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一个低效努力的人,都没有做好这三件事

 闲庭落 2023-07-20 发布于河北

比尔·盖茨说:“快速、加速、变速就是这个信息时代的显著特征,谁慢谁就会被吃掉。”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要求我们快速对信息完成处理,快速对事情做出决定,一旦有所迟疑,就会被别人捷足先登,错失良机。

红桃皇后定律里更是说:“你只有不停地奔跑,才能让自己保持在原地,而不至于后退。这样,至少可以保证你不被时代淘汰。如果你想要前进、超越别人就需要花两倍速度奔跑。”只有加速还不够,一定要加到两倍于别人的速度,你才能跑在别人的前方。

可是每天只有24个小时,就是不吃不睡,全部用来工作,想要练成一项技能,按照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提出的一万小时定律来说,也需要400多天。那是不是说,我们就没有希望了呢?

完全不是,在《极度效率》这本书中,作者阿米特·奥菲尔,一年内出版了500多本书,他还在50万颗鹅卵石上进行手绘,创造了12秒完成一颗鹅卵石手绘的记录,成为世界上作画最快的画家之一。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极度效率》这本书告诉你掌握11条原则,60 个技巧,让你轻轻松松每天比别人多出三个小时。摆脱低效努力,轻松掌控生活的主动权。

一、  提升你的认知水平

傅盛曾说:“认知,几乎是人和人之间唯一的本质区别。”

01.提升认知深度

《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这本书中说:“所谓深度认知,是指分析问题时,能跳出问题本身来思考更普遍情况;寻求答案时,能根据理由可信度判断是否接受这个结论。”

提升认知的深度就要求我们跳出思维定式,从不同的方向与领域去思考做成一件事情的方法,寻找其中的捷径。

就像故事里说的,砍柴的人跳不出自己的思维定式,所以他认为皇帝的斧头是金子打的,皇帝的扁担也是金的。其实,他还在用自己的思维定式思考问题,根本不知道富人的生活,更想象不到皇帝吃一顿饭要上百道菜,根本不用斧头与扁担,那些苦力自有人帮他去干。

想要踏上成功的路途,先要跳出思维定式,拥有高手的思维。

埃隆·马斯克提出的“第一性原理”,也正是提升认知深度的方法论。我们每天都用手机处理着工作与生活,如果我们不用手去输入文字,不用嘴去录入语音,我们还能操作手机吗?很多人可能回答是否定的,这就是被固有的思维所禁锢。

我们的认知决定了思维,觉得手机就是需要用手去操作的,如果不用手去操作,那还怎么使用手机?抛弃掉固有思维想一下,如果我们的大脑与手机直接交互,我们的双手就解放出来了,颈椎病也就不再追随我们了。

认知深度和自己所处的环境没有绝对的因果关系,训练自己透过表面现象找到事物的根本,而后进行大量的刻意练习,在你的身上就会出现复利效应。

认知深度决定了一个人的格局与未来。正是有了与别人不同的认知深度,马斯克启动了火箭回收计划,这为他节省了许多银子。

02.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

王小波在《打工经历》这篇文章中分享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一家餐馆要装修,老板舍不得花钱去找装修队,只好找到门外汉王小波来干活。干了一个多月,餐馆连个样子都没弄出来,却像个破烂摊。老板开始急了,天天催加班。可是,根本没有干过装修的王小波,连锯子都不会用,进度可想而知。

最后,抠门老板只好炒了王小波鱿鱼,找了专业的人来干。包工头一来,就把工程分成几块,还做了时间安排。三下五除二,将那堆破烂就清理了。眼看着,装修的人拿着专业的工具,有序地干着活,王小波知道这回老板算是找对人了。

如果老板一开始就找了专业的装修队,一个月的时间不会白白浪费,也不会白白浪费了几百块的工钱。对于一个人来说,时间就是金钱,老板舍不得金钱,最后损失的恰恰是金钱。

如今,想找专业的人非常简单,在在行约见,上他的课,微博上私信等等。专业的人,会告诉你本领域的发展现状、今后的发展势头,然后给出最专业的意见,让你不会误走弯路,达到真正的极度效率。

