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熹《观书有感二首》与《心箴》

 新用户5483wq2L 2023-07-20 发布于浙江

朱熹《观书有感二首》与《心箴》

朱熹曾经十八岁和二十岁,两次登门拜访范浚皆未遇,只抄录屏书《心箴》而去,后将原文注入《孟子集传》。据有关资料记载,淳熙九年(1182)二月,朱熹为范浚作传:“范子, 浚独志圣贤之心学,无少外慕,屡辞征辟不就。所著文辞多本诸经,而参诸子史.其考《易》《书》《春秋》皆有传注,以发前儒之所未发。“熹尝屡造其门”,《香溪范小子传》称范浚为“子”犹如孔子、孟子之称。评论范浚理学“其学甚正”。

朱熹的《观书有感》二首在读完范浚《心箴》后所写;

《观书有感》其

1“半亩方塘一鉴开”,比喻,“范浚书房”,像镜子一样打开朱熹眼睛,清澈明净。

2“天光云影共徘徊”,比喻,书房虽小,但像天空中的光彩浮云影落朱熹的眼睛,不停地晃动充满生机。

3“问渠哪得清如许”,比喩,范浚儒家思想如此髙深,朱熹心想是从那里学的呢?故说“不知从何学”。

4“为有源头活水来”,比喻;读完《心箴》 得到启发,“原来范浚是继泗水与轲学传”此时朱熹的心又活了。

《观书有感》其二

1“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比喻,得到《心箴》的学识,朱熹学儒就像江水大涨就轻如羽毛。

2“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比喻,读了《心箴》得到广泛知识,以往知识不渊,象船驰在浅流,花费了许多艰辛也难以学懂圣学,今天却能自在地有了学习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范浚比朱熹年长28岁,此时朱熹是以诚心求学的身份来拜访范浚的。范浚死后,朱熹以私淑弟子的身份亲临凭吊,并且写下一段情真意切的话:

余尝三谒未遇,厥后再至,而先生已逝。其从子右史蒙斋延余于先生讲学处,观其言论文章,悉本洙泗渊源' 而’ 《心箴》 一篇尤得千圣不传之秘。惜入其室而未获亲见其人, 瞻仰门墙,留连不忍去,因书此以志慕焉。

 后朱熹将 《心箴 》全文注入《孟子集注 》,朱熹在注解孟子 心之官则思 一语时, 引用了范浚 《心箴》            

【心箴】

茫茫堪舆,俯仰无垠。

人于其间,渺然有身。

是身之微,太仓稊米。

参为三才,曰惟心耳。

往古来今,孰无此心?

心为形役,乃兽乃禽。

惟口耳目,手足动静。

投间抵隙,为厥心病。

一心之微,众欲攻之。

其与存者,呜呼几希!

君子存诚,克念克敬。

天君泰然,百体从令。

         注;本文错误在所难免,敬祈社会各界予以指正。.

                                    范国梁草2010.3.10.

 观书有感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