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9年,大将许光达临终留下绝笔,主席读后十分震惊,下达最高指令

 兰州家长 2023-07-20 发布于甘肃

前言

69年,大将许光达临终留下绝笔,主席读后十分震惊,下达最高指令

许光达大将的战斗传奇

1959年至1965年间,共有1614名开国将帅获得晋升军衔,其中只有37人来自黄埔军校。而许光达大将是这37人之一。他出身贫苦,家庭靠着几亩薄田勉强度日。然而,幸运降临在他身上,通过家人的支持,他得以脱离贫困,开启了他传奇的一生。

1921年,许光达进入长沙师范学校就读,积极参与爱国学生运动,并在四年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后,他受中共组织派遣,考入黄埔军校炮兵科,成为国民革命军第4军的一名见习排长。

南昌起义爆发时,许光达毅然离开国民党部队,与几位共产党人一起前往南昌参加起义。然而,当他们到达时,起义部队已经离开。尽管如此,许光达并没有气馁,他日夜兼程,最终赶上了起义部队。

69年,大将许光达临终留下绝笔,主席读后十分震惊,下达最高指令

1930年,许光达率领红17师参与了对沔阳的进攻,旨在消灭反动民间组织白极会。为了顺利进入沔阳,他面临着一个难题:新沟嘴这个据点被700多人的民团和白极会占据。许光达明白正面强攻是不切实际的,这样只会损害红军的实力。因此,他制定了一个精妙的计划,派遣部队在夜幕降临后发动进攻,利用分割包围的战术成功夺取了新沟嘴的据点。

在沔阳附近,敌人听闻红军攻占新沟嘴后,惊恐之下连夜撤离。许光达没有浪费一枪一炮,迅速占领了府场,并成功完成了铲除白极会的任务。这一系列胜利的取得,凸显了许光达在战场上的智勇双全。

红2军团缩编为红3军团后,许光达被任命为第9师25团团长。在1932年1月,红3军对襄北敌军发起进攻,许光达率领25和26团包围了敌48师特务团和100余名矿警。双方激战三天三夜,眼看着敌人即将被歼灭,援军的增援却让形势陡然逆转。

69年,大将许光达临终留下绝笔,主席读后十分震惊,下达最高指令

面对这一危机,师部下达了一道死命令,要求许光达在敌援军途中发起伏击,坚决阻止他们前进。许光达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命令,率领25团进入伏击阵地,与援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他与战士们并肩作战,将敌人引诱到近距离后下令开火,前排的敌人纷纷倒下,后方的敌人见势不妙便退了回去。

然而,当双方僵持不下时,师部再次下达命令,要求25团分割敌人的第1支队和第2支队。许光达带领部队进入敌人中间地带,敌人立即占领有利地形并加强防御,让许光达的部队难以攻克。

战斗持续到第二天早上,双方都非常疲倦。然而,在这关键时刻,师部再次下达命令,要求25团迅速消灭敌人在柳枝集的据点。许光达立即前往柳枝集发动攻击,那里是一个有工厂和碉堡的地方,敌人还增援了一个加强连。普通的进攻无法奏效。

69年,大将许光达临终留下绝笔,主席读后十分震惊,下达最高指令

在几次进攻都未能取得进展时,许光达决定亲自上前沿发动攻击。有一名干部试图拉住他,提醒他前进非常危险。然而,许光达推开那人的手,坚定地说道:“不危险,我们这些干部要干什么,走吧!”