找到专业的人,听取专业的意见与分析,是走捷径的最佳路途。学会了这条路,你已经开启了极度效率的列车。

不过,凡事都有其矛盾的一面,也不能过分迷信专业人士,还要是学会思考与判断。

03.抛弃完美主义

《怪癖心理学》一书中说:“完美主义是一把双刃剑。完美主义使人不断向上,但当这种对完美的追求遭遇困难时,完美主义者会产生强烈的病态心理,此时,完美主义者若不能适时舍弃追求完美的心态,这种不完美的计划之外的现实状况便会使完美主义者陷入远超于非完美主义者的焦虑感中。”

日本著名作家三岛由纪夫就是一个典型的完美主义者。他与作曲家黛敏郎一起进行歌剧创作。由于黛敏郎没有按约定时间完成作曲,致使歌剧上演时间推迟,三岛由纪夫却不原谅,直接取消了作品的上演。

守时,确实很重要,可是取消作品的上演给三岛由纪夫带来的损失却是不可估量的。

追求完美,固然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只是陷入完美主义中却不自知,只会让自己进入死胡同。越追求完美,越容易失败,越失败越容易感到挫折,这就进入了一个死循环。

美国一个作家曾说:“一个人能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害怕犯错。”完美主义者正是出于这种心态,害怕失败、害怕犯错,迟迟不肯行动,让机会悄然流逝,重头再来,已追悔莫及。

世界上没有最完美的作品,也没有最完美的方案,每一件作品都是在不断打磨中趋于完美的。

二、让睡后收入为你增值

股神巴菲特说:“如果你没有找到一个当你睡觉时还能赚钱的方法,你将一直工作到死。”

01.找到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很多人在做职业规划的时候,总是很茫然,甚至觉得现在的工作也不是自己喜欢的,只是为了赚取生活费。其实,每一份工作在它背后都有多米诺骨牌效应,就看你是否将它挖掘了出来。挖掘出第一张多米诺骨牌,之后它就会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

阿米特通过写作,不仅给自己带来了收益,也获得了知名度。

生活中,也有很多人通过多米诺获得了人生的财富。我有个朋友,工作之余,大家都在吃喝玩乐,她却坚持写博客,自媒体风潮来临的时候,建立了公众号,知识付费大潮到来时,又做了许多课程,还出了书,很多广告商找上门来,找她做代言。

很明显,如果没有写博客的经历,她想赶上每一波红利都没有那么容易。而放在各平台上的课程与出的书,让她躺着就能轻松赚钱,更是缩短了实现财富自由的时间。

把时间投放到更有可能长期保持适用性、社会存在持续需求的产品上,你将会创造一个“多米诺效应”。平时多积攒自己的能量,当量变达到质变的时候,成功就不远了。

02.建立品牌效应

产品需要建立品牌效应,个人也需要有品牌运营的意识。一提到可乐,我们会想到可口可乐;一提到空调,我们会想到格力;一提到手机,我们会想到苹果……其实这些都是品牌效应的成果。

对于个人来说,品牌就是加速知识管理、整合传播工具、赢得竞争的工具。建立品牌效应,有助于加速个人成长,赢得良好的社会资源,扩充自己的影响力。

给自己定位,积累专业知识,增加自己的曝光度,不断进行完善。当自己的能力和风格形成了独有的特色,就具备了不可替代的价值。

03.坚持学习

大脑是台机器,常用常新,不用就会生锈。同时,大脑也是个复杂的所在,每一条神经都处在竞争中,一旦其中一条神经长时间没有经过刺激,那么就会被别的神经所取代。这也就是我们学习时,一开始总进入不了状态,等我们产生兴趣以后,没人督促我们都会自动去学习的原因。

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是个命运多舛的人,他早产、得天花、猩红热,成年后,又遭遇父亲早逝、妻子去世等一连串的打击。他却从来没有放弃天文学的研究,终于在59岁时发现了天体运行的三大定律。

学习能力是我们拉开与别人差距的最好机会,掌握好的学习策略、方法,提升学习能力,再坚持下去,一定会给你带来丰厚的回报。


三、平衡好家庭与工作的关系

01学会时间管理

美国投资家查理·芒格,与人见面时,都会提前45分钟到达约定地点。这样不会因为路上的交通或意外事件而迟到,更不会因为匆匆到来而给自己需要调整情绪的时间。而在这45分钟里,查理也不是无所事事,而是阅读报纸或者书籍。

每天我们花在交通、吃饭、穿衣上的时间有好几个小时,如果这些时间能够利用起来的话,那是很可观的。

就像现在流行的听书,无论你在哪里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而你想要记录下自己思想的时候,可以随时用各种笔记APP记录,如果用手记不方便的话,也可以用语音。

