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梦回大唐——观《长安三万里》有感

 天一学习 2023-07-20 发布于四川

从动画片《哪吒》以来,能让人走进电影院的就只有《长安三万里》了。

电影从高适的角度来回忆李白的一生,让人无限唏嘘。

因为:轻舟已过万重山。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情。

即使有太多的伤心无奈,也已经成为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也不一定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从“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青涩;

到“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横;

到“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无奈;

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狷狂;

再到“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落寞。

我们看到了一个在大唐从繁华到凋敝的有不世之材的诗人的一生。

李白是真实的,真实到让人心疼。

李白是虚幻的,虚幻到让人憧憬。

“郞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是真实的;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虚幻的;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真实的;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是虚幻的;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是真实的;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是虚幻的。

李白在真实与虚幻间流连,发出了那个时代独有的声音,

见证了那个时代的繁华与落幕。

这样一个天仙般的人物,是人们模仿不来的。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本是谪仙人,豪迈真性情。”
连杜甫这样级别的人都是李白的迷弟,一生追念,

写下无数对李白无限向往的诗篇,

《梦李白》: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这就是明证。

我们喜欢李白,是喜欢那个时代的风华,人人都可以是诗人。

虽没有微信,没有公号,但有墙壁,有留诗板。

只要你有好的作品,瞬间就可传遍帝京。

我们喜欢李白,是喜欢李白的潇洒任性: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李白,是中国人梦中的大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