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很多孩子,开始变得怨恨父母?背后原因很扎心(答疑解惑)

 where5 2023-07-20 发布于四川
大家好,我是布谷妈~
北京一家机构,曾抽样调查了3000多名中学生的心理状况。其中有一个选项,是“对父母的态度”。有52.28%的孩子,选择了“极度反感或痛恨父母”。
剩下的孩子中,他们要么是对父母态度冷淡,要么就是反感、害怕父母。仅有4.75%的孩子,选择了“喜欢父母”。
也就是说,一千个孩子中,仅有48个孩子喜欢父母。剩下952个,不是反感就是怨恨自己的爸爸妈妈。
看到这个样本,你是不是有被震撼到?
父母辛辛苦苦养育他们,掏心掏肺为他们打算,到头来,他们不但不感激,竟然还心怀不满。这些孩子到底怎么了?
其实仔细观察周围,你会发现,不满意甚至怨恨自己父母的孩子,真的不少。
为什么很多孩子,开始变得怨恨父母?背后原因很扎心。
一:情感的断裂
孩子3岁前,是与父母建立情感纽带的关键期。如果在这期间,孩子与父母(尤其是妈妈),有过短暂或长期的分离,会造成情感纽带的断裂。
回想我们小时候,父母离开家让孩子留守的情况很少。即便爸爸外出打工,但妈妈也是干着农活的同时,把孩子带在身边。
从小到大,孩子几乎没有和父母长期分离过。
但现在,受现实压力的影响,很多父母不得不在孩子断奶后,就将娃留在老家,自己外出打拼。等孩子上学后,再把他接到身边来。甚至有些父母,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直接将孩子留守。
正如我一位邻居宝妈,她儿子一岁后基本都是奶奶带。她长期在外地上班,一年会回来几次。
有一次,她想跟孩子视频,没想到一发视频儿子就不耐心地问:“有事吗?没事就挂了啊。”
她有些委屈,问儿子,你就不想我吗?
儿子干脆利落地回答:“不想。”
宝妈以半开玩笑的口吻问:“你现在就不想妈妈了,以后我老了你是不是不会养我啊?”
没想到,儿子很认真地告诉她:“我会送你去养老院。”
听到这话,宝妈愣了几秒,接下来,在电话那头嚎啕大哭。
当孩子还小的时候,每一次与父母分离,对他来说都像是一种“抛弃”。他不明白,为什么他爱的人要离开他,为什么父母回来后却不肯留下,也不肯带他走。
于是,他对父母的感觉,除了爱,还有失望、愤怒和背弃感。为了不让自己承受过多的“被抛弃”感,他关闭心门,收回对父母爱。
等长大后,再与父母相处时,他内心除了冷漠,更多的还有怨恨。
二:既宠溺又控制
在孩子小时候,即便父母没有与他分离过,但也还有一种情况,容易让孩子产生不满的情绪:父母既宠溺又控制。
过度宠溺、保护和包办,孩子难以学会自己处理问题、承担责任或面对挑战。当遇到挫折,孩子没有能力去解决时,他可能就会感到焦虑、沮丧和挫败,并将这些负面情绪转化为对父母的恨意。
而另一面,父母却又控制多,希望在生活上孩子能“听话”。比如做这件事不行,那件事不可以,我说了不要乱碰就别碰。
孩子感觉到压力和被束缚,无法发展自己的个性和能力。这种束缚感,可能引发孩子的反叛心理,从而产生怨恨的情绪。
三:压力大,全家的希望
以前的父母,对于孩子考试、上大学没有那么深的执念。孩子成绩好自然好,不好,父母顶多鞭策一下,不会执着地想尽办法逼都要逼着孩子学。
再加上以前孩子多,父母不会把焦虑全压在一个孩子身上。
但如今一代的孩子,独生比较多,他既承载了全家的爱,也承载了全家的希望和压力。
孩子还在幼儿时期就开始抢跑,为将来考试、学习做着准备。
我一亲戚家的孩子,才幼儿园中班,她妈妈就给她报了舞蹈、钢琴、写字、幼小衔接班。到了大班,还有外教课、算数课在等着她。
孩子的童年,几乎被学习和成绩占据。小小的他,还不明白未来的意义是什么,他只知道,只有自己学得好,学得多,父母才爱他。
当孩子学得累学得烦的时候,他难免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你们爱的不是我,而是替你们好好学习的我。”
正如曾奇峰说的那样,大多数家庭中都存在功利化,父母爱孩子,不是因为“他是谁”,而是“他有什么地方值得我爱”。
再加上我们跟孩子的沟通方式,大部分还是延续了父母辈对待我们的方式。比如比较“你看谁谁谁,做的这么好,你怎么就不知道努力”;比如贬低“你这都不会,怎么这么笨”;比如简单粗暴的怒吼训斥等等。
这让本就紧张的亲子关系,变得更加脆弱。
孩子承受的压力和情绪无处释放,他就会将愤怒转移到父母身上。因此,很多年轻一代的孩子,会变得怨恨父母。
每一对父母,都希望养出感恩、懂自己良苦用心的孩子,只是,希望我们在与孩子相处时,能用孩子感受到爱的方式,去养育他们。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我们的希冀中长大,又能回馈给我们温暖。
你有见过怨自己父母的孩子吗?
作者简介:布谷妈妈,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婚姻情感咨询师,专注儿童心理,读懂孩子轻松养育,喜欢就关注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