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反复选择流产的女人,背后隐藏着一段心酸的秘密

 小青杂谈888 2023-07-20 发布于上海

转载请在后台留言

网友提问:

自己有过几次时间不短的恋情,也有过一次长达五年的婚姻,不算是恋爱对象换的勤的人,但每次怀孕并且具备生养的所有条件的情况下,因为个人的意愿最终选择没有留下孩子。

只是会简单对其他人说自己就是不喜欢孩子,不愿意承受责任、羁绊和束缚,而私下里会对自己说不是孩子来的有错也不是双方的错,只是这个世界并不美好不希望孩子来受苦。

但即使有过这种先例也并没有做好措施防备下一次怀孕,所以反复发生了几次,偶尔也会自问内心深处到底作何感想,但好像并没有触及底层的原因。

直到刚刚碰巧在热门话题里看到一个提问说“为爱情生孩子,后面又没了爱情后悔吗,孩子出生了对吗”忽然有个想法,是不是自己潜意识里不喜欢的不是孩子也不是外界环境,而根本还是在厌弃自己。

因为在自己眼里,感情最深的母亲是个极痴情的人,为了追随父亲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和照顾自己家人孩子的机会,四处奔波了一辈子,而父亲到老到在偷偷摸摸反复出轨,并不算很爱母亲。

而我的角度,从小就时常劝母亲要不要离婚,但母亲总说希望我有个完整的家庭,他毕竟是我的亲生父亲,不希望我在重组家庭里成长。

于是,从小我就下意识的觉得母亲是不幸福的,而这种不幸福的根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

之前选择不要孩子一直是觉得说自己意志消沉不爱这个世界,所以不愿意孩子受跟自己一样的苦。

直到看到前文引用的提问忽然意识到,自己是不是根本还是在自我攻击,不爱的是自己,宁可不要出生的是自己,主动流产相当于杀死的孩子也是自己。但如果是,又能怎么样呢?

小青老师回复:

亲爱的,前面一部分的描述是你的现状与迷茫,而后面一部分更展现出了你深层次的心理压力。

你表面上似乎像是想做为勇敢者去理性对待世间的不美好,果断地怀孕又主动流产,这是相当有勇气的。

我倒觉得你是一个像唐吉诃德一样的女中豪杰,但潜意识里你或许是内心最软弱的那个自怨自艾的人。

同时我理解您对于孩子问题的纠结和疑惑。您认为这个世界并不完美,孩子来到世上可能会受苦,因此您选择了不要孩子。

这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决定,无论别人怎么评价,都应该得到尊重。


在你的描述中,你提到了母亲为了追随父亲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和照顾自己家人孩子的机会,四处奔波了一辈子,而父亲到老还在偷偷摸摸反复出轨,并不算很爱母亲。

你也提到了你从小就时常劝母亲要不要离婚,但母亲总说希望你有个完整的家庭,他毕竟是你的亲生父亲,不希望你在重组家庭里成长。

由此你会感到内疚和一种被动的责任感,认为母亲的不幸福是因为你的存在而导致的。

这种想法可能是因为你从小就看到母亲为了你和家庭做出了牺牲和努力,而你又无法改变父亲的行为和家庭的状况,从而觉得你就是那个始作俑者,是毁了母亲幸福的那个孩子。

然而,你需要认识到这种想法并不正确,你的过于苛责自己是因为爱母亲,可怜母亲,但你的存在并不一定会让母亲不幸福,相反,你可能还是母亲生命中的重要支柱和支持者。

而且您的决定并没有改变您目前面临的情况,即反复怀孕但选择不要孩子。

这可能会给您带来一些心理压力和困惑。你需要更深入地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


忽然发现深层的心理原因还是多样化的。我总结了一下供你参考:

1. 你想成为自由的鸟儿:女人有时像一只自由的鸟儿,她要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想被生育孩子的责任所束缚。她需要的是自由和独立,而不是因为孩子的存在而被束缚。

2. 你内心想完成一段未完成的旅程:对于你来说,生育孩子可能会让你感觉自己还没有完成自己的旅程。你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来探索自己的人生和价值,而不是被孩子所占据。

3. 认为孩子是沉重的锁链:对于某些女人来说,生育孩子可能是一种沉重的锁链,需要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而她不想让自己的人生被这种锁链所束缚。她需要的是自由和轻松,而不是被孩子所束缚。

4. 遇上了未知的彼岸:对于你来说,生育孩子可能是一条通往未知彼岸的道路,不知道这条路会带给自己什么,也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够承担这个责任。你需要的是稳定性和确定性,而不是面对未知的风险。

5.对世界的悲观主义:你认为这个世界并不美好,孩子来这个世界会受到很多苦难。同时又无法让自己成为一个完美的母亲,无法实现期望中的理想,从而使你无力生下孩子。

但女人想要孩子是天性之一。生物学家认为,女性天生就有母性本能,想要生育和照顾孩子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固有的一部分。

此外,女性通常会在生育后得到身体和心理上的满足感,因此你会为自己反复流产的做法而感到困惑疑虑。


那又能怎么办呢?

小青觉得关键要解决的是你自我攻击的问题:

一、主动流产意味着杀死腹中的胎儿,你把攻击胎儿看成为对自我的攻击,即一种心理影射,把对自己的不满意影射到胎儿身上,以表达深深的自我怀疑。

二、自我攻击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例如生活、工作与情感压力、焦虑、抑郁、自我怀疑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一个人对自己产生不信任、不满意和不安全感,从而产生自我攻击的行为和想法。

三、自我攻击是一种负面的心理状态,是一种自我惩罚,包括自我责备、自我折磨等,或者表现为一种自我否定,例如贬低自己、否认自己的价值、无助感、孤独感和绝望感,同时也可能导致人陷入恶性循环中,无法摆脱负面情绪和负性认知。

因此,如果一个人感到自己处于自我攻击的状态,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包括停止精神内耗,和家人丈夫进行亲密沟通,多阅读一些人文哲思类书籍从而来改善自己的心理认知和提升自我价值与幸福感。

最终重建信心和自尊,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祝福你,世界与我爱着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