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刘先森,字:古木,中华诗词学会高级研修班导师,中华当代文学学会副会长,《诗词世界》执行主编,原《湖北诗词》常务副主编。 杨金亭、林峰(北京)、楚成、郭云 点评刘先森诗作 绍兴游 亲水人家傍小桥,乌蓬柳影逐波摇。 伞花梦湿桐荫路,雨巷寻诗走哪条? 杨金亭点评:这是一首诗人于微雨中到江南文化古城采风的即兴之作。作者很会选择这座文化古城颇具典型特征的侧面,通过“亲水人家”、“小桥”、“乌蓬柳影”的“逐波摇”、“伞花梦湿”、“雨巷寻诗”这些如情似梦、活色生香的意象,活脱脱地烘托出绍兴古城的文化风貌。其中特别是“雨巷寻诗”这个颇具现代感的意象的嵌入,一下子就把读者引进现代著名作家《雨巷》一诗的境界中去,余味悠悠,令人思而得之! 退休抒怀 七彩人生五味肠,亦真亦幻写沧桑。 焉能唤取黄昏梦?拽住晚霞追夕阳。 杨金亭点评:这是一首诗人面对“退休”生活的直抒胸臆之作。这里没有旧文化人的叹老嗟贫的倾诉,也没有某些现代人退职后失落感的流露,字里行间,洋溢着的是一个阳光诗人乐观向上的激情放歌。 诗的第一、二句,是诗人对前半生人生感悟后的诗意慨括。“七彩”,象征生命的丰富多彩;“五味肠”,书写人生顺逆历程的感受;“亦真亦幻写沧桑”,是从自我灵魂的剖析中,寄托半个多世纪的世事沧桑的感慨。 诗的第三、四句,则从前人“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诗句中拓出新意。“拽住晚霞追夕阳”这个“立片言两居要”的警策结句,表达了诗人乐观、向上、壮心不已的精神。前人论“绝句之法,要婉曲回环,删芜就简,句绝而意不绝”(杨载),“要皆有一唱三叹之意乃佳”,刘先森深谙此中妙理。 炎陵桃源洞珠帘瀑布 悠然入谷渐闻音,白练含烟暗袭人。 不是瑶池关不住,只缘生性爱凡尘。 林峰(北京)点评:瀑布,飞珠溅玉,穿崖过壑。猛如天河倒泻,声惊牛斗;柔似轻纱拂面,影同烟岚。炎陵瀑布便似银帘一挂,悬于危崖之上,漫天瀑珠如天女散花一般洒落下来,沁人肺腑,爽人精神。此诗起承写景,幽深杳渺。至转折处,则猛然发力,令洞天另拓,境界又开。本是瑶池仙泉,只缘心恋凡尘,故尔夺路而出,直下人间。如此构思,则新意顿出,亮人眼眸也。 与诗友咸宁温泉品茶 林隐八仙桌,开壶香自萦。 沉浮皆淡泊,凉热亦纵横。 苦涩甘甜意,春秋冬夏情。 老青茶蕴味,滴滴话修平。 林峰(北京)点评:先森兄有许多诗作看似不咸不淡,不温不火。但往往于平淡中见奇掘,于温和中见沉思。比如此诗写友人品茶,显得淡泊宁静,平和自然。但诗人自二三两联就由景见情,转入内心体悟,颇见手段老辣。不管绿叶沉浮、不管茶水凉热,诗人皆视之泰若,来去从容。茶之苦涩甘甜,岁之春夏秋冬。皆别具风情、别有意趣。如此理解,则茶之韵味出矣!诗人于茶中性味品出修平之道,其思考不可谓不深刻,其理解不可谓不独到。一如明人李东阳所云“诗贵不经人道语。自有诗以来,经几千万人出几千万语而不能穷。是物之理无穷,而诗之为道亦无穷也”(《麓堂诗话》。先森兄此诗若与前贤经典互为对照来读,似更有趣。 蔡甸访友 古木小柴扉,轻推野蔓葳。 夭桃青果嫩,豇豆绿枝肥。 信鸽翀天舞,雏鸡满地飞。 农家将进酒,欲醉不言归。 涂运桥点评:此律起承转接,一气呵成,冲淡自然,宛若天籁。以眼前之景轻轻白描勾勒,宛如一幅幅动人的田园乡村画,动静结合,寻常却真切。似不着力,实则笔力千钧。 颔联颈联承接首联,将友人恬淡的生活画面轻轻勾勒,夭桃豇豆信鸽雏鸡的描写生动活泼,如临其境,如入桃源。“农家将进酒,欲醉不言归”的描绘,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农村的变化发展,村民生活的幸福祥和。 