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颜真卿齐名的徐浩书丹的《李岘墓志》:书法筋骨内蕴,宽博温厚

 石不言斋 2023-07-20 发布于江西
《李岘墓志》,全称《唐故光䘵大夫检校兵部尚书兼衢州刺史充本州团练使赠太子少师上柱国梁国公李岘墓志铭》,唐大历二年(767)刊刻。徐浩撰并书。志长、宽91厘米,楷书,32行,满行33字。2000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现藏西安市长安区博物馆。

《李岘墓志》


《李岘墓志》书法结体宽博,筋骨内蕴,笔画精到工稳,舒张有度,章法疏朗流畅,整体宽厚文雅,犹如谦谦君子,为唐志中的精品。


一、《李岘墓志》的主要内容及李岘其人
志主李岘,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玄孙,李世民第三子吴王李恪的曾孙,《旧唐书》载:“恪第三子琨生信安王祎,祎生三子,峘、嶧、岘。”。
志载:“李公讳岘,字延鉴,今上之三从叔也。曾祖司空吴王讳恪,大父工部尚书、赠吴王讳琨,烈考兵部尚书,朔方河东节度使、太子太师、赠太尉、信安郡王讳祎。”


李岘虽是信安王之子,但由于不是嫡长子,故不能袭爵受封,但按辈份,他是唐玄宗的再从侄,故能以亲戚之法获得出身。李岘曾任宗正卿,并在肃宗、代宗二朝任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志载:“起家左骁卫兵曹、太子通事舍人、鸿胪丞、河府士曹、高陵万年河南令,所莅以尤异闻。迁河南少尹、左金吾将军、将作监,出守魏郡、零陵、长沙、江陵、凤翔、蜀、通、润、衢等郡,再为京兆、江陵尹。初以江陵兼御史中丞,山、岭、江南、黔中四道都副大使、采访使,入宗正卿,及为凤翔太守又兼中丞銮舆临幸,知侧近兵马粮料,加尚书左丞,知凤翔事,车驾还京,充知顿使,迁礼部尚书,转御史大夫兼京兆尹,加光禄大夫,封梁国公。按三司狱,帝善其议,迁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李岘为人正直,反对宦官当权,因与宦官李辅国、鱼朝恩的多次争斗,仕途几起几落。志载:“公凡宰三县,典九州,两为江陵,再尹京兆,五登亚相,六拜尚书,七拥使车,再秉钧轴,牧宰为政也,作人父母;台省持纲也,为国准绳;皇华将命也,澄汰风俗;宰辅致理也,裁成景化。”
唐玄宗由京城逃往成都时,李岘正担任长沙郡太守。至德元年(756)七月,玄宗任命永王李璘为“江陵都督,统山南东路、黔中、江南西路等节度使,并以李岘为“都副大使”。不久,李岘又被肃宗征召,“拜扶风太守、兼御史大夫”,后以礼部尚书入相。因向肃宗奏论李辅国专权乱国之举,被贬为蜀州刺史。


代宗即位后,李岘转任宗正卿。广德元年(763)十月,吐蕃军逼近长安,代宗被迫出逃陕州。志载:“进礼部尚书兼宗正卿,属犬戎乱华,西都失守,旋旆京邑,又兼御史大夫,充置顿使,擢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左太子詹事,居无何,复检校礼部尚书兼大夫,充江南西道勾当铸钱使。”
为抑制宦官鱼朝恩的势力,李岘与其进行了直接较量。史载:“自元载为相,中人传诏者引升堂,置榻待之。岘至,即敕吏撤榻。又奏常参官举才任谏官、宪官者,无限员。不踰月,为要近谮短,遂失恩,罢为太子詹事。”


志载李岘于“永泰二年七月八日,薨于官舍,春秋五十五,皇上轸悼,赠太子少师,粤以来岁二月十日,归葬于京兆长安县高阳原”。
二、徐浩与《李岘墓志》的书法艺术特色
《李岘墓志》为徐浩撰并书。
徐浩,字季海,唐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历中书舍人、工部侍郎、集贤殿学士,累官至彭王傅、会稽郡公,太子少师,人称徐会稽。
徐浩善书,肃宗时“四方诏令,多出浩手,遣辞赡速,而师法至精,帝喜之。又参太上皇(玄宗)浩册,宠绝一时。”

徐浩书《不空和尚碑》


唐中期以来,行复古之风,书学上倡导隶书,一改唐初清劲瘦硬而以肥硕宽厚为尚,因此出现了徐浩、颜真卿为代表的书风。
徐浩书法名重朝野,“中唐楷书,大都仿效之”。其书法代表作有《朱巨川告身》、《不空和尚碑》、《大证禅师碑》等。
徐浩(703-783)比颜真卿(709-785)年长6岁,在当时有“徐颜”之称。朱长文《续书断》称:“浩之为书,识锐于内,振华于外,有君子之器焉。”冯班《钝吟书要》称:“颜书要画中有筋,其用笔与徐季海父子同。”李邕曾赞其书法:“徐季海书若春云之高,无梯可上,幽谷之深,无径可寻,开元以来无比者。”

《颜勤礼碑》、《李岘墓志》和《多宝塔碑》的比较


徐浩著《论书》则言:“初学之际,宜先筋骨,筋骨不立,肉何所附?用笔之势,特须藏锋,锋若不藏,字则有病,病且未去,能何有焉?字不欲疏,亦不欲密,亦不欲大,亦不欲小。小促令大,大蹙令小,疏肥令密,密瘦令疏,斯其大经矣。笔不欲捷,亦不欲徐,亦不欲平,亦不欲侧。侧竖令平,平峻使侧,捷则须安,徐则须利,如此则其大较矣。”
徐浩书《李岘墓志》时65岁,最能体现其楷书的特点。结体严谨,笔画精到,筋骨内蕴,开合有致,下笔沉着自然,温和中不失力度。既无颜鲁公之肥,亦无柳少师之瘦,令赏者如临清溪,如沐春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