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故张美人墓志铭》:流丽清雅,风格近欧虞

 石不言斋 2023-07-20 发布于江西
张美人墓志》,全称唐故张美人墓志铭并序》,近年出土于西安市长安区志呈方形边长60厘米楷书,24满行24墓志现为私人收藏

张美人墓志


张美人墓志署“朝散大夫行著作佐郎徐峻撰秘书省楷书李九皋书”书法风格近欧流丽清雅精致工稳可作小楷临习的范本


、《张美人墓志的主要内容及唐代嫔妃制度
据墓文记载张美人字七娘贝州清河今河北邢台清河县祖父张暐官至司农少卿父张元福冀州南宫县令外祖父高斌邓州刺史均不见史载
张美人“表里清华渐渍芳润幼而恭敬长而惠和勤织絍纂组之工体幽娴婉顺之美”,12岁时“开元元年(713四月四日勅追入内寻册拜为美人”“开元十二年(725六月壬辰终于大明宫妃嫔院时年二十有四”同年七月“迁窆于京兆府万年县龟川乡见子陵原


唐代后宫除皇后外另设四妃即三夫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正一品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正二品婕妤九人正三品美人九人正四品才人九人正五品以上三等是为二十七世妇
另有宝林二十七人正六品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以上三等是为八十一御妻还有六尚各司分管宫内车马服饰
唐朝嫔妃来源分为礼聘采选进献三种形式虽多来源无非皇亲国戚权门贵族百官子女大多地位高贵气质优雅所以多以礼聘的形式入宫
志文称张美人卒于“大明宫妃嫔院”盖唐代内侍省设妃嫔院专门培养内官即皇帝妻妾的机构从志主入宫的年龄看这些女孩大都十二岁左右即被召入内宫进入妃嫔院接受教育她们的待遇可能要比一般的宫人好一些但依然逃不脱早夭的命运志主张七娘在宫中待了十二年死时24只有“美人”的名分


从志文来看张美人的葬礼还是比较隆重的美人死后“圣皇追悼”丧葬所需“率如恒数”“并遣右监门卫将军知内侍上术国上党县开国伯黎敬仁监护丧葬
唐代内侍省下设奚官局掌宫人医治丧葬及其名品。《新唐书志百官二“奚官局”条“宫人病则供医药给衣服各视其品”唐志中记监葬者少见张美人墓志对唐代的丧葬制度研究有重要价值
墓志撰者朝散大夫行著作佐郎徐峻,书者秘书省楷书李九皋,不见史载。唐朝秘书省一般设有:监一人,从三品;少监二人,从四品上;丞一人,从五品上。监掌经籍图书之事,领著作局。武德四年,改少令曰少监。龙朔二年,改秘书省曰兰台,监曰太史,少监曰侍郎,丞曰大夫,秘书郎曰兰台郎。武后垂拱元年,秘书省曰麟台;太极元年曰秘书省。有典书四人,楷书十人,令史四人,书令史九人,亭长六人,掌固八人,熟纸匠十人,装潢匠十人,笔匠六人。


二、《张美人墓志》的书法艺术特色
唐代文化繁荣与唐太宗李世民的重文思想有密切关系。公元621年,于长安宫城之西设置“文学馆”,招集天下名士,号称“十八学士”,有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陆德明、孔颖达、虞世南等名流。当李世民即位第二个月,便下令在弘文殿聚书20万卷,设立“弘文馆”,即为国家藏书之所,亦为皇帝招纳文学之士之地。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修文馆于门下省。九年,太宗即位,改名弘文馆。聚书二十馀万卷。置学士,掌校正图籍,教授生徒;遇朝有制度沿革﹑礼仪轻重时,得与参议。置校书郎,掌校理典籍,刊正错谬。设馆主一人,总领馆务。学生数十名,皆选皇族贵戚及高级京官子弟,师事学士受经史书法。
欧阳询、虞世南等唐初书法大家就曾于弘文馆教学书法。因此,唐代许多书家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欧、虞的影响。
从《张美人墓志》看,结体工稳,略呈长形,类欧阳询;笔画粗细变化不大,用笔圆润爽利,似虞世南;笔调轻松自然,章法妍丽流美,直追王献之的玉版十三行;少数字为行书,取法王羲之,如“之”“能”“监”“态”“娇”“月”等。总之,《张美人墓志》精致妍美,虽少了些大气象,亦是小楷精品之作。

王献之小楷《洛神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