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宁海】王理宁 | 你为什么喜欢打篮球

 文化宁海 2023-07-20 发布于浙江

瘫在沙发上,“吨吨吨”喝完一罐可乐,抚摸着日渐丰腴的肚腩,想起来好久没打球了,于是想着去动动。

找谁一起呢?细数往日的球友,恺子还在丑国游学、坤坤刚荣升奶爸、辣酱周末才偶尔返乡、菜根上周新婚燕尔、大头外地工作、阿光外出疗休养,能约上球的便只剩下春鹤一人了。人到中年不得已,除了保温杯里泡枸杞,打个球连三打三都凑不齐。

致电春鹤约球,春鹤调笑到:“怎么,还是那么喜欢篮球?膝盖没事了?”

春鹤告诉我,他最近天天早上5点起床去会展中心打球,我惊诧于他莫不是失了智,晚睡早起怕不是要猝死。春鹤继续不着调:“猝死多好,没有痛苦。”也许这就是对篮球的喜欢吧。

我又是什么时候喜欢上篮球的呢?

启蒙应该是小学时看的《灌篮高手》动画片,不过那个时候我身边的孩子更喜欢踢足球,我从小学开始守门,可是至今仍是三流。

接下来姚明登陆NBA,初中开始,男生们更加热衷于篮球了。那个时候,我个子不高且胖,运动能力比较差,又是刚接触篮球,只能干干蓝领的活。班级里几个篮球队的男生特别受女孩子欢迎,我一度以为是因为他们篮球打得好,多年以后才明白,女孩子不是喜欢打球帅的男生,而是喜欢长得帅的男生,打球帅只不过是锦上添花。

上高中以后,从160蹿到了179,在知恩中学的篮球场上,学会了不少技巧。知恩球场东北的那个场子一般都是校队的专属,也是水平最高的场子,其他场子的水平基本上差不多。学校怕打球影响学习,篮球时常被上锁,我们只有体育课以及趁着晚饭后到夜自修这段时间才能进去享受一番,这也成为我们枯燥高中生活里的为数不多的乐趣。物理赵老师见班里男生沉迷于篮球,曾说过:“等你们上大学了,大把时间可以打球,到那个时候你们不会像现在这样了。”

中学时代,篮球杂志和球鞋杂志是男生之间的硬通货,动则十几二十块一本的全彩杂志对于那个时候的学生来说不是一笔小数目。父亲不反对我打球,甚至还会主动给我买杂志。我记得有一本杂志里有啦啦队照片,青春靓丽的女孩子穿着性感的泳装,在那个青春期荷尔蒙爆发的年纪,这本杂志在被男生们哄抢的时候撕破了,给我心疼的哟。

我是凯尔特人的球迷,是比较小众的,当年大多数人是科比和湖人的拥趸,恰好凯尔特人又是湖人的宿敌。

上大学以后,加入了学院篮球队,第一次感受到自己的野路子跟正规军的差距。选修篮球课的老师正好是校队的教练,教练个人很喜欢我,把我招入校队跟练。校队水平在大学间不算好,有一次跟某CUBA球队打友谊赛,教练派我登场,我第一次感受到对手比你高、比你壮、比你快、技术还比你好的全方位碾压。

大三一次比赛时,由于落地不稳,十字韧带撕裂了。我永远忘不了那个瞬间,我清楚听到膝盖“嗞啦”一声,紧接着便是钻心的疼痛。去盐城的二院,医生看了我的磁共振报告后告诉我:“你的韧带已经完全撕裂了,两块半月板也有一定程度的撕裂。”“那怎么办啊医生?!”我很害怕。医生告诉我:“别担心,没事的,我已经帮你用PS给P好了。”

开个玩笑,由于撕裂程度不是特别严重,所以选择了保守治疗,也给之后的二次受伤埋下了隐患。工作不久后,一次意外韧带完全断了,没NBA的命,伤了NBA的病。

2019年,莫雷的言论激起了千层巨浪,网络上群情激愤,纷纷表示要抵制NBA。结果没几天,詹姆斯来了。那些球迷在现场阵阵MVP的尖叫声,实实在在打了我们国家的脸,在国旗上让球员签名,不止没骨气,连最基本的常识都没了,更有甚者还当场下跪膜拜。

魔改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描述当时的场面。

“上海也无非是这样。外滩的火树银花的时节,望去确也象臊红的乌云,但灯光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NBA留学生”的速成班,身上套着大球衣,顶得浮夸的跪肌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举着球衣的,举得平的,闪光灯下,锃光瓦亮,宛如小姑娘的肚兜一般,还要将身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梅赛德斯中心的晚上时常有比赛可看,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一些展销会倒也还可以转转的。但到傍晚,有一处的空地便要'MVP!MVP!’地响得震天,兼以一地鸡毛;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球迷在等詹姆斯。’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我就往网络上的篮球论坛去。从百度出发,不久便到一处网址,写道:虎扑。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次却只记得微博了,这是明的莫雷公公暴死的地方。网络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利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

NBA,如今我也很少看了。NBA不等同于篮球。

想起高中时,和赛赟逃课去食堂偷摸打开电视看球,故意把声音关掉,两人自己解说比赛,还许下心愿,考上传媒大学,CCTV是进不去,以后争取去浙江卫视6台解说比赛,没比赛的时候解说斗地主和双扣。某次逃课看球,被班主任发现了,直接打电话给我爸。我爸怒气冲冲赶到食堂,一脚便把我踹翻在地,把赛赟吓够呛。

毕业那几年,几乎都是跟恺子俩人一对一对牛经过的。恺子与我自幼儿园起便是同学,比普通夫妻在一起的时间还长。我俩还都欢收藏球鞋,算得上是臭味相投的球友和鞋友。和恺子斗牛,最免不了的就是垃圾话,俩人技术水平差不多,又对对方的技术了如指掌,唯一能决出胜负的可能就是嘴巴上了。

我问大家,我们为什么喜欢打篮球?

很多时候篮球不只是篮球;

也许篮球是充满热血满是美好的青春;

可能篮球是驰骋征战职业赛场的梦想;

约莫篮球是想要从事相关工作的憧憬;

估计篮球是释放压力苦闷烦恼的方式。

如今,时光荏苒,我们依旧热爱篮球,我们离不开篮球,也不想离开篮球。

昨晚,约上三五好友酣畅淋漓了几个小时,脱下的上衣拧出了一滩水,水光粼粼,仿佛倒映出我们十几二十岁的模样。

作者:王理宁

90后幻想主义者,一个薛定谔的粗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