而,乌孙国的故事,还在这片土地上流传。

公主和亲

  在特克斯县博物馆,一位少数民族讲解员不无自豪地告诉我们,西汉时来乌孙和亲的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都在特克斯住过。

  有史记载,汉武帝元丰六年,乌孙王昆莫为了结好汉朝,迎娶西汉江都王之女刘细君,标志着西汉政府与乌孙结盟。细君病故后,又迎娶楚王解忧公主。这两位公主在西域生活多年,扩大了汉朝的影响,为开拓丝路、缔造多民族和平相处做出过重大贡献。

  央视八套曾放映过介绍她们传奇人生的40集电视剧:《解忧公主》。

  望着博物馆内两位美丽公主的塑像,我陷入了沉思,当年中原西域山高水远,不蒂“西天万里遥”,两位在楼台亭阁中养尊处优的公主,如何到达这里?

  一位佛山警察朋友告䜣我,她十几年前由乌鲁木齐去霍尔果斯,“一路颠簸,同车有个人都颠骨折了,半道就撤了。”

  而2000多年前,中原到西域,哪来的路啊?!风烟滚滚黄沙万里的远嫁路上,一路西行,颠簸劳顿,她们该要承受多少身体和心理的痛苦与折磨啊!

  我又想起汉朝出塞的昭君姑娘,隋朝嫁突的义成公主,唐朝入藏的文成公主,……,和亲公主们大部分是王室宗室女,她们的故事,可歌可泣,她们是封建社会里最伟大的一群女性,正是因为她们的牺性和奉献,才有了今日中华民族的相互融合,才有了今日中华国土的广袤与美丽!

  她们和张骞、斑超、左宗棠、曾纪泽等人一样,都是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

乌孙古道

  为了探访乌孙人从河西走廊攻入天山腹地的那条鲜为人知的秘密通道,我一早就从特克斯开车去琼库什台村。

  到达这个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古村落,只有80多公里,我却走了5个多小时。翻越4座高山,穿越特克斯峡谷的九曲十八弯,除了山高路险道路崎岖外,沿途闻到的云杉松香,油画般美丽的高山草原,也使我流连了许多在美景中的时光。

 乌孙古道之所以成为古国西迁的选择,就是因为它的隐蔽和艰险,恰是这种隐蔽和艰险,使它现在成为新疆颜值最高的三大徒步路线之一。它纵跨天山山脉,途中美景与挑战并存,最高处海拔近4000米,数十次的涉水过河,对徒步探险者的体力耐力,是巨大挑战!

   在琼布什台的乌孙启营地,是专门接待去乌孙古道徒步探险的爱好者的,一队队穿戴全副户外装备的徒步勇士们纷至沓来。

  天上飘来朵朵白云,似在对我提醒,他们不是普通爬山,而是去穿越乌孙古国。历经几千年的沧桑,探寻古道,就象打开一本尘封多年的书,从中领略历史精神的沉淀和洗礼.....

.

天马浴河

 蓝天白云下,一望无际的草原,牧民赶着马匹从河床飞驰而下,群马奋蹄奔腾而起,骠悍的骏马在河水中奔驰,河面上水花飞溅四射,场面极奇壮观。

  人们赞叹,这份壮丽的景观,完美还原了《西游记》里一群自由奔放的天马沐浴天河的场面。

  这是在特克斯河里举行的“天马浴河”表演,天马浴河”已成为古乌孙地昭苏县的一个旅游品牌,每年6月开始,持续到10月,一天两场“天马浴河”。

   “天马”,也源自乌孙文化。

 公元前2世纪,乌孙王昆莫以千匹乌孙良马作为聘礼,请求跟汉朝和亲结盟。汉武帝见此马俊美挺拔,膘肥体壮,十分喜爱,将它命名为天马,并写下《西极天马歌》:“天马来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自此,乌孙马即名为“”天马”。

  特克斯河在草原上蜿蜒流淌,岁月也在多次文化融合和政治变迁中嬗变,新疆乌孙人的后裔早已在历史演变中融入了不同族群,他们都已是华夏儿女,共同拥有中国心!

  (未完 . 待续)

以下风光照片请横屏观看

赵志飞,全国公安文联警事文物专委会主席。曾为工人、警察、教授、一级警监、省政府参事。湖北省作协会员,著有涉警作品十余部。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法律顾问:刘太平  向其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