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尔茨海默病拟采用诊断新标准 专家怎么看

 医粒种子 2023-07-20 发布于北京

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症”,是一种严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临床尚无特效药。

当地时间7月16日,在2023年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国际会议(AAIC)上,公布了新版阿尔茨海默病诊断标准草案,诊断拟采用0期~6期7个阶段。其中,对于无症状是否该被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引发争议。

阿尔茨海默病诊断 拟采用0期~6期7个阶段


▲▲▲

据悉,新版诊断标准草案是对2018年阿尔茨海默病临床指南的修订。

新版诊断标准拟采用类似癌症诊断中的分期方法,将以数字分为0期~6期7个阶段,具体如下:

0期,指患者尚无症状也不存在生物标志物异常,但携带有确定使其发展为阿尔茨海默病的突变基因;

1期,指患者尚无症状但存在生物标志物异常;

2期~6期,指患者分别有不同程度的认知损伤。

新版诊断标准草案,将在阿尔茨海默病协会网站上公开征求公众意见30天。

据报道,该草案主要作者Clifford Jack表示,该分期系统的设计旨在更准确、更好地反映一个人的潜在疾病。

专家看法


▲▲▲

据报道,新草案强调了基于生物标志物的记忆测试,这些标志物包括在血液、脑脊液和其他组织中检测到的蛋白质和其他信号以及脑部扫描。

对于这种数字分期系统的新诊断标准,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组长、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陈晓在接受某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样分级最大的意义在于,让临床医生增强对于疾病早期诊断的意识。哪怕是没有症状,甚至仅仅是携带致病基因的人,也要受到一定的关注。这对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早筛、早诊、早治,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老年医学会认知障碍分会青年委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陈艳杏表示,如果患者能够在更早期通过生物学标记物的检测确诊阿尔茨海默病,结合临床新药、新疗法,患者可以在疾病早期就进行干预。

陈艳杏还称,这个新标准还为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研发,提供了更精确的指导和更明确的方向。新药的研发可以根据这一病理分期,选择更加合适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研发。

此外,大会专家也对新草案有分歧。参加AAIC会议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郁金泰教授称,争议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新标准纳入了更多的生物标志物,这会使得临床操作起来更复杂,费用更高;另一个是,那些还没有出现症状的人是否有必要进行昂贵的穿刺检查。

早发现 及时防范干预


▲▲▲

此前,“19岁男孩患阿尔茨海默病”的消息曾一度引发网友关注。该男孩被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临床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成为迄今为止最年轻的患者。此外,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在该患者身上,也暂未发现已知的基因突变。

虽然专家表示这只是个例,但也引发了对于该疾病年轻化的担忧。

据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每3秒钟就会产生1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国的患病人数已超过1000万例。

对于阿尔茨海默病来说,所有的药物都不能完全治愈该病,只能是延缓进展。而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的患者,经过饮食、运动等日常生活干预手段与药物治疗,可以很大程度上减缓病情恶化速度。

因此,对于阿尔茨海默病,我们要引起相应的重视,早发现,及时防范干预。

(环球医学编辑:常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