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俗话说:“寿有三不过,后代福气多”,其中“三不过”你了解吗?

 建老真人图书馆 2023-07-20 发布于山东

图文丨江南忆栈

编辑丨江南忆栈

前言

中国古代有一句俗语:“寿有三不过,后代福气多”。这句流传至今的俗语揭示了人们对长寿和子孙福祉的关注。根据这句俗语,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相信子孙后代的福气和命运与祖先的积德善行密切相关。

因此,为了确保子孙后代能够享有更多的幸福和成功,人们非常注重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行为,为子孙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这种关注后代福祉、追求家族美好命运的思想在中国社会中广泛存在,并且被一代一代传承下来。

可以说,这句俗语不仅代表了中国人对于家族幸福的追求,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智慧的精髓。通过这句简短而深刻的俗语,我们能够感受到中国人对于家庭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重视,以及他们对于子孙后代命运的关怀和祝福。

父母在世不过大寿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赋予了“父母在世不过大寿”这一观念以深刻的内涵。儒家强调了家族伦理和道德规范,将父母视为至高无上的存在。因此,人们相信只有在父母在世时能够活到百岁以上,才能算得上是幸福长寿。

这一观念的背后有着深厚的情感基础。我们对父母抚育养育我们成长的深深感激和敬意使我们希望能够陪伴他们更多的时间。在父母身边度过更多的时光,是对他们付出的回报,也是表达我们内心深处对他们关心和感恩之情的方式。

此外,传统观念中还强调了“天伦之乐”。当父母在世时,我们有机会亲自照顾他们、陪伴他们,享受到更多的亲情和家庭温暖。这种亲密的关系和温暖的氛围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快乐与满足。

而对于后代子孙来说,父母在世不过大寿意味着能够得到更多宝贵的教诲和指导。长寿的父母通常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智慧,他们可以传授给子孙后代更多宝贵的知识和道德准则。这些经验和智慧为子孙后代的成长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引和支持。

在现代社会中,虽然人们对于幸福长寿的定义有所不同,但是“父母在世不过大寿”的观念依然深入人心。我们应当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每一刻,尊敬他们、关心他们,并从他们身上学习到更多宝贵的东西。让我们共同传承儒家思想中蕴含的爱与尊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幸福长寿。

小于60岁不过大寿

古人采用的是干支历法,这种历法由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组成。根据不同的排列方式,一共可以得到六十种不同的组合。而这六十年被称为一甲子,在这个周期内,时间似乎循环重复。

然而,在古代文化中,当一个人达到六十岁时,他就会迎来花甲之年的标志。这个年龄象征着一个新的开始,就像一个年轮重新转动一样。只有当一个人到了六十岁时才能过寿,并且在此之前的生日都只能算是普通的生日。

在儒家思想中,长寿被看作是一种福报和美德,而尊敬年长者则被认为是孝道的表现。因此,当一个人达到60岁时,被认为已经进入了耄耋之年,享有更高的地位和尊重。

除此之外,60岁也被视为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60岁时,人们通常在这个年龄阶段退休,并开始享受晚年生活。因此,这个说法意味着只有达到了60岁以上才能真正享受到尊贵和幸福。

而在现代社会中,虽然退休年龄可能有所延长,但是对于许多人来说,60岁仍然被视为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在这个年龄阶段,许多人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事业,并希望能够放松一下,享受一些属于自己的时间。一些人选择旅行、养老或参加各种兴趣班来充实自己的晚年生活。

总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60岁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和价值。它象征着长寿、尊贵和幸福,并且是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健康长寿,并在达到60岁时迎接属于自己的“大寿”。

超过90岁不过大寿

大于90岁不能过大寿的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古老的起源。这种观念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道家和儒家思想,以及对生命和宇宙规律的理解。

在道家思想中,强调了自然法则和生死轮回的观念。道家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顺其自然地接受生死的变化。超过90岁后,人们普遍认为生命已经完成了使命,并且进入了尽头阶段。因此,过大寿被视为违背了自然法则。

儒家思想中也存在类似的观念。儒家强调人与社会、天地之间的和谐关系在儒家价值观中,长寿被视为一种福报和美德,但超过90岁后被认为是已经获得了足够的福报,并且应该接受生命进程的结束。

而在我们现代主要是出于对长寿者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的考量。虽然长寿被视为幸福,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功能逐渐衰退,可能会面临诸多健康问题。如果超过九十岁而身体健康状况开始恶化,可能会影响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对后代子孙来说,超过九十岁不过大寿意味着他们可以享受更多的祖辈智慧和传统文化积淀。长寿者通常拥有丰富的人生经验,并且能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后代提供更多宝贵的教训和指导。

另外,73岁和84岁不过大寿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些特定的年龄被认为不宜过大寿,比如73岁和84岁这些观念和习俗主要源于古代的数理迷信和对生命阶段的认知。

首先,关于73岁不能过大寿的观念,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数理学说。在古代中国,人们普遍相信数字具有吉凶之分。数字7被视为吉利的数字,而数字3则被视为煞气重、不吉利的数字。

因此,将7与3组合成73,在数理迷信中被认为是一个不吉利的数字组合。因此,人们认为以73岁作为大寿会带来厄运或不祥之事。

至于84岁不能过大寿的观念,则与古代对人生阶段的划分有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将人生划分为六十甲子周期,并将每个甲子周期划分为12个年龄段(即干支纪年法)。

其中,84岁正好是第七个甲子周期(壬辰年)结束时的年龄。根据古代观念,在一个甲子周期结束后进入下一个周期时,人们应该接受自然法则并进入下一个世界。

根据历史记载,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和孟子分别在73岁和84岁时离世。他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伟大而崇高的人物,深受人们的崇敬与尊重。因此,当某人73岁或者84岁过生日时,被看作是对这两位思想家的不尊重。

然而,在现代观念中,许多人将数字73与“气散”的发音相联系,并认为它具有不吉利的象征意义。同样地,数字84也带有类似的负面含义。其中,“四”与“死”谐音,被视为不吉利的象征。因此,人们对于过73岁或者84岁生日会有所介意。

总结

无论是父母在世不过大寿、不到60不过大寿还是超过90不过大寿,这些观念都体现了中国古代人们对长寿和后代福气的关注。

父母在世时能够享受家庭温暖和亲情,同时为后代子孙提供更多的教诲和指导;中年时期能够完成个人使命和养育下一代的责任;而超过九十岁则被认为是一种祝福,能够传承智慧并给予后代支持。

尽管这些说法在现代社会中并不能完全适用于每个人,但仍然反映出中国文化中对于长寿和家族传承的重视。

我们都希望能够活得健康而长久,追求自己的长寿已经成为现代人普遍的心愿。然而,在追求自己长寿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子女的幸福与成长同样重要。只有当我们把注意力放在子女身上,并关注他们的教育、成长以及未来发展时,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后代福气多”的愿望。

长寿不仅仅是个人的追求,更是家族和社会的责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族传承被视为一种重要的价值观。人们相信,只有通过传承家族的智慧和财富,子孙后代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和福祉。因此,长寿不仅仅意味着自己活得久,也意味着为子孙后代创造更好的条件和机会。

当代社会虽然变化万千,但我们依然可以从这句古话中得到启示。无论如何,在追求自己长寿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子女的幸福与成长,并将家族传承作为一个重要的价值观来看待。只有当我们在个人追求与家族责任之间取得平衡时,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寿有三不过,后代福气多”的理想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