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徽宗推崇的国学大师曹文逸《灵源大道歌》养生论七个关键

 新用户25016145 2023-07-20 发布于湖北

宋朝著名艺术家皇帝宋徽宗非常推崇一位女道长曹仙姑。

曹仙姑初名希蕴,字冲之,据传为北宋初大臣曹利用的族孙女。少年聪慧,五岁能诗,十五岁博览群书,二十一岁隐居登封少室山1000多米的玉华峰,一呆就是十几年。晚年入京师汴梁(开封),隐居在阊阖门(大梁门)的咸宁坊。

宋徽宗崇拜曹仙姑,想给她修宫观,她不愿意,多次推辞,最终只接受了修几间房子,用来奉拱三清。

宋徽宗先赐名道冲,后又加封号“清虚文逸真人”,这也是曹文逸的名字由来。还不过瘾,又赐号道真仁静先生。仙姑辞世后,宋徽宗又赐号希元观妙先生。

宋徽宗推崇的国学大师曹文逸《灵源大道歌》养生论七个关键

曹文逸算得上中国少有的女国学大师,曾著有国学专著:《文逸曹仙姑大道歌》(《灵源大道歌》)、《老子注》、《阴符经注》和《西升经注》。她也很有文艺天分,诗歌创作不少,被整理为《曹希蕴歌诗集》。

陈撄宁先生曾专门为她的专著《灵源大道歌》进行全文注解。陈撄宁甚至认为她是中国道学留有专著的第一女学者。几十年后,大概1175年前后(金世宗大定15年)才有孙不二(就是金庸笔下全真七子中唯一的女道长)留有道歌。

曹文逸《灵源大道歌》共有128句,其中对于养生理论有比较系统的阐述,对于当前养生和修心有着非常大的启发作用。

曹大师的学术理论主要来源于老子《道德经》,可以说,其《灵源大道歌》能够当成《道德经》部分理论的原典注解。

为便于理解,能助学习八段锦等养生功法,我把其理论内容选取部分总结为七点关键。

1.曹大师的养生核心观念:真息观

曹文逸《灵源大道歌》开篇就说:

“我为诸君说端的,命蒂从来在真息”

曹大师说,我为大家讲讲生命至关紧要的,是“真息”。这就像我们练太极拳、八段锦等,老师说,重要的是“呼吸”。

“真息”是什么?

陈撄宁注释里说:“真息与凡息不同。凡息粗,真息细。凡息浅,真息深。凡息快,真息慢。真息是凡息的根源,凡息是真息的发泄。”

算是比较通俗地讲解了真息凡息。

曹文逸自己是这样写的:

“专气致柔神久留,往来真息自悠悠”。

“致柔”是出自《道德经》老子说“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真息自悠悠”则是解释《道德经》:“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但是这种“自悠悠”真的就是啥都不管得来的嘛?肯定不是,是需要长期训练的。

曹文逸又说:

“此非一朝与一夕,是我本真不是术。”

是训练,但又不是一种得来的知识或技巧、技术。

宋徽宗推崇的国学大师曹文逸《灵源大道歌》养生论七个关键

2.人生消耗之现状:灵府煎熬枯血液

曹大师说凭人的日常习性无法得到“真息自悠悠”是因为人们:

“一悲一喜一思虑,一纵一劳形蠹弊。”

我们多数时候都在自己摧残自己的精神和身体:精神多处于悲喜胡思乱想忧虑愁苦中;身体在放纵、劳累交错中内部逐渐衰败病变。

但是呢,我们还沉迷其中:

“朝伤暮损迷不知,丧乱精神无所据。”

其实不是不知,而是被一种无法控制的能力裹挟驱动,偶有叹息,但仍旧沉迷其中。精神如河中漂浮干草没有办法停止,随时飘来飘去。

“细细消磨渐渐衰,耗竭元气神乃去。”

结果是身体和精神都慢慢垮了,内在的精气神耗尽,或后半生醒悟开始养生,或与医院药物为伴,生命失去基本的自由自在。

宋徽宗推崇的国学大师曹文逸《灵源大道歌》养生论七个关键

3.养生修习法述要:勤苦之中又不勤

知道生命被消耗,身体和精神越来越走下坡路,他也开始学习养生功法。但是却不愿意花苦功夫,不愿意专研大道,只想随意凑合差不多。

因为,他似乎掌握了真理:“我已经看山还是山”,随意最好。

曹文逸直接批评道:

“只道行禅坐亦禅,圣可如斯凡不然。”

就你门都没有入,别扯犊子说啥行也可以坐也可以,哪来的禅?一个几个月的小娃娃站都站不稳,都已经准备参加马拉松比赛了。

曹大师说:

“蹉跎不解去荆棘,未闻美稼出荒田。”