许光达来到前沿,观察了一段时间后,向手下士兵指示说:“你们看,碉堡左侧有一座小山丘,还有几棵树。派一个排从那里迂回过去。我们等到晚上再行动,白天目标太大。”之后,他再次拿起望远镜仔细观察。

就在这时,一串机枪子弹悄无声息地朝许光达射来。他只感觉眼前一黑,失去了知觉。当他苏醒过来时,已经在医院里。他急切地询问战斗的结果,得知胜利后,他松了一口气。这次战斗差点夺去了他的生命,他接受了5次手术,但子弹仍然无法取出,最终被转移到上海接受治疗。

69年,大将许光达临终留下绝笔,主席读后十分震惊,下达最高指令

装甲兵司令

许光达治愈疾病后来到了苏联,却意外地发现上海已经被白色恐怖所笼罩,许多共产党人都遭到残酷的杀害。恰好此时中央准备派一批干部去苏联学习,许光达可以借此机会前往苏联治病。他离开了祖国,来到苏联的国际列宁学院开始了他崭新的人生阶段。

在苏联的学校中,有一条规定,即禁止携带图书馆的书籍外出,也不允许做笔记。这对于远道而来的中国学生来说,十分不便。然而,为了早日学成归国,许光达整日泡在图书馆里,将有用的知识尽可能地吸收进脑海中。

由于年轻记忆力好、有毅力,对他来说学习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他反复阅读与军事知识和武器装备相关的书籍和刊物,很快就掌握了许多技能。

69年,大将许光达临终留下绝笔,主席读后十分震惊,下达最高指令

1936年,苏联东方大学为中国红军举办了一期汽车、坦克和大炮的训练班。由于许光达在黄埔军校学习的是炮兵科,他被调往东方大学参加这期培训。在与其他中国学员一起学习期间,许光达表现出色,他不仅掌握了汽车、坦克和大炮的结构原理,还学习了现代战争中的战术原则。

当时,坦克作为战争中最具机动性和突击力的武器,对于数量不足的红军来说,几乎是遥不可及的。然而,许光达坚信红军虽然暂时没有坦克,但未来并非没有可能。

为了满足中国革命的实际需求,为了军队的建设和发展,许光达拼尽全力学习,为他后来担任新中国第一任装甲兵司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9年,大将许光达临终留下绝笔,主席读后十分震惊,下达最高指令

然而,许光达在学习期间遇到了一位名叫王明的人,他成为许光达学习的阻碍。王明是中国共产党在苏联的负责人,他封锁了国内的消息,导致许光达和其他同志感到非常不满。许光达找到王明进行理论交锋,但王明并未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斥责了许光达。

随后,许光达被无故隔离审查,并被迫中断学业。对此,许光达非常愤怒,只好独自返回中国。经过一番辗转,他来到了延安,并有幸见到了毛主席。

毛主席听闻了许光达的英勇事迹后,对这位'老乡'非常赞赏。经过一番寒暄后,毛主席询问了许光达在苏联学习的情况,随后寄语式地说道:'你们都是喝过洋墨水的,我们的党和军队都要靠你们来建设,希望你们回来后可以好好发挥作用。'

69年,大将许光达临终留下绝笔,主席读后十分震惊,下达最高指令

从那时起,毛主席开始真正关注这位双料学历的老乡,并为许光达的发展之路添砖加瓦。

在艰苦卓越的斗争中,许光达南征北战,参加了无数战斗,包括绥远战役、高家堡战役、榆林战役、宜川战役和兰州战役等。

1947年,中共中央机关面临严重威胁,许光达受命率部赶赴乌龙铺和曹庄一带,与国民党军刘勘部展开了激烈战斗。通过多次击退敌人,他成功阻止了刘勘部与钟松部的会合,确保了中共中央的安全,扭转了整个陕北战局。

建国初期,许光达并未料到自己会被安排住进中南海。他原本计划扎根于大西北,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然而,中央领导同志在中南海讨论建国大事时,周恩来考虑到许光达曾在苏联学习过,并提出将其调到外交部工作。

69年,大将许光达临终留下绝笔,主席读后十分震惊,下达最高指令

得知此事后,许光达感到犹豫,他并不认为自己能胜任外交部的工作,仍然希望能够在军队中发挥作用。周恩来了解到他的想法后表示会考虑。然而,让许光达意想不到的是,毛主席得知此事后做出决定,让他担任装甲兵司令员。彭德怀将这个消息告诉了许光达,他立刻振奋起来,并充满自信地说道:'毛主席让我搞装甲兵,我后半辈子一定把心血全部用在装甲兵上。'

