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见的软件测试模型

 人生好比斗地主 2023-07-20 发布于重庆

1、V型

它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一种软件测试模型,这个模型是瀑布模型开发模型的一种变动它在瀑布模型的后半段添加了软件测试的工作。

优点:将复杂的测试工作分成了目标明确的小阶段完成,具有阶段性、顺序性和依赖性,它既包含了对于源代码的底层测试也包含了对于软件需求的高层测试。

缺点:只能在编码之后才能开始测试,早期的需求分析等前期工作没有涵盖其中,因此它不能发现需求分析等早期的错误,这为后期的系统测试、验收测试埋下了隐患。

2、W模型:双V模型

优点:测试范围不仅包括程序,还包括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等前期工作,这样有利于尽早全面的发现问题。

缺点:它将软件开发过程分成需求、设计、编码、集成等一系列的串行活动,无法支持迭代、自发性等需要变更调整的项目。

3、H模型

H模型将测试活动完全独立了出来,形成一个完全独立的流程,这个流程将测试准备活动和测试执行活动清晰的体现出来。测试流程和其他工作流程是并发执行的,只要某一个工作流程的条件成熟就可以开始进行测试。

4、X模型

X模型的设计原理是将程序分成多个片段反复迭代测试,然后将多个片段集成再进行迭代测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