一心二用,以前是个贬义词,如今,很多时候,我们可以善加利用一心二用。比如,做饭、洗漱的时候,可以用来听书。这就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鲁迅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是有的。

当然,睡眠时间一定要保持充足,这样才能保证有个神采奕奕的大脑供你驱使。那些名人,都是保证充足眨眼的。比如,温斯顿·邱吉尔每天下午都必须小憩一会儿。爱迪生每天都要小憩三个小时。

02安排好工作的优先级

美国管理学家史蒂芬·柯维提出了时间管理的“四象限法则”,把工作根据重要和紧急的程度分为四个象限:既紧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既不重要又不紧急。

处理的时候,自然要把既紧急又重要的放在第一位,既不重要又不紧急的放在最后一位,或者尽量不要去碰触。重要但不紧急与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怎么区分呢?重要的事情,自然是能带来价值、实现某种重要目标的。

高效率人士在第二象限的工作占比最大,基本在60%80%,而普通人在第二象限的工作占比却只占到了50%60%。原来差距就在这里。他们将重要的工作提前做了计划与安排,自然就没有空闲时间去刷抖音、玩游戏了。

高效人士总是给人一种总是悠闲自在的感觉,却完成着是普通人好几倍的工作量,其实就是他们学会了安排工作的优秀顺序,这也使得他们与普通人拉开差距,越走越远。

养成一个好习惯,你会受益终生。

03准备好了再开始

很多人做事都是“三分钟热度”,就连梁实秋都说:“我们国人做事擅长的一手是'五分钟热气’,在开始时候激昂慷慨,铺张扬厉,好像是要雷厉风行,但是过不了多久,渐渐一切抛在脑后,虽然口里高唱'贯彻始终’,事实上常是有始无终。”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没有准备好就开始了。一旦遇到困难,就想着放弃。

想要控制“三分钟热度”就不要盲目开始,在还没有弄清楚一个项目的做法时,盲目地开始,中途遇到的挫折比比皆是,一旦扛不住很容易半途而废。

就拿写文章来说,我以前想到一个标题就开始,连内容是什么都没有想好,写起来的时候难度可想而知,每每写了几百字后就不知道如何写了。只好放弃。如今,我都是写好提纲,反复捉摸提纲,找好素材,然后才开始,这样看起来前期花了很多时间,可是写起来得心应手,也不会有中途放弃的想法。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复杂的工作,那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分解任务。就像一篇文章,分为三四个部分,看起来一目了解,写的时候就像填空一样,每部分独立,整体又互相依存。

准备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也是量变达到质变,不可或缺的条件。准备好了再开始,更会事半功倍。

04.学会帕累托法则

帕累托法则,也叫二八定律,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弗雷多·帕累托提出的。他发现许多事情的努力和成果会呈现8020的情况。也就是说,我们用80%的努力会创造20%的成果,反过来,我们用20%的努力也能创造出80%的成果。

我们要把精力化在最重要的事情上,这样你的事业也会更上层楼,获得意外收获。

05.留时间陪伴家人

家人是你事业上最鼎力的支持者,也是你情感上最坚强的维护者,要多留时间来维护与家人的关系。比如,每天可以留有半个小时,与伴侣聊聊当天的趣事。每周末,全家人一起安排一个共同喜欢的项目,比如一起健身、野营、郊游。

与家人紧密互动、完善自身、创造幸福、共同进步,会给事业带来助力。

德国伟大的作家歌德说过,“在今天和明天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时间;趁你还有精神的时候,学习迅速办事。”

获得极度效率,不是让你多做事,而是高质量地做事,就像阿米特花了50万块鹅卵石,基本没有坏石头。因为在做画的过程中,他通过描绘已经将石头上的缺陷进行了掩盖。

《极度效率》这本书告诉我们,想要获得极度效率,并不是简单地做好时间管理,做事快,关键在于提升你的认知深度,去思考和优化工作和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寻找到可以开启多米诺效应的事情,坚持下去,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同时让所有的技巧内化成你的日常习惯,提高自己的交付能力,每个人都能摆脱低效勤奋,获得高效人生,开启成功的马达。

或许你还想看

面对人生最后一道考题,我们应该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

想要超控大脑,你需要学会自由切换大脑的思考模式

想要完成阶层跃迁,先要弄明白这三个问题

别让原生家庭的“毒”毒害你一生

别让自己深陷在情感勒索的“权力游戏”中无法自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