一切伊始艰难。许光达面临着研究解放军从未接触过的装甲兵领域,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当时,他手中能够使用的人才寥寥无几,甚至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一开始,许光达只能带着手下在北京前门的一家小旅馆里商讨'创业'大计。

在如何利用手中的有限资源将装甲兵部队建立起来的问题上,许光达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他首先将原有的坦克部队整编为三个师,并组建了三个新的坦克团。随着装甲兵司令部领导机关的成立,许光达创办了装甲兵培训学校,将解放军的装甲兵部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69年,大将许光达临终留下绝笔,主席读后十分震惊,下达最高指令

临终留下绝笔,中央下达最高指令

许光达大将是一位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崇高的军事领导人,他在军队建设和战争中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才智。这篇文章将通过许光达大将的故事,向读者展示他的卓越领导能力、坚定信仰和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无私奉献。

故事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之间,当时中国正处于建设装甲兵部队的关键时期。正值朝鲜战争爆发,装甲兵部队派出一个坦克团前去支援。许光达大将作为坦克团的领导者,决定亲自前往朝鲜实地观察。

途中,他目睹了数辆被美军烧毁的坦克,这些坦克原本是志愿军从美军手中缴获的,却被美军破坏,让许光达大将倍感惋惜。他提出了一个想法,认为应该组织一支徒手修复坦克的部队,以便将损坏的坦克修好并重复使用。

69年,大将许光达临终留下绝笔,主席读后十分震惊,下达最高指令

在朝鲜实地观察期间,许光达大将看到战士们在坦克下挖坑,用以保养机件、准备战斗,甚至在寒冷的冬天利用坑洞休息,以防空袭。这种艰苦的环境让许光达大将深受触动,他对士兵们的忍耐和勇气表示钦佩。

回国后,许光达大将立即着手筹建更多的坦克学校,以提高装甲兵部队的素质和能力。他深刻认识到装甲兵的重要性,并将其发展视为国家安全的关键。

1955年,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度改革,许光达大将由于他在革命斗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作出的卓越贡献,被提名为大将军衔。然而,他却以一种极度谦虚的态度,向毛主席提出了降衔申请书,认为自己的才能和功绩平平,并不应该授予如此高的军衔。

69年,大将许光达临终留下绝笔,主席读后十分震惊,下达最高指令

毛主席对许光达大将的这种谦虚态度表示赞赏,他将许光达大将的申请书称为一面明镜,代表共产党人应该保持自我反思的态度。毛主席还以诗的形式赞扬了许光达大将在军事领导中的杰出表现。

然而,尽管许光达大将的申请未被通过,他仍然是一位大将军衔的军事领导人。他以坚定的信仰和对装甲兵部队建设的执着,努力提高部队的实力,以确保国家的安全。

然而,由于他直爽刚正的性格,许光达大将也得罪了一些有心人,使得他在之后的政治生涯中面临困境。尽管如此,他仍然保持着对革命事业的忠诚。

69年,大将许光达临终留下绝笔,主席读后十分震惊,下达最高指令

1968年,许光达大将病情严重,他最终在1969年去世。在他临终前留下了绝笔:

“百战沙场驱虎豹,万苦千辛胆未寒。只为人民谋解放,粉身碎骨若等闲”

他一直表达着对革命的忠诚和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无尽热爱。

毛主席得知许光达大将的去世后,深感震动。他回忆起多年前第一次见到许光达大将时的笑容,表达了对他的敬佩。毛主席决定将许光达大将的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以表彰他为革命事业所做出的贡献。

1977年,许光达大将的骨灰在八宝山举行了隆重的安放仪式,结束了他的一生。他的英灵在红旗的庇护下得到安慰,他的奉献和精神将永远铭记在共产党历史的长河中。

69年,大将许光达临终留下绝笔,主席读后十分震惊,下达最高指令

结语

通过许光达大将的故事,我们看到了他作为共产党员和军事领导者的杰出品质。他的坚定信仰、卓越领导能力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无私奉献,使他成为一面明镜,照亮着共产党人的前进道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