尾联将作者迷恋恬静的田园生活和与友人的情谊表达得淋漓尽致,其情之真其情之久仿佛经年陈酿,不醉则已,一醉不言归。首尾遥相呼应,章法严谨,对仗工整,融情入景,诗人化繁为简,深得唐人风神,与孟襄阳还来就菊花诗相较,亦不逊色。 炎陵桃源洞珠帘瀑布 悠然入谷渐闻音,白练含烟暗袭人。 不是瑶池关不住,只缘生性爱凡尘。 郭云点评:寄情于山水之作,妙在打造一幅栩栩如生的画境,让读者有一个身临其境之美感。该诗正是一幅模山范水之妙作。前两句诗人用委婉细腻艺术手笔,给珠帘瀑布画出了一幅虚实相生的画卷。其风格自然清新,意象鲜明,一幅别具风韵的场景跃然纸上。令人栩栩生动之美。 从首句可知诗人怀着一种愉悦与闲适心境,漫游桃源洞景区。其发端诗人别出心裁,先从声音着笔,紧扣标题。这是写风景诗不常见的一种艺术手法。李白曾有“谁家玉笛暗飞声”之名句,传之千古(春夜洛城闻笛)。随着瀑布声音的远近变化即刻把读者引进了清脆悦耳一派生机的境地。第二句反映了诗人走近瀑布一种情感形态的体验。“白练含烟”是对瀑布形容的描述。尤“暗袭人”用的十分巧妙,既是实景又是虚景。拂面而来的泠泠水气自然使人有一种寒噤之感,诗人用“暗袭”来描绘,可谓贴切到位。无论从动态上还是在程度上都有回味不尽之滋味。原本的自在之物,在诗人笔下却出现了生命的象征。诗中“暗袭人”与“暗飞声”的典籍不一定有关,或许是一种巧合。但“暗袭人”却是独到传神。可谓名家手笔也! 三四句诗人直抒胸臆,诗人用“不是瑶池关不住”的大跨度的时空跳跃式提出问题,又用“只缘生性爱凡尘”的自我回答作结。这种拟人移就的艺术手法可谓别具一格。亦是对诗人热爱自然的美好心灵的塑造。 该作品有浑然天成之美,其艺术上远近交融,声色具茂。诗人调动了听觉,视觉,知觉等要素,塑造了一幅心境与物镜相统一的画卷,有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无疑对于山清 水秀的生态保护是一种正能量。 附:点评嘉宾简介 (右为杨金亭,左为刘先森) 杨金亭,1931年出生,山东宁津人。当代著名诗家、诗词理论家,历任《诗刊》副主编、《中华诗词》主编、《北京诗苑》主编。现为中华诗词学会顾问。 林峰,1967年生,浙江龙游人。现为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华诗词》杂志社副主编、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副会长、浙江省衢州市政协委员。被诗词中国组委会授予“公众影响力”大奖,曾作客中央电视台《诗行天下》栏目并接受百集电视系列片《诗词中国》访谈。有《一三居诗词》《花日松风》等诗集刊行。 涂运桥,笔名楚成,解放军红叶诗社培训部导师兼《红叶》特邀编委,曾获2010年度《诗刊》诗词奖、首届荆楚聂绀弩诗词奖评论奖、中国公安2014年度诗人奖等。著有《楚成诗词集》《映月楼集》《梨园诗话》。有“诗警”之称。 郭云,笔名:竹风,字:渊谷。现任中华当代文学学会副会长,《诗词世界》杂志社主编。邗上诗文社顾问,九子吟坛社副社长兼古典诗词导师。北京东方伯乐诗书画研究员兼客座教授。全球汉诗总会北京联络处、大竹诗词学会、南苑诗社顾问等。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 《满庭芳苑》编辑部成员 主 编 蔡大营(若水人生) 编 委 马惠珍 王通路 牛 学 刘志峰 乔长柱 李为民 高庆森 符文彬 蔡大营 本期组稿 蔡大营 打开下面链接,可赏读刘先森先生更多精彩作品: 个人专辑链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