就连种个庄稼也要辛苦去除杂草,才能有好收成,更何况养生大道,如果不改变自己的坏习惯,顺着习性去,咋可能有成绩。

她认为养生大道中,始终保持一个重心:

“不动不静为大要,不方不圆为至道。”

不动不静恰恰是需要动和静的结合,不方不圆恰恰是需要规矩和圆融,在动静结合、方圆相撞之中,探求“中和”、“致柔”的道理。

曹大师讲养生修炼方法应该:

“勤苦之中又不勤,闲闲只要养元神。”

需要勤奋刻苦,但是又不能完全拘泥于勤苦本身,始终不忘根本“和柔”之道,始终在一种放松、自在的“闲闲”状态中温养精神之道。

宋徽宗推崇的国学大师曹文逸《灵源大道歌》养生论七个关键

4.修行成就:处处光明无不通

照此理论指导下,最终能够达成什么成就呢?

曹大师说:

“九年功满火候足,应物无心神化速。”

对于普通人而言,您始终在精神平和温柔的状态下,大概有个八九年,火候就差不多了;如果你能将这种状态用于日常工作生活中,那么功效更快一些。

修炼有成,身体大概是:

“蒸融关脉变筋骨,处处光明无不通。”

关节、血脉、筋骨都像被蒸融化了一样,发生了改变,全身气脉通畅,没有闭塞的地方。什么关节炎、颈椎病肯定都没有了。

精神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神是性兮气是命,神不外驰气自定。”

已经可以认清神和气,不由自主把精神当成生命的核心,气息流动延续着健康的生命;已经可以做到虽经历诸多现象,但神不驰骋,所谓气定神闲。

宋徽宗推崇的国学大师曹文逸《灵源大道歌》养生论七个关键

5.容易出现的错误状况:道理好懂,行动好难

曹文逸老师讲到这里,感叹:

“此道易知不易行,行忘所行道乃毕。”

道理容易懂,但是真正行动时却不是那么容易。曹老师说这话时肯定有很多心酸和磨难隐藏在背后。即便能够刻苦精进,但远远不够,还得“行忘所行”才差不多。

曹大师说容易出现的错误:

“莫将闭息为真务,数息按图俱未是。”

这其实也是南怀瑾所讲的安那般那呼吸法时所说,“出入息”之间的“止息”。止息是很重要,但你不能把这个当成根本啊。

“数息”是数息法,是譬喻。“按图”是按照各种周天运转养生守气的既定练法当成根本。

曹大师还指出另一种常见的错误:

“比来放下外尘劳,内有萦心两何异。”

这主要是两种情况,一种是想现在没有时间,以后有时间找个没有人打扰的地方再好好修练;另一种时,必须去荒山野岭隐居修才行。曹老师说,你心有千千绕,放下外尘劳也起不到作用。

6.态度决定成就:自我实验和反复不可避免

养生功法还真得拿自己做实验。

曹文逸大师自己也深有感触:

“我昔苦中苦更苦,木食草衣孤又静。”

曹大师年轻时候在少室山闭关十多年,除了吃得简单、孤独寂寞外,肯定也经历各种修习本身的苦难。可能多日没有进展,可能反复,可能错误的方法重复多次。而且常常会感到茫然,觉得自己咋水平那么差呢!

曹文逸说:

“心知大道不能行,名迹与身为大病。”

更重要的是,人的各种习性阻碍了大道,名声、事迹、身体都成为障碍。而这些还是无法避开的。

更何况,即便你养生功法修行到了一定水平,但是:

“比来修炼赖神气,神气不安空苦辛。”

如果神气不安,心没有修到,一切都是白瞎。自己一个人躲着都好,一面对现实全部露馅。

宋徽宗推崇的国学大师曹文逸《灵源大道歌》养生论七个关键

7.道是一个遥远但伟大的理想

养生大道如此美好,每个人都有很大的机会,曹文逸大师感叹:“可怜一个好基址,金殿玉堂无主人。”

每个人都有个好基础,好房子,好身体,可惜,这个身体慢慢变成不是自己的,自己的好房子变成了空宅,自己没有成为自己的主人。

但是修习养生大道又是那么艰辛:

“缄藏俊辩黜聪明,收卷精神作愚鲁。”

不多说话,不沉浸于证明自己有道理,不争论,不显示聪明,随时精神内守,一副笨笨的样子,这太难了。《道德经》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可对我们来说,是“守中”太穷,不如多言。

养生大道是一个遥远但伟大的力量,曹文逸说:

“坚心一志任前程,大道于人终不负。”

它属于那些“坚心一志任前程”的牛人们!

宋徽宗推崇的国学大师曹文逸《灵源大道歌》养生论七个关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